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要:馬克思主義并不是一種形而上學的空洞理論,而是一種可以指導我們實際生活的客觀思想。信仰馬克思主義代表的并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對真理的渴求以及對客觀道理的清晰認知。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觀有助于他們清晰地認知社會現象、分析問題本質,使他們能夠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本文針對馬克思主義信仰觀的內涵進行了簡要分析,指出了我們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意義,并且由此提出了樹立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觀的一些具體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觀樹立
引言
在許多歷史改革的重大節點當中,大學生往往是推動改革的先行者與參與者。這代表著他們能夠更快地迎接新思想,但是同時也說明他們容易被一些錯誤思想所誘導。在信息可以快速傳播的當今社會,眾多思想摻雜在信息知識當中,對當代大學生造成了許多或好或壞的影響。他們在各種思想浪潮沖刷之下無力招架,認知與三觀隨時可能在沖擊之下傾覆。所以,我們必須要為當代大學生找到一種足以支撐他們抵抗思潮沖擊的思想支柱——馬克思主義信仰觀。
一、馬克思主義信仰觀的內涵
馬克思主義信仰觀指的并不是對某一團體、某一宗教的盲目崇拜,而是指對客觀真理的堅信不疑以及篤定踐行。其更多的重點在于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同,而非像一些宗教信仰一般地盲目相信。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可以擁有獨屬于自己的思想與見解,唯一相同的只有對真理的永恒追求以及對共產主義社會的殷切希冀。馬克思主義信仰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理念的強烈認同,也是一種更加科學、先進的世界觀,更是堅定不移的共產主義理想追求與實踐。
二、為什么要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觀
馬克思主義信仰觀所強調的并不是對何種理論持有偏見,而是對所有事物、所有事理持有一種客觀的態度,以客觀求真作為認識事物過程中的目標與追求。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觀,可以讓我們以最理智的狀態、最清醒的視角來看待社會與世界,洞悉其中的事物運行規律,從而找到正確的處世方法與做事邏輯。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觀,可以讓我們在學習知識時從辯證的角度看待知識理論,以謙虛的心態進行探索求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觀,還可以讓我們在面對紛紛擾擾的信息時去蕪存菁,依循客觀邏輯找到信息中的真相,不被任何別有用心的人所煽動,也不陷入到人云亦云的被動局面當中。
三、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觀的樹立
(1)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觀現狀
目前,當代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情況出現了多種極端。有些學生的求知欲望強烈,受到了愛國主義精神的感召,故而對于馬克思主義一直懷有崇敬之心。當這部分學生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以后,便不可自拔地陷入到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崇拜與信仰之中。他們的崇拜并不盲目,而是發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優越性以后的自然情感流露。隨著對馬克思主義學習的不斷深入,他們越發感覺到了馬克思主義在日常生活事物或者其他知識學習方面的重要指導意義,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自然也就愈發堅定。
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不深,雖然從課本當中感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但是卻沒有將之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更沒有深入地思考過馬克思主義的真諦與內涵。他們可能從日常生活小事當中感受到了我們國家制度的完善與體貼,但是卻未曾想過在這些小事當中所體現出來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更不曾將之與馬克思主義聯系到一起進行深入思考。這一部分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雖然持有崇敬的態度,但是卻未曾理解馬克思主義真正值得崇敬與信仰的原因。
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錯誤風氣的影響,對于歷史和馬克思主義產生了懷疑的態度。這些學生大多只是看到了一些捕風捉影的消息,就先入為主地做出了主觀臆斷,導致了他們在看待事物時不客觀、不清晰。這樣一來,這部分學生就很可能會被網絡上的別有用心之徒給輕易誘導,錯誤判斷事物的本質,而跟隨著眾多盲目從眾的網絡噴子作出不理智的舉動。
(2)影響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觀的原因
影響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觀的原因有很多,從學生個人思想層面來看,當代許多大學生的利己主義思想嚴重,在學習知識時也只會選擇對于自己未來有用的知識。這些學生雖然可能有著比較清晰的未來人生規劃,但是在根本思想上面卻難免過于狹隘。他們在專注于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只留給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很少的時間與占比,而這僅有的付出也是為了收獲相關課程的成績回報。在這樣的利己思想誘導之下,他們自然就無法理解共產主義精神中的愛與奉獻,更不會主動去學習并信仰強調共產主義理想的馬克思主義。
從教師的教學引導層面分析,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馬克思理論教學模式化、固定化。他們在講授馬克思主義相關知識時,只將這些理論視為可以死記硬背的理論概念,并且以此來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這些教師自身都很少將馬克思主義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更遑論引導學生去用馬克思主義視角來看待問題或是聯系生活實際。而且,這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很少聯系到社會熱點,并且從馬克思主義對于這些熱點事件做出分析。這樣,學生就更難想到用客觀的態度去看待事情處理問題。當然,也有一部分教師的教學能力仍然存在不足之處,所以他們并不能將馬克思主義的真正魅力展現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知識時就依然無法被吸引,更遑論對馬克思主義產生信仰和崇敬。
(3)如何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起馬克思主義信仰觀
在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觀之前,必須要先從教師自身開始,改革馬克思理論教學課堂。教師自身先要清晰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對于實際生活的重要指導作用,并且圍繞這一點重新建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課堂。同時,教師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社會熱點分析,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來看待矛盾與問題,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打開視界。另外,教師還需要活化馬克思理論教學課堂,主動創新教學方法以及課堂教學模式,讓枯燥的理論教學變成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綜合教育,在教授馬克思理論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信仰觀。
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需要借助近代史中的諸多例證,幫助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優越性。在馬克思主義出現之前,飽受外敵欺辱的國人也有著滿腔赤誠熱血,但是卻苦于救國無門,只能作出無畏的犧牲。而在馬克思主義出現以后,國家的強盛有了通路,人民的幸福有了希望,懷揣救國熱血的青年人從嘉興南湖乘船起航,一路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輝煌歷程。這樣生動的例子足以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優越性,讓學生們感受到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力量,從而引發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崇拜之情。教師可以用中國共產黨出現之前的時代動蕩作為鋪墊,然后從共產黨的成立開始,逐漸向學生們講述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在這樣的奮斗歷程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國情進行了融合,誕生出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重要內容,我們的國家也在這些符合國情的偉大思想之下逐漸發展壯大,直至今日的繁榮昌盛。在教師娓娓道來的過程當中,學生愈發理解了馬克思主義對于我們國家的重要意義,也能夠在客觀回顧歷史的過程中逐漸對馬克思主義產生崇敬與信仰。
另外,教師也可以積極開展理論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社會調查、走訪參觀等方式來深入了解我們國家當前的社會制度,從而對其中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當學生能夠真正了解到我們國家的社會制度之后,就自然會對指導了這樣制度誕生的馬克思主義產生特殊的感情。而當學生總結回顧此次活動的時候,他們的這種感情還會進一步發酵、膨脹,甚至是在學生心中樹立起馬克思主義信仰觀。
結語
綜上所述,當代大學生雖然有著更加寬廣的視野、更加牢靠的知識基礎,但是他們在思想方面卻往往缺少一面足以引領他們正確認知世界的信仰旗幟。想要在當代大學生的心中樹立起馬克思主義信仰觀,就必須要讓他們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優越性與獨特性,使他們能夠自主自愿地深入探索馬克思主義理論內涵。如此,才有機會在學生心中深植馬克思主義信仰,讓他們能夠以客觀求真的唯物主義視角,去正確認知這個信息多元但是真理唯一的世界。
參考文獻:
[1]潘丹丹.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路徑探析[J].時代報告,2021(06):16-17.
[2]種永恒.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的戰略意義和路徑研究[J].隴東學院學報,2021,32(03):112-116.
[3]葉苗苗,伍旭中.抗疫精神融入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皖西學院學報,2021,37(04):63-66.
[4]翁建明,邱曉文.當代網絡思潮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17):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