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洪科
經過將近二十年語文教學生涯錘煉以及自己從教以來的不斷探索、研討、交流、培訓、反思、總結、研修?,F筆者將自己語文教學案例設計方案簡述一下,同在工作在基層一線的語文老師們共賞。
通常情況下,語文教材,一篇課文一般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生字教學,第二課時閱讀教學。生字教學,識字是閱讀的基礎,也是學好語文的根基。閱讀教學,問題導向法是閱讀教學常用教學法。教學設計分為: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具、課時安排和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等部分。在此著重說一下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生字教學
一、導入(課題導入方式及導入語)
1.課件展示(課件里不出現課題字樣,出現課題字樣對學上來說,這篇課文沒有趣味性、新穎性、不能給學生造成懸念。)提醒學生:請同學們看課件。
2.同學們猜一猜。
3.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做游戲、參觀、旅游等)。
4.請同學們拿出課本,翻到XXX頁第XXX課。
5.今天這節課我來學習課文XXX。
6.老師板書(出示)課題。
二、新課(學生初讀課文)
1.學生讀課文。
2.老師范讀(領讀)課文并吩咐學生在文中找出課文中會認的字并注上拼音。
三、生字教學
1.展示課文要求學生會認生字(注:沒有拼音)。
2.學生在老師指引下說出每個生字的拼音。
3.抽優、良、中、差4名學生分別組詞。
4.老師范讀拼音或領讀拼音識字。
5.組詞。①抽優、良、中、差4名學生分別口頭組詞。②讓學生在文中找出含有會認的生字的詞語并且老師要板書出來。
6.抽優、良、中、差4名學生在文中找出會認的字的詞語。
7.老師(讀)領讀詞語。
四、寫字教學
1.出示會寫的字課件。
2.抽優、良、中、差4名學生分別說出每個字的音節、音序、部首。偏旁指的是每個字的組成部分;部首是指在字典部首目錄里能夠找到的偏旁。
3.抽優、良、中、差4名學生分別說出每個會寫的字筆畫名稱。
4.抽優、良、中、差4名學生按照筆畫順序書寫會寫的字。
5.老師示范書寫筆畫較難的字。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閱讀教學
一、導入(課題導入方式及導入語)
1.課件展示(課件里不出現課題字樣,出現課題字樣對學上來說,這篇課文沒有趣味性、新穎性、不能給學生造成懸念。)提醒學生:請同學們看課件。
2.同學們猜一猜。
3.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做游戲、參觀、旅游等)。
4.請同學們拿出課本,翻到XXX頁第XXX課。
5.今天這節課我們接上節課內容繼續來學習課文XXX。
6.老師板書(出示)課題。
7.作者簡介。要說明這篇課文的作者,生平,時代背景。
二、新課
1.教師展示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精心設計與課文緊密相關的問題,并且讓學生能夠在課文中找出相應句子解答或能用自己的語言解答。
2.讓學生齊讀問題一遍。
3.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朗讀課文,在朗讀課文的同時思考問題。
4.老師范讀課文。(個人不提倡播放錄音)播放錄音,播放只能證明老師缺乏朗讀能力。
5.抽取優、良、中、差的學生分別依次逐段朗讀課文。
6.抽取優、良、中、差的學生分別依次逐題回答問題。
7.總結。
8.給課文劃分部分。①讓學生給課文每個自然段表上序號,學生自學課文要劃分為幾個部分。②抽取優、良、中、差的學生說一說劃分為幾個部分。③師生總結。
附板書設計。
總結:
識字是閱讀基礎。解決問題就是掌握課文內容最好方式。沒有問題,就沒有思考,沒有思考就沒有進步,沒有進步就沒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