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洪

一、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是通過數學學習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數學特征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高中新《課標》修訂組提煉了六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
具體表現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就是:會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以及具備科學精神,應用能力,創新意識。通俗的說,就是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東西,或者說從數學的角度看問題以及有條理地進行理性思維、嚴密求證、邏輯推理和清晰準確地表達的意識與能力。
二、教學片段:
教學實錄片段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問題1:方程其函數圖像特征?(單調性奇偶性分析),與x軸交點是?
學生1:方程的根為2,函數圖像單調上升,與x軸交點為(2,0)。
教師:對的,上述方程的根和函數圖像與x軸交點(2,0)有什么聯系?
學生2:方程的解就是對應函數圖像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
教師:正確的。
問題2:方程x5-3x+2=0有實根嗎?有的,能求出根嗎?
學生:五次方,沒學過,不會求解。
教師:確實困難,不會求解很正常。數學家發現了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隨后很多數學家曾堅持不懈地對五次以上的高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進行探究,直到1824年,數學家阿貝爾證明了五次以上的一元高次方程沒有求根公式,但是可以用函數觀點來研究其方程的近似解,請同學們帶著這個疑問,共同來學習好本節課的內容——《函數的零點與方程的解》。
教學實錄片段2:深度剖析零點存在定理
(探索得出零點存在定理后,我嘗試鼓勵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大膽提問題,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我耐心點撥,課堂效果優良,下面是我的教學情景片段2:)
零點存在定理: 一般地,若函數f (x)在區間[a,b]上的圖象是一條不間斷的曲線,且,則函數f (x)在區間(a,b)上有零點。
【師】:學習了這個定理,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
【生1 提出問題】:區間從[a,b]能不能變成(a,b)? 結論成立?
【師】:同學多動手畫圖,看看行不行?
(在我的鼓勵下,同學們大膽動手,大膽思考地討論探究,有學生舉出反例)
【生1】:不可以, 如函數, 雖然f (x)在區間(-1,1)連續且滿足,但是函數f (x)在(-1,1)沒有零點。
【生2提出問題】:(能逆向嗎?)一般地,若函數y=f (x)在區間[a,b]上的圖象是一條不間斷的曲線,若函數f (x)在區間(a,b)上有零點,則成立嗎? 能舉例嗎?
【師】:例如:如圖,二次函數
在區間[-4,4]上有零點卻不滿足.
【生3提出問題】:零點存在定理中:,則是不是說明函數f (x)在(a,b)沒有零點?
【師】:這個問題老師不在課堂上解答,留到今天作業,同學們課后小組討論探究,明天告訴我答案好嗎?
三、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幾點體會
1、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目前,我們數學課堂上仍然是更多地看到教師向學生提問,而聽不到學生的發問。課堂上的提問仍然是教師“獨占鰲頭”,學生充當了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這種接受性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中,學生失去了提問的權利,也失去了質疑和深層次的思考,最終喪失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時間這樣氛圍熏陶下,將導致學生不會思考問題,不會提問題,學生數學素養難以提升。
2、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得。教學的根本在于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而思考的起點卻是疑問。“疑”使學生在認知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引起深究性反射,產生思維活動。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學生主動探索,撥開人云亦云的迷霧,發現不為人知的問題。
3、鼓勵探索,培養探究能力
科學核心素養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學生的探索能力,科學教育的本質一方面是進行知識的教學,另一方面是觀察、分析、探索能力的培養,科學教學可以被總結為授人以魚同時授人以漁。因此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進行科學知識的傳授時,更多的鼓勵學生去思考、質疑、探索未知領域。只有鼓勵學生去進行探索,才能充分的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我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成功探索的喜悅。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小問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進行科學探索的實踐活動,對于學生探索中遇到的難題或者偏差,教師應該發揮其引導作用,讓學生更好的進行科學探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4、重視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數學運算能力本來就是一種邏輯推理,有很多的解題技巧可以歸納,在數學運算中要學會舉一反三,注重反思歸納。例如:每學完一章讓學生小結本章有什么運算特點? 還有有規律性的問題可將數字變成字母,既可培養運算能力,也可突出問題本質。
5、學生是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
“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還你一個奇跡”,教育家薛石峰一直推崇,英國教育家懷特海說過:“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斷然反對灌輸生硬的知識,反對沒有火花的使人呆滯的思想”。
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他們自我發展之路。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作為一個教師,只把功課教好還遠遠不夠,最主要的是關心學生健康成長。”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更要陶冶學生情感、凈化學生思想、完善學生品格,使學生身心得到和諧健全地發展,使學生既具有誠信、寬容、堅韌等傳統美德,又具有樂觀、進取、開拓、創新等時代精神。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每一位教師面臨的新課題。作為教師,要注重提升自身數學素養,特別是數學核心素養,關注數學內容、數學教學理論、數學教學實踐與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機結合,不斷探索,不斷積累,讓我們的課堂真正有效的給學生提供能夠脫穎而出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章建躍.核心素養統領下的高中數學教材變革[J].數學通報,2017,56(11):1-6.
[2]樂曉梅.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7,(A1):89.
[3]劉長偉.注重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落實——以高中數學為例[J].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2017,(9):37-39.
[4]陳玉娟.例談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課堂教學中數學運算的維度[J].數學通報, 2016, (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