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寧宇
摘要:電網是支撐資源開發和輸送的重要基礎,在維護國家能源安全中所發揮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正因為如此,本文也將以電網調度為切入點,分析電網調度的歷史沿革,并探討其未來發展的方向,希望能夠給相關從業人員帶來一定的參考和幫助,以做拋磚引玉之用。關鍵詞:電網調度;歷史沿革;未來發展
引言:
通常意義上所說的調度,主要指的是在特定規則和邏輯的引導下對事物進行有序安排,從而讓事物能夠發揮出特定功效和作用的一系列活動,涉及到鐵路調度、航空調度、電網調度等多個方面的內容,與社會各個領域的結合也尤為緊密。在這其中,電網調度的特殊性是最為明顯的,因為對象是不可見的電力能源,所以也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特點,與此同時,電力資源本身就承擔著工業化和城市化建設的重任,一旦電網調度出現了失誤或者是故障,將必然會影響社會生產生活的穩定,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生命和經濟損失。因此,對于電網的調度的改革應審慎且與時俱進。
一、分析電網調度的歷史沿革
電力系統調度機構是以電力資源輸送和分配為核心任務的單位,主要負責電力系統的組織和協調。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電力系統調度機構就應用到多個行業內,包括水利電力部、電力工業部、能源部等等,并與發電、供電等電能單位保持相對獨立的運行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電力系統調度機構是行政組織,擁有相對應的行政性權威和地位,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統一性,所以發電、輸電和供電也都是由一個單位統一進行指導。此時,電網調度是按照預先的規定和標準來進行的,能夠與其他電網系統協同運轉,保證資源供應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這也就意味著,新中國成立時期的電網調度機構獨立于電網生產系統,隸屬于政府部門行使行政職能和權利。
1993年,國務院也針對電網調度管理頒發了相對應的條例,這一條例的頒布和實施,也進一步凸顯出了電網調度管理在行政領域的權威地位,讓電網調度管理擴展到全國范圍內。條例中也明確指出,中國境內所有的電力單位都應當在實踐的過程中遵循宏觀上的標準。國務院電力行政主管部門擁有電力電網調度工作的管理權,針對系統的運行進行統一指揮,并做出分級設計和調整。
為了保障電網調度機構的權利能夠下放到基層,國家也針對相應的單位做出了分級,包括國家調度機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調度機構、省轄市級調度機構和縣級調度機構等等,下級應當服從上級的命令和指導。特定層級的調度機構管轄特定范圍內的發電廠和變電站。同時,為了進一步凸顯出電網調度的行政地位,條例也針對后期的執行作出了具體的解釋和分析:任何單位與個人都不能違反條例本身,值班調度員要在職權范圍內行使權利,并拒絕各種外界的非法干預。如果用戶超計劃用電,電網調度機構應當及時監察并予以警告,在警告之后,若是仍舊未按照規定計劃用電,調度機構也可以發布限定命令,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強行扣除。當超計劃用電已經威脅到資源的安全時,調度機構可以用暫時或者是全部停止供電的手段,來約束社會的用電行為,保障資源的穩定和充足。另外,這一條例也針對調度行為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分析,調度機構應當以國家下達的用電計劃為核心基準,不能隨意或者是濫用權力苛扣電力和電量,要保證電力輸送的質量。一旦存在違反條例,沒有按照計劃供電或者是盲目調整供電計劃的行為,電網需要及時根據社會用戶的需求,進行補充或者是調整維護社會秩序。
在1994年,國家電力工業部針對條例的落實頒布了相應的實施辦法,這一辦法的出臺又進一步細化了電網調度的管理,即便是廠網分離這一體制有了改革,電網調度模式也并未改變。
而后,國務院在2002年發布了電力體制改革的方案,針對電力生產和銷售的市場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并肯定了競爭機制的可行性,這也就打破了電網系統,垂直一體化的壟斷模式。發電廠和輸電網正式步入分開運行的道路,這也為后續的電力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
二、分析電網調度的未來發展趨勢
電網調度機構和輸變電網之間的職能是存在明顯的區別的,電網調度的功能更多的是體現在監視和指揮上,目的是為了保證電網的協調運轉,保障電力生產和銷售的穩定,并不直接參與到生產工作當中。但輸變電網卻直接牽涉到電能的輸送和市場銷售,而電網調度和輸變電網的分開運行,本身就取得了世界各個國家的認可與肯定,在諸多大國中也獲得了實證。由于電網調度具有強大的公共性和社會性特點,所以也必須要實現獨立運轉,如果缺乏獨立性,那么也會限制電價改革和電能交易的獨立,輸變電網的運行也會受到明顯的阻礙。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明確指出,電力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制定是刻不容緩的,而電網調度,電能交易和輸變電網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就是整個產業的核心所在,也正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中心。
自2015年以來,電力改革已經有了6年的歷史,電力交易中心的確在市場上得以生存,但絕大多數都與電網公司的發展密切結合,還不具備完全獨立性。電網調度,輸變電仍舊在某種程度上保持一體,這種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有可能會影響以發電單位為代表的行業主體的利益,同時也可能影響了電網整體的公平性和開放性,內部的關鍵信息無法得到有效的監管[1]。
總的來看,電網調度獨立是目前世界電網發展的主流趨勢和客觀規律,縱觀全球的電力發展進程,電網調度都應當是整個系統中公共性最強、特殊性最強的指揮系統,而其中電網系統內部的專業技術管理,還是內部各單位之間的商業協議,都在實踐的過程中顯露出了公共管理的特點。如果電網調度和輸變電網持續一體化,可能會削弱企業主體的獨立性和公共性。在未來,或許中國能夠走出不同于目前主流國際且更加優越的模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持續性推動電網調度的獨立化發展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凸顯行政權威性的應有之策,也是完善系統公共職能的有效措施。在未來,無論是廣東電網公司還是地方電網公司,都應當從母公司中爭取實現資源和力量的集合,嘗試性的展開并網運行,這樣才可以真正擴大電網的覆蓋面積和范圍,讓資源的輸送能夠打破區域的限制和壁壘,真正提供更為全面的社會服務,打造完整的中國電網。
參考文獻:
[1]劉偉,楊建.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應用現狀與未來發展[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000(001):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