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福 魏建宏 方學兵
摘要: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是一種新近發現的豬病毒性疾病,其特征為各種年齡豬均可感染發病。主要臨床癥狀以發病豬不食、嗜睡、體溫升高;繁殖母豬受精率低下;妊娠母豬發生早產、晚期流產、死胎、弱胎及木乃伊胎;哺乳母豬秘乳不足,嚴重影響新生仔豬的生長發育,甚至死亡;種公豬性功能下降,影響精液質量和精子活力;仔豬和育肥豬表現呼吸系統癥狀,呼吸困難和急促,呈間質性肺炎,耳部及肢體皮膚發紺。該病自1 9 9 5年l 1月在我國發生以來,已在全國大部分省市出現危害十分嚴重。
關鍵詞: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某豬場、調查報告
正文:
2017年10月2日.易門縣江口村某個體養豬場爆發一種妊娠母豬發熱、厭食和流產、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繁殖障礙。并能引起仔豬發熱,呼吸困難。腹瀉,消瘦及高死亡率,病豬在耳、腹側及陰部皮膚出現藍紫色斑塊;少數豬出現神經癥狀為特征的疫病。經過臨床和實驗室綜合檢查診斷為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現報告如下:
1發病情況
該豬場建于2012年5月.共飼養母豬40頭,公豬2頭,為全封閉舍飼,飼喂“天康”58l8濃縮料,發病前注射過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疫(菌)苗。l0月2日發現母豬流產2窩,產死胎,隨后出現大批母豬早產、流產、產弱仔、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礙現象,至l1月25日。患病母豬達26頭,發病率為65%。l0月初至l0月25日共產仔26胎、203頭仔豬,其中3周齡以內仔豬死亡率為100%,4周齡以上患豬癥狀較輕.死亡率略低。
2臨床癥狀
患豬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喜臥于地,全身發抖,聽診肺部有溫性口羅音,耳、鼻盤、眼眶、腹側及陰部等皮膚初先發紅。后出現淤血,呈藍紫色。排出深黃色的尿液,氣味惡臭,體溫40.5-4l℃,且豬拉干糞,仔豬拉黃綠色稀糞.肛門周圍沾有糞便,病程后期患病仔豬出現躺臥于地呈游泳狀,走路后軀搖擺不定等神經癥狀。
3病理剖檢
主要病變為肺臟腫大、被膜下呈膠凍樣滲出物,間質增寬,肺臟背側有米粒大至拇指大的出血斑,氣管、支氣管內充滿泡沫樣分泌物;胃粘膜水腫,有針尖大小的出血點;腎臟腫脹,腎皮質部淤血,外觀呈紫茄色;淋巴結水腫,其它臟器病變不明顯。
4實驗室檢查
4.1細菌學檢查。取病豬的肺、心和血液接種普通瓊脂培養基,3 7℃培養3天。未發現致病菌。
4.2直接熒光抗體試驗。
采取死仔豬腎及扁桃體送云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檢驗。病理組織經切片、固定、熒光抗體染色后,置于熒光抗體顯微鏡下觀察,結果豬瘟為陰性。
4.3接種實驗取病豬脾、腦、肝制成l:5混懸液,以每只3 m l接種家兔2只,觀察2周末見異常。
4.4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試紙檢測
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乳膠凝集試驗》使用說明書.采取15份血清。將所采集的血清作連續稀釋。各取11滴依次滴加于乳膠凝集反應板上。另設對照同上,隨后再加乳膠抗原1滴.扣上攪拌搖動,結果為l2份呈陽性,陽性率為8 0%。
5、防制措施
5.1隔離病豬,深埋死豬,加強消毒.10%百毒殺1:200對豬舍及周圍環境消毒。每日2次。
5.2全場公母豬用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細小病毒——偽狂犬三聯滅活苗肌肉注射2 m l,仔豬用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弱毒苗2倍量肌肉注射,配合對癥治療。
6小結
6.1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實驗室檢查,。確診為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
6.2該豬場發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疫病的主要原因是下江口村普遍圈舍消毒不嚴,人員自由進出,豬場未對該病進行防疫。以致造成該病的傳播。
6.3本病的特征是造成母豬繁殖障礙及哺乳仔豬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與慢性豬瘟,豬偽狂犬病要鑒別診斷,以免誤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6.4該場制定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的免疫程序:仔豬1 2日
齡肌肉注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弱毒苗0.5頭份,二免3 0日齡肌肉注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弱毒苗1頭份;母豬于配種前2 3周肌注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偽狂犬——細小病毒三聯滅活苗2 m l。種公豬1年兩次注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滅活苗2 m l。
參考文獻:
[1]吳家強.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分子遺傳變異與疫苗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08.1-132.
[2]吳錦艷,田宏,尚佑軍,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瘟和豬圓環病毒Ⅱ型混合感染的鑒定及病原特性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10).524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