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游媛



[摘? ?要]習題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診斷反饋、鞏固深化新知、思維訓練等功能。文章以新編人教版、湘教版、中圖版和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歷史”習題為研究對象,對4版教材的習題數量、類型、呈現方式、特征、難易程度進行量化研究。研究發現,中圖版教材習題開放性及難度水平較低,湘教版教材習題設置注重梯度性和拓展性,人教版和魯教版教材習題在深度和開放性水平上需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材;習題;比較研究;地球的歷史
[中圖分類號]? ? G633.55?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28-0078-03
一、研究背景
習題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診斷反饋、鞏固深化新知、思維訓練等功能[1]。習題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理教材編者的價值取向,對學生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技能、領悟地理思想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2]。
2018年,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不同版本的新編教材在新課標要求下的知識呈現、圖文表達和習題設置方面有所差異。比較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習題的數量、類型、呈現方式、特征、難易程度,對于把握教材習題、落實課程標準、培養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皆有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以新編人教版、湘教版、中圖版和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新增內容“地球的歷史”部分的習題為研究對象,對習題的數量、類型、呈現方式、特征、難易程度進行比較研究。
(二)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將習題的數量、類型、呈現方式、特征、難易程度等指標進行量化,根據研究結果分析4版教材的習題特點。
1.習題數量
選取正文中穿插的思考題、探究題、活動題以及節末的作業題進行數量統計,將此作為評價習題整合程度的指標。在統計過程中,一個問答計1題。
2.習題類型
將地理習題按照對知識理解程度的考查,分為理解概念、理性思維、技能訓練三個大類,分別統計各題型數量[3]。
3.習題呈現方式
將地理習題分為純文本、含圖像、含表格這3種呈現方式,分別統計各呈現方式的習題數量。
4.習題特征
從目標特征角度進行比較,將有明確條件和答案的習題歸為封閉性習題,相對而言條件不完備、答案不確定的習題統歸為開放性習題[4]。
5.習題難易程度
習題難易程度是評價習題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5]。本研究借鑒王冰構建的地理學科“四因素”習題綜合難度模型,從深度、背景、知識綜合、回應方式4個因素進行比較,每個因素又分為幾個不同的等級水平,如表1所示。
對每個因素的不同難度水平從低到高進行賦值,然后鑒定每道題目在不同因素上的難度水平,計算出每個難度因素的加權平均值:
[di=jnijdijnnij=n,i=1,2,3,4;j=1,2…[6]]
其中[dii=1,2,3,4]分別為“深度水平”“背景水平”“知識綜合水平”“回應方式”4個難度因素上的取值,[dij]為第[i]個難度因素的第[j]個水平的權重,[nij]則表示這組題目中屬于第[i]個難度因素的第[j]個水平的題目的個數,n是題目的總數。
三、研究結果
(一)習題數量
由表2可知,湘教版和魯教版教材偏向于《活動》欄目習題的設置,所占比例超過70%。而人教版和中圖版教材則重視《思考》欄目習題的設置。各版教材習題在總量上的明顯差異主要是由于中圖版教材額外設置了《作業》欄目。
(二)習題類型
由表3可知,4版教材習題在理解概念、理性思維、技能訓練上均有涉及。中圖版教材更重視理解概念類習題,所占比例超過70%。人教版和湘教版教材則偏重于理性思維類習題。
(三)習題呈現方式
圖像在傳遞地理信息和創設情境方面具有獨特作用。由表4可知,4版教材均較重視含圖像的習題,而純文本和含表格的習題較少出現。
(四)習題特征
地理開放性習題以答案的不確定性、過程的研究性、知識的綜合性和思維的不約束性為特性[7]。由表5可知,4版教材中開放性習題設置僅占據較小比例,封閉性習題則占主要地位,比例均超過50%。
(五)習題難易程度
結合習題難度等級劃分和計算公式,得出表6。
習題綜合難度主要體現在加權平均值的大小上[8]。下面對各個難度因素進行分析。
1.“深度水平”指標下,湘教版加權平均值最高,說明其習題注重拓展和延伸,注重考查知識遷移和轉換。魯教版、人教版和中圖版習題則注重對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性知識的掌握,考查學生對零散知識點的掌握,習題深度水平偏低。
2.“背景水平”指標下,湘教版加權平均值最高,習題“科學背景”占比100%,人教版加權平均值2.7,緊隨其后。中圖版和魯教版部分習題屬于“無背景水平”。
3.“知識綜合水平”指標下,魯教版、湘教版加權平均值較高,習題注重問題設置的連續性與梯度性,習題知識綜合程度高。人教版、中圖版習題“1個知識點”占比超過80%,習題連續性不強。
4.“回應方式”指標下,湘教版、魯教版加權平均值較高,習題類型更多樣化,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研究發現,4版教材習題在數量、類型、呈現方式、特征、難易程度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特點,一線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結合所用版本教材習題的特點,將習題與課文系統有機整合,發揮習題在教學中的特有價值,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中圖版教材習題總量大,重視考查地理概念類知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習題的開放性以及難度水平。其習題的情境創設多以圖像作為引導,重視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習題總量較大的章節,要進行適當取舍和整合,做好理解概念類、理性思維類、技能訓練類習題的合理配比,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湘教版教材習題總量適中,注重問題設置的梯度性、拓展性,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地理技能的培養,其開放性和難度水平高于其他3版教材。一般而言,“過難”和“過易”都不利于發揮習題在促進學生學習反饋、教師教學效果測評和教學目標達成中的作用[9]。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難度較高的習題,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狀況,按照習題的梯度性特點,引導學生搭建問題解決的腳手架,攻克難度較高的習題。對于開放性習題,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發揮開放性習題在啟發創新思維方面的優勢。
人教版和魯教版教材習題重視考查特定知識點,習題設置有一定的梯度性,而習題深度、開放性水平需進一步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深度和開放性水平不高的習題,教師可通過增設情境、拓展問答等方式進行二次開發,挖掘習題潛藏價值,充分發揮習題的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 吳立寶.中澳數學教科書習題比較研究:以人教版和HMZ 8年級教科書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13(2):58-61.
[2]? 林丹,胡典順.中美高中數學教材的習題比較及啟示:以PEP教材與UCSMP教材中平面向量章節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15(3):63-67.
[3]? 李文文.中美高中化學教材關于“電解質溶液理論”內容的比較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
[4]? 林逸飛.中美澳高中物理教材原子核內容的比較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5]? 廖伯琴,羅軍兵,馬蘭,等. 高中物理教材習題難度國際比較[J].物理教學探討,2017(11):1-4.
[6]? 王冰,揭毅.中美高中地理教材習題難度比較研究:以“地表形態的塑造”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5):28-30.
[7]? 仲崇鵬.初中物理習題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策略探索[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
[8][9]? 梁秀華,李家清.基于難度模型的中美地理教材活動欄目比較:以“宇宙中的地球”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7):30-33.
(責任編輯? ?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