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轉英
摘要:“研學后教”是番禺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實踐與創新,“研學后教”3.0打造“研學后教”——融·樂課堂。筆者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的實效,本文結合教學案例,介紹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導入新課,創設教學情景,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開闊學生視野,拓展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習情景;語言運用;課堂實效
“研學后教”是番禺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實踐與創新,研究實踐至今“研學后教”已優化升級到“研學后教”3.0,“研學后教”3.0打造“研學后教”——融·樂課堂。融是指融合五育,融通技術,融匯四評,筆者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融通技術,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并創新課程形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現代信息技術具有直觀、形象、新穎和趣味等特點。小學生也是喜歡直觀、新穎、有趣的事物,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更真實的學習情景,激發小學生學習的欲望,拓展學生知識,促進學生語言表達,提高課堂實效。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課堂導入,會影響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導入,課堂的導入不能千篇一律,小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打不起學習的興趣,他們喜歡新穎多變的形式,在課堂導入時就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習課文打好情感基礎。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提供多樣引入新課的方法,為后面內容學習做好準備。
(一)趣味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歌曲能給人美的享受,音樂能陶冶情操,最能直接表現和激發情感。在導入新課的時候盡快培養學生的學習情緒,良好的學習情緒是教學得以成功進行的保障。
例如,廣州版《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8 “What are you doing?” Let’s talk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更好地過渡到后面現在進行時的學習,在導入新課時,老師播放視頻歌曲“What are you doing?”
運用信息技術,通過視頻歌曲讓學生們快速進入到英語學習氛圍中,學生要學習的句型在歌曲中重復出現,學生在唱歌過程中已初步接觸到這節課要學習的重點句子了,降低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習英語的動力。
又如,在廣州版《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 Let’s talk教學時,運用課件播放森林中各種動物,同學們都在欣賞時,畫風一轉They are disappearing.課件播放森林被毀,動物被殺景象。此時老師抓住時機播放邁克爾杰克遜 - Earth Song 地球之歌。
學生邊聽邊看,內心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共鳴,仿佛置身其中,歌曲里的畫面開始用原來美麗的自然和被人類毀壞以后破敗的森林作對比,看著地球被破壞會有心疼的感覺,忍不住想一起去吶喊,去喚醒這些無知的破壞者,去拯救我們的地球。歌聲表達出了憤怒和心疼也傳遞了希望和愛。同學們的內心產生了保護地球,保護森林,保護動物的共鳴,有了這個感情基墊,接下來就十分順利地過渡到讓同學們談談動物消失的原因及如何保護它們。由于新課導入環節鋪墊好整節課的感情基調,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們有話可說,提高課堂實效。
(二)運用信息技術溫故導入,提高學習效果
老師運用信息技術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注重知識的前后銜接,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欲望,讓知識形成整體架構。
如廣州版《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9 “It looks fun”本節課是對現在進行時主語是第三人稱復數的學習,They are …ing. Some of the … are …ing. 在學習新知識前,先復習在Unit8中學習的句子What are you doing? I am …ing. 學生在課件的幫助下快速說出現在進行時的句子,I am taking photos in the garden. I am playing football now. I am flying a kite in the park. I am having an English lesson now. I am playing chess in the classroom. I am writing a story now. … 學生滔滔不絕地說出句子,參與積極,這為新課的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景,提高學生學習實效
語言的學習需要有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學生更容易感知語言,內化語言,運用語言,運用信息技術能創設更真實、豐富和立體化的英語環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把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學習情景,掌握句子
小學英語教材上每課書都會有重點句型,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輸入語言,內化語言,運用輸出語言。
例如廣州版《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11 Is it a cat? 教學時,運用課件創設猜測情景,由于看不清楚,所以需要用句子is it a…?詢問別人,對方根據自己的判斷回答Yes, it is. 或No, it isn’t. 運用這個情景,學生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置身于分辨物品的活動中,個個積極參與,運用本節課的句子進行交流。運用信息技術創設語言情景,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語言運用更加自然,學生更樂意去說。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景,鞏固知識
小學生在課堂的專注時間不長,在課堂后段時間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景,可以有效防止學生注意力分散的現象發生,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更好地掌握和鞏固所學的知識。
例如廣州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10 How to stay safe? 學生要懂得用句子Don’t….或 … shouldn’t….來勸告別人不要做這種事情。在前段學習的基礎上,運用課件整體呈現一個路上的情景,學生自主運用句子。情景內容較為豐富,學生有發揮的空間。
同學們非常積極,紛紛說出規勸的句子:Don’t climb the tree. You shouldn’t cross the street when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 Don’t fly a kite in the street. Don’t put your hands out of the window when you are in the bus.… … 在此情景下,全班同學都有機會運用到所學的知識,他們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起來,鞏固好本節課的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三、運用信息技術,開闊學生視野,拓展知識,提高學習有效度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開闊視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根據新課標精神,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多了解一些外國文化,對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運用能力、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非常有利。教師適當補充一些相關的語言背景知識,使學生觀察到西方的文化風情,從中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了解到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蘊,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愛國熱情,擴展國際視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營造出小學生感受外國文化的環境氛圍,拓展學生的視野。
例如廣州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3 Where are you from? 文中的David 來處紐約,他簡單描述了紐約市,It’s a big and modern city but it’s quite noisy.在學習課文時,運用網絡資源進行知識拓展,出示了介紹紐約市的視頻,學生感覺豁然開朗,比單純的讀句子更加直觀、形象、有趣,學生們更加感興趣,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研學后教”——融·樂課堂,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增強了課堂導入的趣味,創設更真實的教學情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英語課堂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201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王亞飛. 2019.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J]《新課程·下旬》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