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探討重載鐵路的運輸組織及線路加強模式,采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方法,立足目前我國重載列車的形式,分析了重載鐵路的運輸組織,并提出重載鐵路線路加強模式。分析結果表明,重載鐵路在運輸礦產資源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加強運輸組織和線路加強模式的分析,能夠大幅度提升重載鐵路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以及運行效率和經濟性,值得高度重視。
關鍵詞:重載鐵路;運輸組織;鐵路線路;加強模式
引言
重載鐵路和其他鐵路相比,具有貨運流向更加集中、整列直達列車為主等特點,在運輸礦產資源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就目前我國重載鐵路發現現狀而言,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益等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開展重載鐵路運輸組織就線路加強模式的研究,對我國鐵路事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我國重載列車的形式分析
就目前我國重載列車發展現狀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其一是單元式重載列車。由多輛大功率機車組成,在運行中采用的是無線遙控同步運轉系統,運輸是物品相對比較單一,主要在裝站間和卸站間循環運行,是一種集裝貨、運貨、卸貨為一體的重載列車運輸組織形式。
其二是組合式重載列車,主要由兩列或者是兩列以上同方向運行的列車首尾相接而形成的重載列車。機車布設在列車的首部。當貨物運輸到某一個技術站或者是終點站后,可分解成普通貨物列車。可解決某一線路通過能力緊張地段運輸能力差的問題。
其三是整列式重載列車,主要由功率比較大的單機,或者是多機重聯牽引組成,所以整列式重載列車可由不同型式的貨運列車組成,其牽引重量多在5000t以上,我國很多繁忙的鐵路段,都采取此種重載列車形式。
2、重載鐵路的運輸組織
2.1裝車組織
為保證重載鐵路能夠高效、穩定運行,盡量減少布設技術作業點的數量,結合我國重載鐵路運輸礦產資源的特點,裝車組織要至少能夠裝運5000t列車,有條件的路段要組織10000t或者20000t的重載列車,以提升運輸效率。比如:大秦線主要以運輸煤炭為主,大新線裝車組織為10000t列車,其他始發地裝車組織都大于5000t列車,而且中間站不考慮組織和分解作業,大大提升了重載鐵路的運輸能力。
2.2卸車站組織
為提升重載鐵路的運輸效率,在卸車站組織需要重載鐵路的運輸能力相互協調。因此,卸車站也需要滿足至少5000t運輸組織的需求,如果是10000t和20000t運輸組織,中需要有不分解卸車的條件,選擇直接過翻車機整列卸車循環運輸的方式,以最大限度上發揮出重載鐵路的運輸能力[1]。
2.3技術作業站組織
重載鐵路需要至少布設一個技術作業站,且要布設在各支線和干線的交匯口,以便集中開展重載列車的集結、分解、技術檢查等工作。技術作業站到發線有效長度必須嚴格控制,要能夠滿足其負擔集結列車長度的要求。重載列車技術作業站需要集結成10000t或者20000t的重載列車,其具體的作業流程為:當第一列重載列車達到技術作業站后,摘走本務機車,進行技檢作業;第一列重載列車摘走后,再接入第二列重載列車,停靠在第一組腰岔和信號機之前,并在腰岔摘走本務機車;依次進行后續列車接入。
2.4中間站組織
重載鐵路的運輸組織中中間站的主要作用是滿足列車停留、必然客車的要求。為提升重載鐵路的運輸能力,需要嚴格控中間站的到發線數量,以及有效長度,以最大限度上滿足重載列車停留、避讓的需求,避免相互影響,保證重載鐵路運輸組織的作用能夠最大限度上發揮出來。
2.5客貨分線組織
重載鐵路的運量通常比較大,線路運行比較緊張,存在貨客共用問題,需要同時滿足二者穩定運行的需求,實現分線運行,以更好的適應新時代運量不斷增加的需求[2]。客貨分線組織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重載鐵路的運輸能力。
3、重載鐵路線路加強模式
3.1提升重載列車的質量
提升重載列車的質量,不但可以提升重載鐵路的通過能力,而且還有助于改善重載鐵路運營指標,降低運輸成本。在重載鐵路線路上,如果每個區段都能按照重載鐵路的運營情況,規定最佳的列車運輸組織標準,在跨區段的遠程直達、直通列車必然會在各區段交接位置,經常變更重量,增加工作量。不但影響編組站的工作效率,而且會增加投足成本,不利于長期穩定運行。所以直通貨流需要統一列車標準質量。但為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采取提升限制區段列車質量的技術組織措施進行全面優化,一些特殊地段甚至需要重新改建,為降低成本,加強線路,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是利用動能闖坡的方法,組織超軸牽引,以降低列車動能;其二是在限制列車質量的區間,選擇合理的補機措施;其三是可在限制列車質量的區段,采取多機牽引或者增大牽引功率的方法。
3.2適當提升行車的密度
重載鐵路線路加強中適當提升行車密度,可大幅度提升運輸能能力,也常用的重載鐵路線路加強模式。比如:可采用更加先進的信、聯、閉設備,最大限度上縮短各車站列車間隔的時間;提升重載列車的性能,縮短重載列車起停時間;在重載列車上裝設自動閉塞設備或者是選擇更加先進的自動化調度集中設備,實現對重載列車的實時跟蹤和不停車交會,減少列車占用區間的時間。
3.3提升重載列車的運行速度
對重載鐵路而言,列車行駛的速度越快,可有效減少列車占用各項設備鐵路設備的時間,提升重載鐵路的通過能力,加快列車周轉速度,減輕組織管理的工作量[3]。加速貨物運輸,還能提升流動資金的周轉速度,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要想達到起升重載列車運行速度的目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同時入手:其一在重載鐵路建設時,要盡量采取重型鋼軌,提升鋼軌的強度和使用壽命,為重載列車快速行駛提供條件;其二是在線路鋪設時,盡量選擇先進的無縫線路鋪設方式;其三是盡量取消平交道口,提升通過速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采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方法,分析了重載鐵路的運輸組織及線路加強模式,分析結果表明,重載鐵路是我國鐵路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提升運輸能力和效率,既要緊抓運輸組織布設情況和運行管理情況,也要從提升重載列車的質量、適當提升行車的密度、提升重載列車的運行速度等方面入手,提升重載鐵路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智業,張兵.重載鐵路技術作業站圖型研究[J].中國鐵路,2019,684(6):78-83.
[2]李文友.重載鐵路接觸網穩定性分析與關鍵控制措施[J].產業科技創新,2019,9(9):39-40.
[3]鄧立紅.我國重載鐵路運輸通道發展研究[J].中國鐵路,2020,698(8):76-81.
作者簡介:廖仁志,男,漢族,四川成都,1993年8月20日,研究生,石家莊鐵道大學,研究方向:交通運輸系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