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軍,吳志偉,周鑫,郭光昕,呂智楨,徐善達,房敏,,孫武權,朱清廣,宋朋飛
1.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0437;2.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上海 200437;3.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 201203
筋骨是處于動態平衡的運動系統總稱[1]。中醫認為:筋束骨,骨張筋;骨為干,筋為剛。生理上,筋與骨處于一種平衡狀態;一旦被打破,則形成筋骨失衡的病理狀態[2]。《靈樞·經筋》曰:“足太陽之筋……其病……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名曰仲春痹也”。傳統中醫療法對頸椎病進行診療時,重視“手摸心會”,即筋骨評估[3],然傳統手法流派眾多,國際上并無筋骨評估的規范化文本。因此,有必要進行筋骨評估的規范化研究。
1.1 問卷制定基于文獻回顧、臨床經驗和專家討論,以頸椎病為載體,制定了頸椎病筋骨評估專家共識問卷初稿。問卷主要包含填寫說明(研究背景、填寫方法),基本信息(姓名、年齡、性別、學歷、學位、職稱、學術兼職、從業崗位年限、通訊信息等),問卷內容(關節活動終末感、壓痛點、肌肉狀態/肌張力、頸部姿勢體位等)和具體觸診部位(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胸鎖乳突肌、肩胛提肌)等。同時,本問卷設計嚴格遵守量表制定的方法與原理,在參考已有中醫相關調查問卷的基礎之上,通過內部討論與分析,最終制定了頸椎病“筋骨評估”內容專家共識問卷。
1.2 專家遴選本問卷的咨詢對象為:①從事推拿、骨傷等相關專業臨床/教學/科研工作5年以上人員;②熟悉中醫推拿“筋骨評估”。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專家基本情況如下:男性19人(95%),女性1人(5%);年齡(46.58±8.62)歲,其中<45歲者16人(80%),45~55歲者4人(20%);從事本專業年限(21.32±8.36)年,其中10年以下者9人(45%),10~20年者7人(35%),20年以上者4人(20%);博士6人(30%),碩士13人(65%),學士1人(5%);獲得正高級職稱者3人(15%),副高級職稱者4人(20%),中級職稱者8人(40%),中級職稱以下者5人(25%);從事臨床者18人(90%),從事教學者10人(50%),從事科學研究者10人(50%);碩士研究生導師6人(30%),非導師14人(70%);學術兼職主任委員4人(20%),副主任委員5人(25%),常委3人(15%),委員3人(15%),其他6人(30%)。
1.3 問卷發放問卷發放主要采用當面發放回收、郵遞發放回收的方式為主。為減少填寫問卷的專家對問卷填寫規則、問卷題目理解等方面的歧義,本問卷采用上門拜訪、座談等形式當面發送。部分專家采用郵遞發送、定期回收的形式,同時采用書面與電話溝通相結合的方式解釋問卷填寫規則。
1.4 統計學方法本問卷的數據轉換、錄入、審核等工作均由雙人獨立進行,然后進行對照校對,以提高數據準確性。統一采用Excel錄入原始數據,采用SPSS 21.0進行問卷相關數據的統計分析。問卷信度檢驗采用Kappa系數反應外在一致性;采用卡朗巴赫系數(Cronbach′sα系數)反應內在一致性。Kappa系數主要分析對同一事物進行重復測量時,所得結果的一致性,或同一問卷多次調查同一群體,被調查者選擇結果的一致性程度[4]。一般認為,Kappa值0.00~0.20表示一致性較低;0.21~0.40表示一致性一般;0.41~0.60表示一致性中等;0.61~0.80表示高度一致性;0.81~1.00表示幾乎完全一致。克朗巴赫系數是問卷所有可能的項目劃分方法得到的折半信度系數的平均值,反映了條目間相關的程度,這些條目應該反映同一獨立概念的不同側面[5]。克朗巴赫系數>0.8表示內部一致性良好,0.6~0.8表示內部一致性較好,<0.6表示內部一致性較差。效度檢驗采用專家評分反應內容效度;采用析因分析反應結構效度。內容效度又稱邏輯效度,是指項目對欲測的內容或行為范圍取樣的適當程度,即測量內容的適當性和相符性,內容效度越高表示問卷越合理[6]。結構效度即測量工具對測量對象的測量能力,可實現對測量性質準確性和測量結果正確性的描述[7]。一般認為,題目因子載荷的最小可接受值需大于0.35。
2.1 問卷外在信度效度檢驗結果本問卷共選取20位專家進行問卷信度效度檢驗,兩輪信度檢驗問卷間隔3周進行。本問卷評估變量屬于分類變量,因此采用Kappa系數對本問卷進行復測外在信度的檢驗。Kappa檢驗結果顯示,問卷各題目Kappa系數分布在0.431~0.928,見表1。其中12個題目Kappa值分布在0.81~1.00,8個題目Kappa值分布在0.61~0.80,3個題目Kappa值分布在0.41~0.60。整個問卷總相關系數0.777,問卷總體具有較好的復測信度,符合問卷外在一致性要求。

表1 問卷外在信度效度檢驗結果
2.2 問卷內在信度效度檢驗結果本問卷總克朗巴赫系數值為0.886,各維度克朗巴赫系數分布范圍0.466~0.839,見表2。其中關節活動、肌肉狀態、姿勢體位三個部分問題具有較高的內在信度,克朗巴赫系數分別為0.839、0.785、0.751;壓痛點部分問題也具有較好的內在信度,克朗巴赫系數為0.683;觸診評估問題部分內在一致性偏低,克朗巴赫系數為0.466。

表2 問卷內在信度效度檢驗結果
2.3 問卷各題評分及專家對問卷的總體評價結果本研究參考前期研究基礎,并咨詢了推拿學、流行病學、統計學等方面的專家,最終確定列出5個維度共23個題目。共回收20位專家對本問卷的題目和總體印象評分,認為問卷總體良好者占比80%,較好者占比20%;問卷結構良好者占比75%,較好者占比20%,一般者占比5%;問卷內容良好者占比75%,較好者占比20%,一般者占比5%。說明大部分專家對問卷中各個問題和問卷的總體設計較為認同,內容效度較好,見表3。

表3 問卷各題評分及專家對問卷的總體評價結果
2.4 問卷因子分析結果本問卷結構效度檢驗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因子分析結果顯示,KMO值為0.654,表明原始變量相關性尚可,且Bartlett檢驗顯著性小于0.001,說明本問卷數據可進行因子分析。統計中,采用主成分分析對問卷題目抽取公因子,結果顯示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共7個,7個公因子總方差累計貢獻率為81.668%。該問卷通過因子旋轉迭代20次后,這些公因子中,最多包含5個題目,為肌肉狀態。因子載荷0.458~0.884,均大于0.350,說明該問卷結構效度較好,見表4。

表4 問卷因子分析結果
在頸椎病的診療過程中,對筋骨狀態進行評估尤其重要,但中醫受到傳統診療模式以及流派自我保護的影響,很難對醫生的知識結構、經驗、直覺、感悟等進行精確描述和測量[8]。所以有必要形成筋骨評估的規范化操作。調查問卷和量表是最常用的數據搜集方法,而信度效度檢驗對調查問卷和量表的制定尤其重要[9]。
信度:本研究分別采用Kappa系數和克朗巴赫系數檢驗了問卷的外在信度和內在信度。本問卷Kappa系數檢驗結果顯示,20個題目(86.96%)的Kappa系數均大于0.60,具有較好的外在一致性。問卷總體Kappa值為0.777,具有較好的外在信度。問卷所有題目克朗巴赫系數值為0.886,總體具有較好的內在信度。
效度:本研究先后經過文獻回顧、專家論證等過程,確定了頸椎病“筋骨評估”專家共識問卷應包含觸診評估、關節活動評估、肌肉狀態(肌張力)、壓痛點、姿勢體位5個維度共23個題目的主要內容[10-13]。根據德爾菲法對問卷進行兩輪專家咨詢,最終形成專家共識問卷,確保問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14]。經兩輪共回收40份問卷檢驗結果顯示,專家對問卷內容的有效性給予了較好評價,因此本問卷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因子分析問卷的結構效度結果顯示,本問卷共篩選出肌肉狀態、姿勢體位、壓痛點、觸診評估、關節活動、上斜方肌肌張力和棘突觸診共7個公因子,總方差累計貢獻率為81.668%(高于精確度80%的要求),說明公因子可解釋本問卷80%以上的內容。且因子載荷0.458~0.884,均大于0.350,說明該問卷結構合理,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綜上,本研究結果提示,本調查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以用來進行筋骨評估模式構建研究。此問卷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醫傳統推拿手法筋骨評估專家共識調查問卷缺乏的問題,對于筋骨評估的規范化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部分傳統推拿流派手法特征及文獻未能納入問卷調查研究,后續需進一步完善整合;另外由于問卷具有主觀性,所以要求被調查人持端正態度進行問卷反饋,方能得出客觀有效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