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玲
摘 要: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課改明確提出了要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所以在小學德育中,學校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隨著當前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學校只有將德育和理論教育有機融合,才能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愛國主義;小學德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7 -0161-02
The Significance and Ways of Infiltrating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HUANG Shuling? (No.1 Primary School of Jingan Town,Doumen District,Zhuhai Ci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reform,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learly proposes to implement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refore,in element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school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atriotic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ociety,the society has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alents. Only by integrating moral education and theoretical education can schools help students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Patriotism;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Penetration strategy
德育是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階段,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之間是緊密聯系的,對小學生的成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圍繞著新課改和素質化教育大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與各科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德育的過程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愛國主義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和國家未來都具有重要意義的,只有深刻認識了這一點,教師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寓愛國主義于小學德育之中,要以班級為單位,定期的召開主題班會,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老師要以身作則,在班級管理中以愛國主義為立足點,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基于實際生活,利用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愛國主義,踐行愛國主義。
1. 小學德育中融合愛國主義教育的現狀
愛國主義情懷在小學德育中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愛國主義和小學德育融合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小學生容易被新鮮刺激的事物所吸引,民族文化尤其是愛國主義教育,在小學德育的過程中往往被學忽視。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導致小學階段德育失衡,學校教育過度重視與學生的成績。愛國主義教育在學校所開展的方式不適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不同年齡段學生個體的認知和思維水平是不同的,然而很多學校忽略學生年齡和思維的差異性,直接采取簡單的知識灌輸方式,以致愛國教育與德育未能有機融合,愛國主義往往流于形式,無法對學生道德素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 小學德育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
愛國主義是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旨在培養學生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之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關心祖國的未來發展,牢記自己的使命,了解祖國歷史,展望祖國未來。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是祖國的希望。愛國教育應該是圍繞著全民所開展的一種教育形式,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在小學生德育過程中開展愛國教育,對校德育工作的開展,以及學生的成長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愛國主義在小學德育中的滲透,能夠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祖國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是國家的一部分,國家的富強和未來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肩負著祖國興盛的重任,所以在小學德育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增強學生的信仰和價值觀念,加強學生對社會主義價值的認同感,感受到自己和國家的統一性。然后,在集體生活中學生能夠規范自己的言行,在主人翁意識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念,學生才能夠明白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自覺履行自己的職責。
3. 小學德育中的滲透愛國教育的途徑
(1)立足學生實際,召開愛國主義班會
愛國主義在學校是思想教育的核心內容,在小學德育中更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小學階段,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的事物有極大的好奇,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實際,以班級為單位,召開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班會,讓學生在主題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在班會中,老師以新中國的成長為主題,讓學生召開班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分工調查,調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輝煌成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艱難和不易,由此激發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情懷,這樣的知識是學生們在主動探索過程中所獲得的,而不是被動傳遞給學生的,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產生好奇心,探索心理。在召開主題班會的過程中,教師應借助視頻等現代媒體手段,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一步一步強大,由此產生愛國主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