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瓦頓珠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對于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更加嚴格,現代教育旨在培養綜合素質全發展,具有實踐能力的新時代學生,強調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唯物主義辯證史觀,掌握歷史知識,熟讀中華民族發展歷程同時能夠用歷史發展的眼觀看待問題的學生。這就要求歷史學科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改進教學方法,打造高效性課堂為學生的歷史素養培養奠定基礎。有效的歷史課堂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觀念,通過學習歷史知識掌握歷史發展規律,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觀念。既然如此,歷史學科教師應當引起思考,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課堂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陣地,在課堂教學當中掌握知識也是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意義。課堂的教學效率深深的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同時也檢驗著教師的教育水準。課堂效率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所追求的,在現代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對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展開討論,對課堂教學進行探析,尋求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歷史作為初中教育的學科之一,很多學校甚至教師對于歷史學科教學不太重視,認為它不是主科,而且在較多地區歷史學科的考試方式是開卷考試,這就使得歷史學科更加不受到重視。歷史學科不被重視,教師對于課堂教學也沒有那那么多的要求,對于課堂教學的效率問題不能引起重視,這對于歷史學科的發展,學生的歷史素養培養極為不利。其次,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不能很好的把握課堂,無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歷史課堂的知識講解過程中,一些教師過分的以自我為中心,完全把課堂與學生分離開來了。在講解過程中,內容枯燥,學生不感興趣,師生互動很少,歷史課堂教學完全成為了教師一個人的表演,這是效率及其低下的課堂。最后,一些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地注重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硬記硬背,簡單的完成了自己的課堂教學任務就萬事大吉,而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學生歷史史觀的培養和歷史知識體系的建立被忽略。這樣的課堂教學培養出來的是記背歷史知識的機器。對于上述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教育工作者要引以為戒,無則勤勉,有則改進,以下對于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策略
1、在課堂開始之前,做好教學準備工作
一節優秀的歷史課堂離不開教師在課前的精心準備。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進行備課,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書一個教師的職責和義務。俗話也說不打無準備之戰,充分的課前準備可以讓教師對于整堂課有充分的把握,教師在課堂開始可以在心里進行演練,這樣到了真正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游刃有余。
為了在課前做好充分的課堂準備,教師精心備課,教師可以互相探討學習,新的歷史教師要積極向骨干教師請教,從教學備課到課堂教學再到學生水平提升等等各個方面向老教師進行請教。學校歷史教師之間可以建立備課小組,一起備課,在備課過程中學校的歷史老師可以一起探討備課問題,結合所有歷史教師的智慧,組成一個高效完美的備課教案。所有歷史教師一起備課,大家可以一起探討教學的重點,難點,結合各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深入分析然后才能打造適合學生的課堂,讓各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得。另外 這個備課過程也是教師學習的過程,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充分熟悉課程內容,與經驗教師交流,學習經驗教師的授課方法。教師本身可以得到不斷的提升,當教師對于課程知識有了深入了解,自身的專業知識能力得到提升,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玩轉課堂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重點在于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把握課堂教學的45分鐘,在這四十五分鐘當中首先既要完成課程教學任務,又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鞏固知識。這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極大地挑戰,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安排課堂的各個環節,環環相扣提升課堂整體效率。在課堂開始時,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在當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給教育帶來的便利。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普及到了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在課堂開始之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更能夠集中注意力,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很多時候課堂開始都是一段歷史事件的導入,如果單純的給學生講解課本當中的內容,學生容易感覺枯燥乏味,從而對課堂教學失去興趣。此時就需要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了,教師可以通過一段視頻,或者幾組生動鮮明的圖片進行課堂導入,首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慢慢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方法同樣也適用于在課堂教學中講解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點。然后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勇于創新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要還課堂于學生,創設師生互動的課堂模式。教書引導學生積極發問,在課堂當中為學生答疑解惑。在學習完課程內容以后,教師應當要及時鞏固知識,鞏固知識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就某一個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辯論,或者給學生擬訂某個主題舉辦主題活動。這樣一來,課堂內容就是豐富多彩的,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對于課堂效率的提高是及其有利。
歷史教師要適應現代教育改革發展,滿足新課改的要求,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回歸課堂,不斷創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具有唯物史觀,能夠用歷史發展眼光看問題的全面發展高素質學生。
參考文獻:
[1]彭輝.初中歷史有效性教學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