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量化自我場域下個人健康信息組織實證與優化

2021-10-21 03:10:43張肖王文韜謝陽群等
現代情報 2021年10期
關鍵詞:界面用戶信息

張肖 王文韜 謝陽群等

DOl:10.3969/j.issn.1008-0821.2021.10.003

[中圖分類號]G25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21)10-0021-09

“量化自我”的內涵在于個體可主動檢測個人數據并加深自我認知。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穿戴設備的日益盛行以及各類健康APP的涌現,使得人們獲取自身運動、健康等方面的數據變得越來越方便和可視化。利用這些方式獲得的反饋數據,人們可以隨時了解自身的狀態,并據此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健康領域,量化自我技術的應用有日常健康促進、慢性病管理、疾病預防和診斷以及院外康復等作用。

人的每一個行動均被行動所發生的場域所影響。布爾迪厄場域理論指出,場域并非單指物理環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為以及與此相連的許多因素。人們對自我的追蹤和測量逐漸成為一個趨勢,在量化自我場域下,民眾可以記錄和量化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上傳云端,從而與他人共享數據、分析數據,促進健康狀況的提升。

量化自我與智能手機APP及可穿戴設備的融合,逐漸改變傳統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人們可以主動參與健康產業的開發,從依賴醫生到依賴自己,參與自身健康管理過程。通過量化自我,個人的小數據匯聚成了信息網絡,每一位用戶在設備終端與平臺交互的界面(如智能手環界面、智能手機與手環綁定的APP界面等)即是平臺提供的針對該用戶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的結果。但平臺提供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服務是否科學合理?在終端界面或應用推送中,何種信息更能夠引起用戶關注?跨平臺設備之間的信息交互是否高效簡潔?統計圖表是否科學且易懂?是否能夠起到刺激、勸導和促進作用?該種健康信息組織方式能否滿足用戶的健康需求?是否與用戶需求之間存在矛盾點?是否存在優化方式?諸如此類問題還需要解決。

因此,本文使用移動經驗取樣法,以智能手環為例,探討量化自我場域下用戶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需求以及平臺優化策略,望為智能手環等量化自我設備平臺面向用戶的健康服務提供借鑒。

1理論基礎與模型構建

用戶體驗的概念最早來自體驗經濟理論,在量化自我場域下,用戶目標是個人健康信息需求的滿足及健康目標的達成,對用戶的量化自我設備而言,單一的可用性指標不是唯一衡量標準?;ヂ摼W經濟快速發展,用戶體驗的概念不僅指物質產品的特征和可用性評價,還包括了用戶對不同性質的產品在其各個方面的體驗,包括主觀感受、交互環境、技術操作等,如馬鵬在探討交互體驗時著重強調了用戶的感受。

美國用戶體驗專家Quesenbery W提出了用戶體驗5E模,該模型包括有效性(Effective)、效率(Efficient)、吸引(Engaging)、容錯(Error Tol-erant)、易學(Easy to Learn)5個方面,5E模型在產品設計、用戶行為驅動因素研究和產品評價指標體系等方面有了不少應用。用戶的滿意度通過其多個維度的體驗構建而成,在量化自我場域下,本文將多次探測用戶在不同情境下的實際體驗,基于5E模型分析手環用戶對平臺提供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結果的滿意度,探析用戶個人健康信息組織需求,通過分析用戶的量化自我需求與行為之間的矛盾點,從而探索智能手環等量化自我設備平臺在個人健康信息組織方面的優化策略,研究思路和模型如圖1所示。

在量化自我場域下,手環用戶對平臺提供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結果的滿意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①有效性。要求手環軟件可用且能夠準確實現用戶目標;②效率。該指標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操作速度:二是精確性,即手環能夠使得用戶在較短時間內準確達到想要的目標;③吸引。除要求視覺界面美觀外,該指標要求設備能夠使用清晰的語言和適當的術語,且具備一定趣味;④容錯。容錯是衡量防止錯誤和錯誤恢復功能的指標,包括將錯誤轉化為替代路徑、出現錯誤時出錯易終止,以及操作易回溯等;⑤易學。在手環使用初期,該指標主要包括新用戶易上手。在手環使用一段時間后,易學指標主要指深度學習無障礙。在結合經驗取樣法重復測量5E因素基礎上,本文也將使用一定的質性訪談嘗試探測結構化問卷較難獲得的手環用戶需求和體驗數據。

2研究設計

本文以智能手環(以下簡稱手環)為例,研究量化自我場域下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人們戴上手環,幾乎全天候都在進行記錄步數、監測心率等量化自我活動,這是一個長時間、持續的過程,并且需求與行為可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為了獲取更具生態有效性的數據,本文將使用移動經驗取樣法研究手環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的個人健康知識組織需求,分析需求與平臺功能之間的矛盾點等。

2.1移動經驗取樣法

移動經驗取樣法(mESM)是采用移動技術的經驗取樣法(ESM),本質是研究人們日常生活情境下自然發生的行為與體驗。該研究方法有3種取樣方式,分別是時間抽樣、事件抽樣與混合抽樣。時間抽樣指在任意時間點或固定的時間段內發送實驗信號;事件抽樣是研究目標事件發生的瞬時反應,依靠實驗對象及時反饋,無需實驗者發生任何提醒信號;混合抽樣是根據事件需要,將時間抽樣與事件抽樣相結合開展研究。

可穿戴設備的便攜性也會導致用戶量化自我過程的不易察覺性,即用戶可能經常會忘記自己正在量化自我。考慮到在該種情況下若采用時間抽樣,由研究者選擇取樣時間,可能會導致取樣結果針對性不強。因此,為了捕捉更有針對性的用戶量化自我體驗,本研究采用事件抽樣獲取數據:雖然用戶可能隨時隨地在量化自我,但他們對平臺提供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服務產生需求的時間是有限的,諸如早晨起床時想看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情況、晚上睡前想看每日運動總結、運動前會打開跑步記錄器,等等。在這種情境下,用戶能明顯意識到自身存在需求,在此類時刻取樣,能夠盡可能捕捉多維情境下用戶基于智能手環的量化自我體驗,盡量避免個人回憶偏差等因素對目標事件的影響,提高結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2.2資料收集

2.2.1選取被試對象

為保證實驗順利進行,本研究需要被試對智能手環有一定的使用經驗且能準確表達相關需求,因此,要求被試滿足以下3個條件:①手環連續使用時間不少于1個月;②實驗期間可正常使用手環;③有較強的需求表達能力。研究最終選取了12名滿足條件的被試。在參與人數方面需要說明的是,mESM通過重復測量獲取密集數據,數據量較豐富,因此少量參與者(如5~10人)也可產生足夠數據進行分析。

2.2.2實驗流程

本研究要求被試使用個人微信賬號進行作答,每一次測量實驗者會對應記錄取樣時間以及被試的量化自我需求或行為(量化自我需求如“想查看步數”“想測量心率”等;量化自我行為如“記錄運動”“查看睡眠狀況”等)。

問卷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其中“1=非常不滿意”“5=非常滿意”。為了保證量表具有一定的內容效度,題項均從已有文獻中提取,在向有相關經驗的專家咨詢后,邀請了3位同學進行預調查,根據結果調整語句。由于經驗取樣法需對每名被試多次測量,因此更加簡短的量表可以更好地保證被試的依存度。每次取樣后,實驗者查看問卷結果,判斷是否需要對被試進行簡短訪談,詢問其量化自我需求實現或行為過程是否存在問題。除被試主動聯系實驗者外,實驗者依據經驗判斷,如在大概率可能出現量化自我需求時段(如早晨起床后),被試卻沒出現量化自我需求或行為,可以主動聯系被試進行簡短訪談;當實驗者從個例中發現問題,也可及時向其他被試發起同主題的訪談。用戶可自主選擇訪談方式(如文本交流、語音交流等),訪談內容最終均標準化處理為文字形式。

本研究調查周期為1周,在開始前,了解被試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智能手環品牌及型號、使用時長等;實驗者將會對被試進行簡短的培訓,告知被試“量化自我”的內涵、較為常見的量化自我行為(如記錄步數、監測心率等),以及需要特別注意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內容(如表盤或手機與手環綁定的APP內的健康方面的內容)。實驗流程如圖2所示。

2.2.3實驗數據

最終選定的12名被試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考慮到需要被試有較強的需求表達能力,因此選取的被試年齡較為集中,分布在23~37周歲,大多為在校或剛畢業的大學生,有較強信息素養;其中有6位女性,6位男性,男女數量持平;所有參與者手環使用時間均大于1個月,對手環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當被試超過24小時未聯系實驗者時,實驗者會提醒被試注意自己的量化自我需求與行為,但對于具體每日取樣數不作規定。去除重復問卷以及無效問卷后,最終有效問卷為109份,訪談共59次。每位被試具體問卷數量與訪談次數如表2所示,雖數量上存在差異,但由于個體所處情境的復雜性,其需求和行為存在不同屬于正常現象,因此在確認問卷有效性后,不刪除任何數據。

每一份問卷均對應記錄了被試當時的量化自我需求或行為,以實驗第一天1~4號被試的取樣情況為例,如表3所示。其中被試01的第1條記錄“4睡眠數據*”,表示問卷編號為4,該問卷取樣原因為“查看睡眠數據”行為,“*”表示該問卷有對應訪談;被試04的第2條記錄為“20查看步數”,表示問卷編號為20,取樣原因為“查看步數”。

3數據分析

3.1信效度檢驗

數據信度通過克隆巴赫系數(Cronbachs Al-pha)和組合信度(CR)來檢驗。利用統計軟件測量問卷總體克隆巴赫系數達0.910,KMO值為0.810,大于標準量0.5,顯著性小于0.01,因此變量間的相關性強,原有變量可以做因子分析,如表4所示。

效度檢驗包括內容效度檢驗、收斂效度檢驗和區別效度檢驗。本文問卷題項從已有文獻中提取,并向該領域有相關經驗的專家學者咨詢,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因此,認為量表具有一定的內容效度。收斂效度通過平均提取方差(AVE)和組合信度(CR)檢驗,如表5所示,CR最小值為0.914,大于臨界值0.7,AVE均大于標準值0.5,因此認為本模型具有良好收斂效度。模型的區分效度通過比較AVE與潛在變量的相關系數評估,如表6所示,斜對角線上為AVE的平方根,均大于該潛在變量與其他變量間的相關系數,在可接受的范圍內,證明該模型具有較好的區分效度。

3.2模型驗證

根據Bootstrap分析,獲取在量化自我場域下5E與用戶滿意度的路徑系數如表7所示。

在量化自我場域下,效率和有效性是影響滿意度的最重要因素,路徑系數分別達到了2.903和2.516,這說明用戶存在量化自我需求時,影響其滿意度的重要因素是平臺提供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能否支持用戶能夠盡快、有效地滿足其量化自我的需求。與前二者相比,容錯(0.709)、易學(0.432)以及吸引(0.098)與量化自我滿意度的路徑系數依次降低。

3.3需求與行為特征分析

除對問卷數據的分析以外,在實驗結束后,對59次訪談內容進行了單獨處理,并導入質性分析軟件NVivo 12 Plus,訪談材料編號由“R+被試編號+該被試的訪談次數編號”構成,例如,被試04共有6次訪談,則其訪談材料編號為R0401~R0406,其中R0403表示04號被試的第3次訪談內容。

平臺為滿足用戶的量化自我需求,為其提供了面向個人的健康信息組織服務,具體表現為用戶在設備終端與平臺交互的界面顯示。從顯示界面角度來看,平臺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主要包括:①手環界面;②手機與手環綁定的APP界面。從手環的人機交互方式考慮,則包括:①屏幕顯示;②手腕震動。考慮到用戶可能是主動產生量化自我需求,從而查看手環或手機,也有可能是手環或手機主動將健康內容推送給用戶,用戶在接收到提醒后再判斷自己是否需要進行下一步量化自我行為。

綜合以上,本文對訪談內容中涉及到用戶對平臺提供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的體驗數據進行了分類編碼,分類依據:①手環界面體驗數據;②手機與手環綁定的APP界面體驗數據;③健康推送(包括手環與手機的推送)體驗數據。在量化自我場域下,用戶基于智能手環平臺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結果如下:

1)智能手環界面是用戶最常使用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界面,取樣中用戶使用占比67.0%。雖然大部分手環提供了用戶可以自主選擇表盤的功能(R0301,括號中為訪談材料編號,下同),但由于手環首要功能之一仍然是時間顯示,因此在本身就不大的屏幕上已被占據掉一部分。常態下用戶在手環界面最經常使用的是查看實時步數,用戶對該功能滿意度均值達到4.23(滿分5)。但當用戶狀態發生變化時,如當用戶在運動過程中產生了如記錄運動、查看心率需求時,滿意度均值下降到3.7。提取出滿意度得分較低的問卷對應的訪談記錄,其中2位被試表示,在跑步時想要查看自己的心率是否在燃脂心率范圍內(R0204;R0405),但運動界面上并沒有心率顯示,反而手環在常態下會顯示心率,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2)手機與手環綁定的APP界面(以下簡稱手機界面)的取樣數據占比為40.4%,取樣原因多為查看比手環屏幕顯示得更詳細的數據,比如具體運動記錄或睡眠記錄等,即該界面主要是彌補智能手環界面屏幕過小的不足。但在多次探測用戶體驗的過程中發現,手機界面對于手環界面,與其說起到的是“擴充”作用,更貼切的形容反而是“捆綁”:從功能上看,以2號被試手環為例,手環本身無定位功能,如果想要顯示運動軌跡,需要帶上手機一起跑,可穿戴設備的便攜性被這種捆綁大幅拉低;從平臺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角度看,很多數據在手環屏幕上顯示困難,于是全部都轉移到了手機上,沒有手機就完全無法獲取對應數據,如3號和5號被試表示,手環上沒有睡眠數據的顯示(R0304;R0501),等等。如何合理利用、適當擺脫手機這“第二塊屏幕”,是平臺方需要考慮的問題。

3)健康推送占據總取樣數量的15.6%,其中大部分推送采用了“手腕震動一抬手顯示”的方式,推送內容主要為提醒站立、提醒運動、推送運動總結等。健康內容推送需要預測用戶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需求,合理滿足需求,督促用戶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促進其健康目標的達成,因此,該部分應主要關注推送的效果。實驗結果顯示,推送功能能否起到作用,主要與任務模糊度(R0302)、任務難度(R0501)和用戶實際需求與狀態(R0302)有關。任務模糊度和任務難度越低,效果越好,如被試表示“手環中午提醒我.今天的運動量較以往太少,需要多運動,對我來講就沒有什么促進作用”(任務模糊度高,R0501),但是“如果我坐得太久,提醒我站起來1分鐘活動一下,那我覺得不是很困難,就會照做”(任務模糊度低,任務難度低,110501)。除以上兩個因素外,用戶實際需求和狀態是最終決定因素,如被試表示“如果我在忙,提醒我什么我都不會聽”(R0302)。

需要說明的是,上面三者權重相加并非100%,是因為用戶有時在進行某種量化自我行為時并非僅使用某一個界面,如當用戶運動后,手環界面會提醒運動結束,手機相應推送“已同步運動記錄”(R0902),用戶可能會進一步點開手機界面查看具體內容。此外,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智能手環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功能出現了兩種用戶不持續使用現象:

1)推送功能的不持續使用現象。使用手環初期,用戶大多會給自己設定運動目標,如每天消耗400大卡或每天走8000步等(R0302;R0505等),但部分用戶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關閉了推送功能,結果表示該現象與推送頻率(R0803;R0104等)和內容(R0506;R1106等)有關。用戶會由于手環推送頻率過高而感到厭煩;推送內容的情感傾向也會影響用戶決策,如被試表示,“手環會一直提醒我很久沒鍛煉了,讓我趕快鍛煉,我就會很生氣,偏不鍛煉”(R1106),該狀態下不僅該推送無法達到督促運動的作用,甚至會引起用戶反感,導致用戶徹底關閉推送功能。

2)部分健康監測功能的不持續使用現象,其中最明顯的是對睡眠監測功能的不持續使用現象,該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影響因素:一是操作的復雜性。如5號被試表示,若要看睡眠情況,在主屏幕找到“健康”圖標后,還需要進行“點擊一下拉一點擊”3個操作,“很麻煩”(R0507),“如果像看步數一樣抬手就可以看到,可能會更經??础保≧1001);二是吸引力的降低。在使用手環初始階段,用戶可能由于新鮮感關注自己的睡眠數據,但在熟悉自己的睡眠狀況后,會覺得“不想再看了”(R1002);三是用戶決策狀態的影響。如被試表示,“最近沒有打算改變睡眠時間,看了也沒用,我不會早睡”(R0402),該因素也反映出手環對用戶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的督促作用不足;四是個人健康信息組織功能完整性,如部分手環本身不能顯示睡眠數據,只能去手機里看,且“就算在手機APP中,也只能看到臥床和睡眠時間,沒有深度睡眠、淺睡、睡眠評分等數據”,“太單調了”(R0507)。此類用戶不持續使用現象的出現,是平臺方需要關注的問題。

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量化自我需求時段存在差異。依據日常作息時間以及預調查情況,本研究將每天劃分為7個時段,以24小時計時法為準,分別為:①0:00~6:00;②6:00~9:00;③9:00-11:00;④11:00~14:00;⑤14:00~18:00;⑥18:00-21:00;⑦21:00-24:00,并統計了每天、每個時段的取樣數量,以分析用戶的量化自我需求和行為產生時間,如圖3所示,縱坐標為取樣數量,橫坐標為時段。其中,第1天、第7天為周末,2~6天為工作日。

由圖3可以看出,21:00~24:00取樣數量最多,該時段是用戶量化自我需求或行為發生的高頻時段,此外,14:00~18:00、6:00~9:00也為取樣較多時段。結果顯示,用戶通常會在固定時段經常產生固定需求,如8號、9號被試工作日每天6:00~9:00或9:00~11:00會查看前一晚的睡眠數據,11號被試每晚21:00~24:00會開始運動記錄等。在對需求和行為按照主動性進行分類后發現,主動產生的量化自我需求或行為占比88.1%(98條記錄),而被動需求或行為占比僅11.9%,這種差異主要是部分被試關閉了推送功能導致的。但健康內容推送是平臺提供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本文對仍保留推送功能的用戶被動產生的需求或行為的時間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被動量化自我需求與行為都產生于14:00~18:00(38.5%)和21:00~24:00(53.8%)兩個時段中。

考慮到個體之間存在共性和個性,平臺在提供面向用戶的個人信息組織服務時,可考慮分析目標用戶的量化自我行為時間數據,在量化自我需求和行為發生的高頻時段,預測用戶需求類型,更主動地提供合適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服務;制定面向個體的健康方案和優化對策,以更科學頻率和內容推送到用戶終端,起到合理的刺激、勸導和促進作用。

4研究結論與優化對策

4.1研究結論

研究發現,雖然不同品牌及型號智能手環的側重功能不同,用戶量化自我需求產生的情境和頻率存在差異,但是在量化自我場域下,用戶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需求存在共性:

1)固定需求類型較少,部分固定需求產生時段較為固定。在量化自我場域下,用戶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高頻需求非常明顯,主要有查看步數(34.0%)、睡眠監測(23.0%)、記錄運動(18.3%)以及查看當日活動總結(8.2%),以上4種占比已達83.5%。此外,部分固定需求(如查看睡眠數據、記錄運動等)大多產生在固定時段;需求高發時段比較明顯,主要集中在清晨、傍晚以及夜晚睡前。

2)突發需求容易出現。用戶在特殊情景下會產生某些需求,如“感覺自己沒睡好,查看了睡眠狀況”(R1003);“跑步的時候感覺自己心跳很快很高,查看了心率”(R0504);“測量了一下熬夜后的心率”(R1104),等等。這些需求大都是在用戶感到健康方面或多或少出現問題后,尋求手環提供的數據支持檢測自身狀態,用戶主動檢測個人數據并加深自我認知也是量化自我的內涵所在。

用戶固定需求的滿足是平臺在為用戶提供個人健康信息組織服務時要考慮的最基本內容,從量化自我場域下的5E的角度出發,平臺需要盡可能滿足用戶對平臺提供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的有效性和效率的要求;而對于可能處于亞健康狀態下的用戶的突發需求,平臺可以更多地探測用戶狀態,更主動地滿足用戶需求,如發現用戶熬夜時便提醒測量心率,督促早睡,促進健康生活習慣的養成。

針對用戶需求滿足狀況,在量化自我場域下,手環平臺面向用戶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仍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常用健康內容入口太深、常用健康功能操作繁瑣。在用戶主動產生的需求與行為中,關于看步數、睡眠數據和記錄運動3種占比已達總數的83.5%,但被試反映會因為覺得“麻煩”而出現功能不持續使用現象。雖然手環品牌型號不同,提供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內容和方式存在差異,但大部分用戶表示仍會有某些常用功能(如看睡眠、測心率、看步數等)操作繁瑣(R0305;R1001等)。以Apple Watch Series 3為例,表盤雖然有多種可選,但若想看到實時步數,就算是表盤中最面向健康的“健身記錄數字”主題,也需要進行“點擊—下滑—下滑—下滑”4個步驟的操作才可以看到步數,具體顯示如圖4所示。如何讓用戶的這些少量且高頻的需求能夠被有效且高效地滿足,平臺方提供個人健康信息組織服務時仍需考量。

2)個人健康信息組織服務起到的刺激、勸導和促進作用不足。被試大多表示買手環的目的是“督促”作用,但后來手環卻多為僅“記錄”功能。手環使用一段時間后,“步數該走多少還是多少”(R0802);“可能剛買的那一周運動量比之前稍微有增多,但之后還是回到了買手環之前的運動量”(R0804)。在針對手環是否有“督促運動”“促進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等作用對每位被試進行了訪談后,有83.3%的被試表示,手環對自己健康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這種促進作用多為“從1~2”,而非“從0~1”,即:手環的數據反饋可以給用戶以動力,但并不能讓用戶從不想運動的狀態躍升到想運動的狀態,或是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轉向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在很多時候,督促運動的消息會引發用戶逆反心理.這與用戶初始想法背離(R0802;R1106等)。

4.2優化對策

基于用戶個人健康信息組織需求特征與其需求滿足狀況,在量化自我場域下,對手環平臺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方面提出以下優化對策:

1)減少用戶固定需求的操作步驟,主動探測突發需求。除了應以最快速度有效地滿足用戶高頻需求外,平臺也需要考慮如何捕獲用戶的隱性需求,在其還未表達出來時便主動提供相應個人健康信息組織服務,如5號被試表示,“很多我感到緊張的時候,手環會震動提醒我深呼吸一分鐘,同時測量心率,這能讓我放松一些”(R0502),平臺主動探測并與用戶交流,是有效提高用戶需求滿足效率的方式。

2)以適當頻率主動推送健康內容,激勵運動方式應為正向激勵。過量的推送可能會使用戶反感,但手環平臺不能將自己僅定位為“記錄”工具。一方面,平臺可適量設置一些任務模糊度較低且難度較低的目標推送給用戶,如“站立1分鐘”等;另一方面,在督促運動時可從負向刺激(如“您已1周沒跑步了,來鍛煉一下”,R1106)改為正向激勵,如“昨天,您合上了活動圓環,今天繼續努力吧!”(R0508),等等。關于督促鍛煉方面,需要強調的是,不能僅僅鼓勵用戶多鍛煉,如有被試表示自己某段時間“瘋狂運動”,對身體造成了很多不可逆的傷害,但“當時完全不懂,以為多多益善”(R0203)。所以,手環平臺不僅需要起到督促運動的作用,也應考慮在檢測到用戶已過量運動時提醒適度休息。

此外,平臺可考慮適當增加個人健康信息組織服務的吸引力。量化自我場域下的5E模型測量結果顯示,用戶的量化自我需求或行為發生時,“吸引”因素對滿意度的影響較小;但對健康功能的不持續使用現象而言,“吸引力的降低”是重要因素。吸引力指標包括內容設計的美觀,也強調內容的趣味性。Nintendo公司發布的Switch“健身環大冒險”通過“游戲”“冒險”“通關”等娛樂內容刺激用戶,手環平臺可效仿,如為每日活動設立更為有趣的關卡、更多樣化的通關方式和活動獎章,并非僅設定“每天走8000步”等單調的數字目標;或考慮通過“量化社交”加強手環用戶與用戶間的聯系,進而提升用戶與平臺的粘性。

智能手環作為智能穿戴設備在醫療健康領域不斷延伸,其未來將會成為收集、整合和分析醫療保健數據的基礎載體。在量化自我場域下,人們可以更為輕松地獲取自身健康方面的數據,節約醫療資源,甚至顛覆醫療就診模式。本文使用移動經驗取樣法,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平臺提供的個人健康信息組織服務,而平臺的健康信息組織對用戶而言具體效果如何?是否存在更多優化路徑?日后學者可考慮從心理學、信息行為學、人機交互等角度出發,使用量化、干預等方法,從更多維度探測用戶的顯性和隱性個人健康信息組織需求,優化量化自我設備,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發展。

猜你喜歡
界面用戶信息
國企黨委前置研究的“四個界面”
當代陜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2:02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虛擬軸坐標顯示界面開發方法研究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人機交互界面發展趨勢研究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
手機界面中圖形符號的發展趨向
新聞傳播(2015年11期)2015-07-18 11:15:04
如何獲取一億海外用戶
創業家(2015年5期)2015-02-27 07:53:25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91网址在线播放| 99re在线免费视频|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亚洲香蕉在线|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年人网|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97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女人在线| 啊嗯不日本网站|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成人|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资源站|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国产一级裸网站| 亚洲综合专区|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95在线 | 免费无遮挡AV|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日韩第八页| 激情视频综合网|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一区二区午夜| 国产va免费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吧| 亚洲a免费|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综合色亚洲|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www精品久久| 99er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中国毛片网|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成人|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青青操国产| 亚洲看片网|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久久成人免费|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呦女精品网站| 午夜视频日本|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999在线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