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貞英
摘要:在教育的各個領域,校本研訓的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農村的小學往往處于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狀態。在農村小學,由于受師資、教學軟硬件等原因的影響導致校本研訓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為改變這一現狀,我鄉推出了“校本研訓區域聯動”的研訓模式,實踐證明此模式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校本研訓;區域聯動;骨干教師
一、區域聯動研訓的含義
“校本研訓區域聯動”,主要是指在本校校本研訓的基礎上,將其他學校的研訓資源以及成果融合在一起,從而達成不同學校之間的交流合作,進而形成學校聯動的研訓區域網。該聯動的主要目的便是為了地區教師的綜合發展,從而保證該地區學校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區域聯動模式存在的優勢
校本研訓區域聯動模式存在的優勢有以下幾種:
(一)讓老師們有均等的參與機會
在農村地區,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的教師參加校外研訓的機會少之又少。大多情況下是在上級教育部門的組織下才能夠進行參加。這樣的校外研訓活動畢竟少之又少。除了這種較為集中的研訓之外,教師們很少有機會參加其他的研訓活動。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因為農村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的距離相距較遠、學校教師數量有限、經費負擔較重等。而區域聯動研訓模式則可以巧妙地解決這些問題,為農村農村中小學教師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給予了契機。
(二)可接受性強
在建設農村中小學高水平教師隊伍上,上級教育部門可謂費勁心思,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如送教上門、送教下鄉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教師們學習到的授課內容往往是經過專家們優化的。雖然可以讓觀看的教師感覺到一定的新意,但是仔細分析之后又會發現與自身的實際教學情況存在著很大的區別,難以產生較為明顯的感悟。而在區域聯動研訓的活動中,學校提供的優質課程都是不同教師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總結整理出來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更加符合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教學環境,因此區域聯動研訓更加適合中小學農村教師。
(三)有較高的自由度
“ 聯動區域”的組織不大,大部分都是本地區的學校組成。如果將這些學校再細劃分為不同的學科,那么每個學科組的成員更是少之又少。在成員相對較少的背景下,大部分的教師都比較熟悉,很容易成為朋友。此時教師們研訓之間更像是朋友之間分享經驗,不存在利益沖突,更容易吐露心聲,從而實現交友、研訓兩不誤。
(四)教學中的即時性問題可以得到及時解決
農村中小學一般都較小 ,教師人數不多 ,本校教師在溝通交流的時候缺乏資源,很容出現交流的阻礙。甚至一些較小的學校,相同學科的同事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出現問題也沒有辦法進行交流,只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來解決。這樣一來,教師辦公的時候缺少參照性,很難提升教學質量,影響著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而區域聯動研訓則是讓教師們之間的即時性問題得到迅速解決,幫助教師更快更穩成長。
三、區域聯動的研訓模式的可行性
(一)由鄉鎮中心小學作為研訓的主陣地
“區域聯動研訓”是根據某一示范學校為基地學校,以聚集2~5所一般學校作為成員學校,組成一個研訓協作體,由專職研訓教師牽頭與這些協作體構成一個個負責協作區教師教工作的新型團隊,這個工作團隊又與協作區內所有教師構成一個大的學習共同體,聯合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以此促進校際間的交流互動,優化資源,提高研訓活動效益。此模式中,農村鄉鎮中心小學完全可以作為基地學校和下面的各個村級小學(作為成員學校)組成一個協作體。一般情況下,鄉中心小學都是本鄉規模較大的學校,由于處于鄉鎮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一般在縣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下配備擁有較好的教學儀器、圖書資源、電教設備以及教學資料等教育資源
(二)由部分骨干教師作為引導者
一直以來,國家十分重視骨干教師的培養。尤其是在現代化教育發展的今天,城鄉一體化教育均衡發展成為了重中之重。為了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水平,往往發會安排農村學校的核心教師參加培訓。目前,很多農村中小學得到了合并,學校的骨干教師數量也在增加。學校在取得不錯教學成績的同時,培養了一大批教學質量高的優秀教師,對于學校綜合實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時,教師在提升自身教學效果的同時,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高。那么這些參加區域聯動培訓的教師可以成為該地區的發起者,實現從學員到教師身份的一個轉變。
(三)由強大的社交軟件作為交流學習的平臺
今年9月,有記者從湖南省通信局獲悉,截至目前,全省農村光網通達率達85%,4G覆蓋率達95%以上。在農村,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上網,而手機QQ、微信等社交軟件的應用在農村也基本上已經普及。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社交軟件作為教師們工作、學習的交流平臺。這樣線上線下開展活動,方便又快捷,還把分布在各教學點的老師們的距離拉近,使老師的工作學習不再是單打獨斗,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參與校本研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高克強.運用教學聯盟開展區域校本研修活動[J].教學與管理,2019(034):29-31.
[2]王洋.“區域聯動式”校本研修模式在農村中學英語師資建設中的實踐[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29(02):113-116.
[3]吳勇,白小紅.歷史校本課程區域聯動開發與實踐探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08):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