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
摘? 要::作為中國農村工業化的先驅,大邱莊曾一度被譽為“天下第一莊”“華夏第一村”,但自1997年金融危機以來陷入了發展困境,至今也未能重塑輝煌。大邱莊目前依舊是我國村鎮中企業聚集、產業發達、資本集中的地區,有著轉型升級的現實基礎和迫切需求。但是,“轉型”不是“轉行”,大邱莊產業發展還是要圍繞“鋼”做文章,在此基礎上淘汰低效落后產能、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大邱莊的二次騰飛。
關鍵詞:大邱莊? ?農村工業化? ?新舊動能轉換? ?轉型升級
2021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的正式實施昭示了我國繼打贏脫貧攻堅戰后進一步振興鄉村的戰略方向。大邱莊曾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農村通過工業化道路脫貧致富的成功典型。然而近年來,隨著政策、市場等多方面的形勢發生變化,使得大邱莊的發展遇到了一些瓶頸,遭遇了一些陣痛,陷入了“先發劣勢”;而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當下,又給了大邱莊新的歷史機遇。
一、大邱莊產業背景
(一)工業道路的起源
天津靜海是古渤海東退形成的土地,土質鹽堿含量高,不適宜農業生產。自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建莊以來,鹽堿和瀝澇一直纏繞著大邱莊人致富的腳步,使得大邱莊(原名“邱家莊”)被稱為“討飯莊”,更是傳出了這樣一曲辛酸民謠:“老東鄉,老東鄉,喝苦水,吃菜幫,糠菜半年糧;寧吃十年糠,有女不嫁大邱莊。”這樣的自然條件制約著大邱莊的農業發展,為“窮則思變”埋下了種子。
但是,作為歷史悠久的農耕民族國家,我國“以農為綱”的傳統根深蒂固,因此大邱莊選擇了“以工輔農,走集體化道路”,在1977年申辦第一個軋鋼廠時即以“生產農業犁具”為由。而后,大邱莊的工業化“發展了大量設施農業,引進壽光技術,農民變成農業工人,用現代農場化管理技術管理農業生產”,這一實踐經驗“對農村乃至全國的改革起到了推動作用。”據統計,1987年至1991年間,大邱莊的產值、納稅、人均收入等多項指標名列全國第一,“成了大家公認的‘首富村”;1987年至1992年間,人民日報涉及大邱莊的報道多達77篇,是全國各地參觀學習的對象。
(二)鋼鐵小鎮的沒落
1992年,大邱莊整體擴大再生產,籌建“百億工業園”。但令人惋惜的是,這一輪投資熱潮中,資金又再次被投入鋼鐵產業。不過,雖然從當下來看,“我國鋼管工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盲目發展、低水平重復建設、產能過剩”,但囿于歷史和個人的局限性,這種隱患在當時并不為人所知悉。實際上,當時的鋼鐵產業仍然處在上升期,直至大邱莊迎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大爆發。在此之前,大邱莊的輝煌和風光一時無兩——工業產值超過130億元,鋼材加工產量270萬噸,國內生產總值16.1億元,稅收9400余萬元。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后,資本和市場狀況急轉直下。“我國鋼管行業的發展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呈現較大波動”,大邱莊能正常開工的企業僅有三分之一。到2000年,大邱莊較最為輝煌時的工業產值縮水37%、區域生產總值縮水26%,稅收更是縮水51%。
(三)產業結構現狀
時至今日,大邱莊在歷經一代人的努力后,已經走出了低谷。2020年上半年,大邱莊鎮工業產值占靜海區的51.21%,但距離其再現輝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截至2021年3月24日,大邱莊鎮范圍內涌現出的市場主體累計達到15898家,目前仍然存續的有10942家(其中各類企業7118家),合計注冊資本約合人民幣566億元,其中有36家外資企業,注冊資本合計超過1億美元。從總量來說,大邱莊仍然是全國村鎮中企業聚集、產業發達、資本集中的地區。
然而,從行業分布上說,鋼鐵相關產業及配套行業的企業在數量上、體量上都占據了大頭。現有企業中,涉及鋼鐵、鋼材的多達2717家、占比54.2%;注冊資本合計347.7億元,占比61.43%。這些基本都是鋼鐵加工和涉鋼貿易企業。
(四)轉型升級優勢
“根據國內外較發達產業集群的經驗,成熟的產業集群內除了有專門從事某行業生產的大量相關企業,還要有各種配套服務支撐機構”。這些都是未來大邱莊補足第三產業短板的重要方向,而對于具有鋼鐵加工行業特色的服務業來說,大邱莊具有其他大多數地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
從域外經驗來看,德國鋼鐵工業生產區域集中,這種“鋼鐵工業區域化生產在能源、原料、物流及市場優勢上突顯出來。”而以鋼材產品附加值高著稱的德國,生產的鋼鐵中仍有“10%用于鋼管制造”。作為曾經發生過鋼鐵危機的魯爾工業區,仍然以鋼鐵及配套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方向,原因在于“百多年來鋼鐵產業發展所沉淀下來的人員、技術優勢仍然是魯爾區發展鋼鐵產業最有利的資源要素。”這種要素積累在大邱莊同樣存在。
因此,“轉型”絕不是“轉行”,大邱莊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仍然要依靠既有的鋼鐵產業,腳踏實地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幫助現有的鋼鐵加工企業引入技術、接洽資金、吸納人才,助力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二、大邱莊傳統制造業轉型路徑
(一)去蕪存菁,提升區域生產效能
天津天豐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冶金集團軋三鋼鐵有限公司退出后,大邱莊已經不存在鋼鐵冶煉相關產能。但清理煉鋼產業僅僅只是一個開端,接下來還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幫助區域內傳統企業提質增效的同時,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示范效應,使得部分落后產能自然淘汰,并探索建立企業分級評價機制,逐步推動區域產業升級。
1.摸清企業升級意愿,促成企業抱團發展
“提高產業集中度,是企業獲得市場話語權的關鍵。”目前,大邱莊眾多企業生產的產品相近、生產的工藝類似、生產的地點毗鄰,也因此面臨同樣的需求、問題和障礙。要加大宣傳力度和實地走訪,對規模以上企業要一對一地上門調研企業對產業現狀、行業發展的認識水平,掌握其對轉型升級的真實意愿,逐步篩選主觀上有意愿、客觀上有潛力的企業,促成這類企業整合需求、合并要素。這種情況下,抱團尋求升級改造,可以增強區域議價能力,有利于吸引資金和技術流入。
2.對接資金供給來源,彌補技術渠道空白
大邱莊一些中型企業有意愿引進技術、改善工藝、提升效益、擴大規模,但同時又缺乏足夠的市場份額積累研發成本,也缺少必要條件聘用研發人員,只能走低質量、低效益的道路。要主動為其接洽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和本地及外地的龍頭企業,促成技術合作,實現技術成果的共創、共享、共用、共有,幫助有潛力的中小企業提升技術水平;要鼓勵銀行和社會資本參與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研究面向傳統制造業的金融優惠政策;要加強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資金的使用監管,確保為企業對接的資金來源切實用于技術改造、工藝提升和產品研發。
3.搭建產權交易平臺,提供市場退出通道
在推進上述措施時,可以預見仍然有一些企業尤其是目前合法持有工業用地使用權的企業缺乏參與大邱莊轉型升級的計劃中來。這部分企業占據土地資源但產出極低,畝均產值可能僅有幾十萬元水平,畝均稅收也基本在萬元級別。
“發達國家發展的歷史經驗證明,通過兼并重組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打造世界鋼管強企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針對這部分企業,首先應當保障其合法權益,不能采取粗暴甚至違法的行政手段予以驅除。有的地方政府面對這種情況,一般采取政府土地收儲或政府平臺公司購買的方式。而在大邱莊實現這部分企業所占土地的“騰籠換鳥”,可以嘗試搭建土地使用權和股權的交易平臺,吸引本地或外地有資金、有技術的企業收購和盤活閑置和低效資產。這種市場化模式的可行性在于大邱莊金屬制品產業的高度聚集,而國有可出讓工業用地供給不足。
(二)因地制宜,選定未來產業方向
1.結合現實基礎,確定區域功能定位
大邱莊所在的靜海區是天津距離雄安新區最近的行政區,雄安新區建設作為“千年大計”,必然輻射一大片衛星區域。如何將大邱莊本地的發展與雄安新區建設相結合,怎樣確定大邱莊在服務雄安新區建設中的角色,是大邱莊未來發展的機遇和選擇。
大邱莊應當主動搶占雄安新區發展潮流中金屬制品來源地這一“產業生態位”,鼓勵企業研發高端金屬制品。以雄安新區的建筑領域為例,雄安新區未來將大量應用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對相關鋼鐵制品的需求極大,這是大邱莊企業升級后可以搶占的較大市場預期。實際上,源泰德潤等本地企業,寶能、東方誠等外地企業已經做出預判,積極在大邱莊布局相關產業。
2.挖掘工業底蘊,選定產業發展方向
雖然目前全國各地的開發區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大多都將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作為發展方向,但以鋼管為代表的金屬制品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從規模和體量上說,仍然是大邱莊制造業的支撐和支柱。產業結構的調整,不能好高騖遠、脫離現實。
從要素約束、環境制約、區域競爭等角度,對正向選擇后的產業進行負向排除。要素約束主要考慮創新資源、人才支撐、金融、資源稟賦、制度支撐等因素,環境制約主要考慮環境承載能力、生態條件等因素,區域競爭主要考慮市場飽和度、產業競爭程度、區域分工、布局規律等因素。據此,結合本地已有產業基礎,未來大邱莊可重點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醫療康養器械、高端機械金屬配件等與金屬加工領域中具有高附加值的先進制造業。
三、結語與展望
改弦易轍不是符合大邱莊產業實際的最優解,大邱莊的二次騰飛必然建立在第一次騰飛的基礎上。在高耗能、高污染的鋼鐵冶煉企業已經退出大邱莊的今天,“鋼鐵圍城”“鋼鐵圍湖”問題已經得到基本解決,針對本地已經聚集起來的鋼鐵加工企業,一方面要鼓勵和幫助它們往本行業的高附加值產品和市場進軍,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市場化手段引導缺乏進步意愿的企業騰出空間資源。大邱莊唯有用好在鋼鐵加工領域積累的企業數量和規模體量優勢,加快取得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進步,才能再現大邱莊輝煌,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以及早期工業化農村的轉型升級給出“大邱莊經驗”。
參考文獻:
[1]花蕾,東其.禹作敏之謎[M].中國社會出版社,1996.
[2]龐憶.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共產黨關于鄉鎮企業的政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6.
[3]張慧穎,金正橋.天津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研究——以天津雙街鎮、大邱莊為例[J].中國發展,2014,14(02).
[4]楊正泉.大邱莊紀事[J].百年潮,2011,(08).
[5] 李金龍.中國名村紀實[M].中原農民出版社,1998.
[6] 杜中杰.動蕩中的嬗變:試論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日報》農村致富形象的變遷[J].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0,(03).
[7]成海濤,楊秀琴.我國鋼管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J].鋼管,2009,38(01).
[8]曹健.大邱莊興衰[J].南風窗,2002,(06).
[9]魏學志,莊鋼,王旭.我國鋼管行業70年發展歷程[J].鋼管,2020,49(01).
[10] 王亞偉. 產業集群內企業間的競合機制研究[D].南華大學,2010.
[11]馬漢成,姜茂發.德國鋼鐵工業發展啟示[J].中國經濟報告,2015,(09).
[12]吳鐵,呂曉君,董崢,趙珂,王徐濤.德國鋼鐵行業環境管理及對我國轉型的啟示[J].環境影響評價,2017,39(03).
[13]曹瑄瑋,李瑞麗.德國鋼鐵產業發展中的路徑依賴與突破:魯爾區的啟示[J].中國科技論壇,2007,(10).
[14]成海濤,晏如.我國無縫鋼管行業發展的歷程和思考[J].軋鋼,2014,31(04).
[15] 楊秀琴,王文博.奮戰新時代 實現鋼管強國夢——任重道遠,須勠力同心[J].鋼管,2019,48(05).
(作者單位:天津大學、大邱莊生態城發展建設管理局)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