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素質教育在社會上不斷的進行推行,教育領域對教師的教學要求也逐漸嚴格。從高中語文科目來講,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現階段的教學發展的需要。所以,為了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教師需要積極的對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進行改革和創新。本文主要闡述了現階段快速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可以為廣大語文教師帶來教學方法上的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習能力;策略
引言:
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只有教師掌握了這一點,才能真正的提升教學活動的效果。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強調對教材內容的掌握和分析,著重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用最新的教學方法為學生進行教學,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巧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認為語文課堂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這樣學生對語文知識很難產生學習興趣,學生也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教師的教學課堂上,參與程度比較低,這就造成學生的學習水平下降。現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進行積極的改革和創新,可以運用多媒體形式,把教材知識與相關的動畫、圖片以及視頻進行結合,增加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1]。比如在進行《鴻門宴》的教學過程中,它的主要教學難點就是讓學生對一些文言詞語的用法進行熟練的掌握,對文章中人物的性格進行了解,對學生來說,這樣的直接的理解是比較有難度的。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電影《鴻門宴》的片段,這樣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關注力,提升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比如在進行《紅樓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視劇《紅樓夢》的經典節選片段,讓學生對劇中的主要人物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等進行了解,掌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和人物的外貌、衣著、語言的描寫方法,對人物的命運產生深刻的認知,了解作者創作《紅樓夢》的時代背景和寫作意圖。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掌握運用多媒體的度,不能完全的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不能不運用多媒體,這樣才能充分的發揮多媒體的意義。
二、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學生學習體驗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教育領域中出現了很多種創新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輔助教學,也可以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進行教學,將以往枯燥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進行《我與地壇(節選)/史鐵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音樂《命運交響曲》,為學生創設一種緊張、悲愴的音樂氛圍,讓學生對史鐵生的命運進行深刻的了解,讓學生學習史鐵生一生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學會感悟生命的含義。運用這樣的情境,能夠使學生對語文課堂產生深刻的體驗感,使學生對語文充滿興趣,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會運用簡單固定的形式為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能夠對學生進行感官的刺激,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的激發,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就得到提升。
三、實行分層教學,滿足不同學生要求
在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習之后,學生們之間的差異性展現的更加突出,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統一的教學標準,就會造成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喪失學習積極性,教師最恰當的教學方法就是對學生實行分層教學,運用具有差異性的任務目標為學生進行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要求。首先是需要將教學任務目標進行分層。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教師需要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為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比如在進行《蜀道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要求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先將詩歌的主要意思進行掌握,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可以要求中等水平的學生,對詩歌的情感進行深刻的體會,感受詩歌的韻律美等。運用不同的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學習的指導。其次,教師可以將互動環節進行分層。教學時,教師常用的互動方法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常常會設計一些問題,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引導,有時也會設計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這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對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進行提問,這樣才能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中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最后,在課后作業設置上進行分層,在進行作業布置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設計不同的作業內容。
四、開拓學生思維,實現思維能力提升
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設計一些教學活動,有針對性性的對學生創設一些情境,從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開拓,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的進行思考,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2]。比如在進行《阿Q正傳(節選)/魯迅》的教學過程中,文章最后交代了阿Q的悲慘結局是糊里糊涂被送上刑場,送掉性命。為了能夠提升學生對文章主要思想感情的體會,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項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比如啊Q最后如果沒有死,你希望會是什么樣的結局呢?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主人公設計命運結局。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開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深入的研究,認識到當時社會的罪惡與人情的冷漠,為文章創設一個其他的可能結局,進行文章的擴寫。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對文章的主題產生深入的了解,提升學生的思維活躍度。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進,對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要求變得更加嚴格,需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對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進行積極的改革和創新,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提升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這樣才能實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馬小忠.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成效[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4):88.
[2]劉兆蓮.淺談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成效[J].人生十六七,2018(1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