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良才 林天杰 王志旭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人民醫院骨科 525400
骨盆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發病原因多為高能量創傷、強大暴力及高處墜落傷等,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質量[1]。以往臨床上多采取保守療法或外固定治療骨盆骨折,但由于盆骨骨折的穩定性較差,治療效果不明顯[2]。而手術治療通過有效復位更符合人體的生物力學標準。髂腹股溝入路內固定術可精準定位,提高骨盆固定的穩定性[3]。目前骨盆骨折手術的療效明顯提高,但由于骨盆形狀較復雜,不同復位質量及不同合并傷會導致患者手術的療效不同[4]。目前針對骨盆骨折患者術后療效影響因素的研究相對較少。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骨盆骨折患者髂腹股溝入路術療效的logistics 回歸分析,找出骨盆骨折手術療效的重要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預防措施,為臨床進一步提高不穩定骨盆骨折手術療效提供理論依據。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茂名市電白區人民醫院骨科收治的62 例骨盆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術后療效分組為有效組和無效組。納入標準: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骨盆骨折者;無手術禁忌證者;無惡性腫瘤、免疫系統疾病者。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和腦等臟器嚴重功能不全者;精神異常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妊娠者或哺乳期婦女。本研究通過電白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經髂腹股溝入路術:取仰臥位,采取全麻,在髂嵴2/3 處作一個弧形手術切口,沿髂嵴拓展到髂前上棘,橫向穿過腹股溝及下腹部至與恥骨相距3 cm左右處,切開患者皮膚及皮下組織,逐層暴露手術部位,在髂腰處行剝離處理,充分暴露四邊體和恥骨支,對骨折部位進行牽引復位,復位完成后,由操作醫生根據患者的髖臼解剖形狀選擇合理的髖臼鋼板,完成塑性后使用螺釘進行骨折固定,利用X 線觀察骨折患者的復位情況和固定情況,最后逐層關閉切口并縫合,放置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收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受傷原因、骨折類型、手術時機、復位質量、受傷原因、骨折分型等。療效評價[5]:參照Majeed 臨床療效評分標準對患者術后療效進行評定,評定內容包括站立、坐、疼痛、性生活、工作恢復情況等。評價標準包括:優為>85 分,良為70~85 分,可為55~69 分,差為<55 分。治療有效率=(優+良+可)例數/總例數,差為無效。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 20.0軟件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和Fisher 精確概率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術后療效的影響因素進行logistics 分析;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后療效及分組 60 例患者中,優31 例(50.00%),良9 例(14.52%),可10 例(16.13%),差12 例(19.35%)。根據手術療效分為有效組50例,無效組12例。
2.2 影響術后療效的單因素分析 經單因素分析顯示,有效組的年齡、性別、受傷原因與無效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有效組的手術時機、復位質量、合并傷、術后并發癥與無效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影響骨盆骨折患者髂腹股溝入路術術后療效的單因素分析
2.3 影響術后療效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顯示,影響術后療效的危險因素主要為手術時機、復位質量、合并傷、術后并發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影響骨盆骨折患者髂腹股溝入路術術后療效的多因素分析(62例)
骨盆骨折以往常采取保守方法治療,但患者的致殘率較高[6]。近年來,隨著手術治療及影像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對于盆骨骨折患者的手術治療也取得了較大進展,手術后患者的療效較顯著。內固定是目前治療骨盆骨折的理想手術方式,其更符合人體生物力學,患者可在術后早期進行活動并負重行走[7]。經髂腹股溝入路的內固定術能夠充分暴露骨盆骨折患者的整個髖骨骶髂關節,適用于治療前環和后環骨折[8-9]。目前,骨盆骨折術后療效明顯提高,但因骨盆形狀較復雜,影響患者術后的療效因素較多。研究顯示合并傷、受傷原因、骨折類型、手術時機、術后并發癥與骨盆骨折患者手術療效具有一定的相關性[10]。
尚慶山[11]的研究結果顯示,多因素logistics 分析顯示,骨折類型、術后康復治療遵醫囑情況是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的獨立影響因素(均P<0.05)。本研究結果顯示,多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顯示,影響術后療效的危險因素主要為手術時機、復位質量、合并傷、術后并發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數據與尚慶山的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如下:(1)復位質量與術后療效的關系:對骨盆骨折患者進行一次性固定骨折,能夠避免反復拆卸內固定,減輕骨折的粉碎程度,減小復位的難度,進而提高手術療效[12]。(2)手術時機與術后療效的關系:骨盆骨折患者的最佳手術時機為受傷后的4~7 d,在早期進行內固定無顯著優點,對于急性損傷患者應待病情穩定后再進行手術治療。患者病情穩定后,骨折端及損傷軟組織出血停止,且影響骨折復位的瘢痕組織未形成,更有利于患者骨折處的復位[13]。(3)合并傷與術后療效的關系:骨盆骨折合并股骨頭損傷或坐骨神經損傷的患者,術后無法進行早期功能鍛煉,進而影了關節功能恢復,最終影響患者的手術療效[14]。(4)術后并發癥與術后療效的關系:骨盆骨折患者術后的常見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等,若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會延長患者術后臥床休息時間,無法在早期進行功能鍛煉,進而影響術后療效[15]。
綜上所述,影響盆骨骨折療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中影響術后療效的因素為手術時機、復位質量、合并傷、術后并發癥,針對影響術后療效的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以提高骨盆骨折患者術后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