梁振華,李恒銳,朱涵鈺,黎萍,陳會鮮,楊海霞*
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龍州 532415)
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是一種茶屬類植物,植物籽可以用于榨油,所獲的油茶籽油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具有人體保健作用,絲毫不遜于橄欖油,因此油茶籽油也被稱為“東方橄欖油”[1]。油茶籽油被聯合國糧農組織作為高級食用油進行大力推廣。
油茶籽油的提取方式主要有3種,即機械壓榨法、溶劑法、超聲波輔助[2-4]。其中,傳統的機械壓榨法又分為冷壓榨和熱壓榨,其工藝簡易,操作設備少,生產過程靈便,但是動力消耗大,壓榨后油餅殘存較高油量。溶劑法雖然油脂生產效率和提取率高,然而存在溶劑殘留,降低了安全性,并有污染環境等弊端。超聲波輔助提取油茶籽油的方法正被廣泛和深入地研究,在進行油脂提取過程中,應用超聲波輔助提取技術,開展水劑法提取、溶劑法提取及水酶法提取,進行超臨界流體萃取法分離中的傳質速率,可促進油脂提取效率的增長,促進提取時間的縮減,保障油脂的應用品質[5-11]。
用超聲波輔助乙醇提取油茶籽油,將乙醇作為提取劑減少有害物質殘留,并且對油脂成分破壞較小,簡便操作,條件易于控制,通過單因素分析及正交試驗探索最佳工藝,為油茶籽油的提取、開發提供參考。
2019年11月廣西龍州縣收獲香花生油茶籽。茶籽仁經剝殼后獲取,采用粉碎機進行粉碎干預,以0.850 mm孔徑篩過篩,將其在干燥位置存儲以備用。
三氯甲烷、丙酮、無水碳酸鈉、無水乙醇、可溶性淀粉、冰乙酸、濃硫酸(分析純,天津市凱通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重鉻酸鉀、硫代硫酸鈉(分析純,上海根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QE-50藥材粉碎機(永康市紅太陽機電有限公司);KQC-30型玻璃儀器氣流烘干機(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C3060陶瓷紅外-熱風聯合干燥箱(鎮江美博紅外科技有限公司);循環水真空泵(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SB-1000DT超聲波清洗機(上海聲彥超聲波儀器有限公司);N-1100系列旋轉蒸發儀(上海瑞徽電子有限公司)。
1.2.1 樣品處理
將油茶果實晾曬,果實開裂后剝去皮,篩選飽滿且無損傷無變質的油茶籽。將油茶籽裝盤后放置于60℃鼓風干燥箱中烘干,將原料用粉碎機粉碎,用0.180 mm孔徑篩網得到干燥粉末,即為試驗所需材料。
1.2.2 油茶籽油的提取工藝流程
油茶籽→采收揀選→粉碎→過篩→稱取→加入提取溶劑→超聲波輔助→提取離心分離→蒸發回收溶劑→油茶籽油
1.2.3 超聲波輔助乙醇提取油茶籽油的測定
稱取5 g油茶籽餅粉于潔凈干燥的碘量瓶,按一定濃度和料液比加入提取液,使茶葉籽粉充分浸泡。將其在數控超聲波清洗機中放置,進行超聲波功率的合理設定,控制超聲溫度,進行浸提處理后取出。減壓抽濾所得到溶液轉移至旋蒸瓶內進行旋轉蒸發,直至無液滴低落,收集旋蒸瓶內油,參考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測定》對過氧化值進行測定。根據式(1)計算油茶籽油得率。
油茶籽油得率=油茶籽油的質量/油茶籽粉的質量×100% (1)
1.2.4 單因素試驗及正交試驗
在其他因子水平進行固定的情況下,以盡可能多的水平開展待測因子的連續設定,對各個待測因子進行連續設定,進行各因子最佳水平范圍的篩選,確定提取試劑及乙醇體積分數后分別研究液料比、超聲溫度、超聲時間、超聲功率對油茶籽油得率的影響,篩選出各因子的最佳水平范圍。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開展正交試驗,依據L9(34)試驗表進行,以對提取條件進行確定。
1.2.5 試驗數據處理
采用Excel 2003和軟件IBM SPSS Statistic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1 乙醇體積分數
由圖1數據可知,乙醇體積分數60%~80%時,體積分數升高會導致油茶籽油得率升高,乙醇體積分數大于80%,隨著乙醇體積分數提升,得率會不斷降低。原因是乙醇體積分數較低時,油茶籽顆粒發生溶脹,油茶籽所富含的水溶性淀粉等發生溶解從而使物料變得膠黏,不利于油脂的提取;乙醇體積分數較大則會阻礙超聲作用。因此最佳乙醇體積分數選擇80%。
圖1 乙醇體積分數對油茶籽油得率的影響
2.1.2 料液比
由圖2數據可分析,油脂得率會極大程度受到料液比影響。油料質量一定時,提取液增多會使油茶籽細胞內外形成滲透壓,加速了油脂向外的擴散作用。但達到平衡時,油茶籽油不易再被提取。料液比以1∶14(g/mL)為最優,分析收益及成本,生產中的料液比選擇1∶12(g/mL)。
圖2 料液比對油茶籽油得率的影響
2.1.3 超聲溫度
圖3 表明,隨著超聲溫度提升,油茶籽油得率不斷提升,在65 ℃情況下可達到最大值,溫度超過65℃,得率會隨之降低。原因是隨溫度升高,油茶籽粉發生糊化現象,導致體系黏度增大,漿液黏稠,反而不利于油脂的提取,且高溫會使油品質下降,故最適超聲溫度為65 ℃。
圖3 超聲溫度對油茶籽油得率的影響
2.1.4 超聲時間
圖4 表明,超聲時間在20~80 min,隨著超聲時間增長,油脂得率上升,超聲時間在80 min以上,得率隨之降低。究其原因,超聲波處理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可提取大部分油脂,所以,最佳超聲時間選擇80 min。
圖4 超聲時間對油茶籽油得率的影響
2.1.5 超聲功率
由圖5可知,超聲功率可顯著提高乙醇對油茶籽油得率,超聲功率220~310 W時,隨著超聲功率增強,整體趨于增長,但超聲波功率超過310 W后,促進作用開始減弱。所以,超聲強度可控制在310 W左右。
圖5 超聲功率對油茶籽油得率的影響
開展單因素分析,對乙醇體積分數進行固定,保持其在80%,在L9(34)下進行正交試驗,對最優提取條件進行確定后,其表1為因素水平,表2為正交試驗結果。
表1 正交試驗因素及水平
由表2可知,從正交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對影響油茶籽油得率的影響因素進行由大到小劃分:A(料液比)>B(超聲溫度)>D(超聲功率)>C(超聲時間),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A3B3C3D2,即料液比1∶14(g/mL)、超聲時間100 min、超聲溫度80 ℃、超聲功率310 W。
表2 正交試驗結果與極差分析
為進一步對上述內容進行驗證,開展方差分析研究,依據表3的料液比、超聲時間、超聲溫度因素,其差異大,p<0.05,超聲功率的顯著值大于0.05,說明超聲波清洗機功率的設定對油茶籽油得率的影響不顯著。
表3 方差分析
在最優情況下,開展3次重復驗證試驗。由于未考慮到試驗因素間的交互作用,單因素試驗因素梯度較大,需要再細分,故試驗結果與預想,結果不同。在此條件下,用體積分數80%的乙醇處理經過0.850 mm孔篩的茶葉籽粉粒,油茶籽油得率為37.85%,可獲得較高的油茶籽油得率,可見最佳提取工藝條件具有可信度。
采取超聲波輔助乙醇方式進行油茶籽油的提取,由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可知最佳的提取條件為乙醇體積分數80%、料液比1∶14(g/mL)、超聲溫度80℃、超聲時間100 min、超聲功率310 W,在此工藝條件下,油茶籽油得率可達39.7%。可見,油茶籽油得率的提升受到超聲輔助乙醇影響,超聲輔助可促進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