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 (平頂山學院旅游與規劃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2017年以來教育部大力推進“新工科”目標建設,先后達成如“復旦行動”、“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等一系列建設共識,拉開了全國“新工科”建設的序幕。相較于“老工科”,“新工科”更加強調學科的實用性、延續性、交叉性和綜合性,要求培養出具備較強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新工科人才。
在這樣的背景下,平頂山學院作為河南省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高度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開展多樣化、多途徑、多形式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并且舉辦一系列專題培訓活動,大力推進基于OBE理念的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城鄉規劃專業是實踐應用性很強的工科專業,如何推進專業課堂教學改革,培養出更加優秀的應用型人才始終是我院城鄉規劃專業建設的目標。
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課程是城鄉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頒布的10門專業核心課之一,是全國注冊規劃師考試必考科目,該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通過該課程學習學生能夠了解城鄉規劃管理工作流程,分析判斷城鄉規劃行為的合法性,具備從事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的能力。正因為課程內容綜合性極強,涉及城鄉規劃專業整個知識體系,因此課程講解也存在一定難度和問題。
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課程內容包含城鄉規劃法學基礎、城鄉規劃編制、審批、修改、實施管理及監督檢查知識,理論知識性強。并且課程涉及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整個規劃體系,在學習中需要學生構建系統化的知識框架才能真正掌握我國城鄉規劃如何運行管理。但是在目前課程講解過程中存在片面化知識講解的問題,如:單一講解城鄉規劃法律條文,學生很難理解和記憶。
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我校高度重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推行了obe理念的教學
改革。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課程屬于理論課,但是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并且重點培養的是學生規劃管理能力。之前課程教學過程中依舊采用傳統理論課堂形式,以教師講授為主重點講解理論概念,對于學生綜合管理能力培養關注度不夠,課程考核方式也是以試卷考核為主,考核方法單一,學生能力產出導向不足。
傳統的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課堂以理論講述為主,課堂以教師為主體,教學方法常采用的是講授法,雖也加入有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但整體上還是單向性的理論輸出為主,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學生互動、參與感弱。并且,純理論的授課方式學生很難對知識內化吸收進而轉化為能力輸出。

圖1 教學內容梳理、整合
本課程教學改革貫徹OBE工程教學理念,教學過程嚴格遵守“以學生為中心、以城鄉規劃管理能力輸出為導向”的理念,課程教學內容安排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確保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具備從事城鄉規劃管理工作能力。
本課程教學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城鄉規劃管理能力,因課程內容綜合性很強,涉及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審批及實施管理等內容,需要學生具備城鄉規劃專業系統化知識體系。本課程將八大章內容整合成為四大知識模塊,在講解過程中融入相關學科知識,體現課程的綜合性并且與此同時幫助學生梳理構建知識框架。

圖2 122課程教學體系

圖3 課堂教學設計
本課程教學內容綜合性及實踐性都很強,對學生專業知識的系統性要求很高。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且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學生城鄉規劃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本課程教學重難點。基于本課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依托網絡課資源,課程教學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充分帶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自主性,形成“122”課程教學體系。
1條主線: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課程貫徹OBE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城鄉規劃管理能力為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2大環節:環節1理論知識學習:課前學生在網絡課自學基礎理論知識,課上教師依托網絡課平臺檢測學生自學效果,對理論知識點精講、細講,此過程貫穿課前、課中學習過程;環節2理論的實踐應用:這個階段只要體現在課中與課后,課堂上講師精講解難后結合注冊規劃師考試真題實練及真實案例分析,當堂檢測學生學習成果實現理論知識到實踐應用的轉化。課后學生在網絡課平臺上進行自我章節測驗及案例分析,有疑問可以線上討論、答疑,鞏固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2個階段:課程講授包含線上、線下兩個階段。線上主要體現在課前自學、課后自我檢測與答疑、討論等,線上則主要是課堂精講及當堂實練。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課程講授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綜合能力培養為目標的OBE教學理念。
課堂教學融入多樣教學方法如:翻轉課堂、任務驅動、講解法、對分課堂等,主要貫穿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階段。課前:教師發布任務要求學生提前自學課件及教學視頻,以學生自學為主;課中:依托網絡課平臺檢測自學效果,教師針對疑難精講、細講,并且融入課堂提問、研討、師生互動等活動,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師生互動。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點后,結合真題實練及案例分析直接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提升學生城鄉規劃管理能力;課后:學生利用網絡平臺完成課后自我檢測、疑難討論等鞏固知識、提升能力。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始終以OBE理念為指導,聚焦學生規劃管理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產出。
法律規范是城市開發建設的保障,作為城鄉規劃專業的人才法制性、公平性更是必備的專業素養,在課程學習中要重視學生的思政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課程講解過程中可以在不同的模塊結合相關實踐案例融入思政元素,如第三模塊結合實際生活中的違法建設案件強化學生法律意識。讓學生在分析、討論案例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法律意識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圖4 課程思政元素
課程以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及城鄉規劃管理能力為導向,進行了考核方式改革,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化評價。結合網絡課平臺將成績的構成比例設置為:課前自學考查占10%(學生通過網絡課平臺自學課件、視頻等相關學習資源),課中學習表現20%(簽到、主題討論、搶答、課堂真題實練等教學活動),課后鞏固20%(網絡課平臺課后檢測、課后討論、疑難解答等活動),期末試卷考核50%(期末試卷考核),將學生考核評價貫穿學生課前自學、課中互動學習、課后檢測成效、期末試卷考核四個階段,實現了學生城鄉規劃管理能力培養的過程性評價。
依托于網絡課教學平臺,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課程在教學方法上改變了傳統的單純由教師講、學生聽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授課中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授課模式,學生課堂參與度大大增強,學生學習成效顯著。并且,該課程成功立項為平頂山學院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混合式課程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習反饋調查發現,90%的同學認為通過課前自學加課堂精講、課堂真題實訓的方式極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并且網絡課很好地幫助同學們解決課后復習、預習的問題。整體來看,教學改革取得了學生的一致認可。
城鄉規劃作為應用實踐性極強的專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更要具備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滿足行業需求。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作為城鄉規劃專業核心課以OBE教學理念為指導,依托于網絡課程構建“122”課程體系,課堂教學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聚焦綜合管理能力輸出,并且在學習過程中關注學生思政教育,培養名副其實的新工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