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實驗學校,廣東 珠海 519000)
20 世紀80 年代,中國美術進入尋求現代主義文化建設的新興階段,稱之“新潮美術”。與此同時,西方是以馬列維奇、蒙德里安等人為代表的“結構抽象”,以波洛克、康定斯基為代表的“表現性抽象”,而中國的抽象繪畫已極大地吸收了“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的流派特征,達到了抽象與表現的大融貫。(如圖一)
抽象油畫傳入中國后,以模仿為學習方式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改革開放以后,國外比較先進的抽象油畫創作方法和觀念迅速涌入中國。目前我國大中專院校已開設了相對較完整的教學體系,但是在中小學中的教學實踐非常少,導致抽象油畫教學出現了斷層的現象。油畫目前作為世界第一大畫種,在小學美術課程中如能增加抽象油畫教學,既讓學生從小接觸了這門世界藝術,又能讓學生對畫種的掌握難度降到最低。
探究小學抽象油畫教學方式和方法有利于學生思維創新性的提升,對學生未來美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畫展看不懂?作品不了解?藝術家不認識?小學生真的無法了解和認識現代抽象藝術嗎?這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在一次從東莞出差回來后我找到了靈感。東莞市某小學他們就是定期在美術館上課的。抽象藝術它與小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實際上是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經驗領域,比如廣場的雕塑、商場廣告、酒店飯店的裝飾畫,等等都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
筆者所在學校位于中心城區,學校十分重視藝術教育,在美術兒童版畫、兒童沙畫課程開發后,兒童抽象油畫課程蓄勢待發。本校美術科組教師創造性地開展抽象油畫課堂教學,在美術社團學抽象油畫的基礎上,再把抽象油畫教學納入美術拓展性課程,普及兒童抽象油畫教育。美術教師引導學生從感受抽象之美入手,逐步完善校本課程的教學體系。
抽象油畫中使用的材料價格相對其他畫種較昂貴和復雜,小學生學習成本較高直接導致一些家長無法讓學生學習抽象油畫;抽象油畫在創作過程中對其技能的要求較高,且顏料不容易干,導致抽象油畫制作需要花費的時間較長,在小學教學中很少學校嘗試抽象油畫教學。我校經過反復研討和實踐,增設1 間美術室,讓學生作品可以長期存放,在墻面新規劃一些展示區域,讓學生畫好的作品可以大量地得到展示。在工具方面,鼓勵學生采取小組合作式進行創作,一來可以有效地在課堂上完成作品,二來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成本。
抽象油畫對學校教學硬件環境的要求較高,很難在學校大規模教學的進行。加上學生對這種藝術形式的認識較少,只是在美術課題上欣賞一些抽象油畫作品,不知道抽象油畫為何,更談不上學習了。我校針對這種現狀在全校范圍內按年齡段分層教學,內容涵蓋了認識工具、認識油畫、認識大師、了解歷史等板塊。學生能從低年段起就能通過欣賞入門,逐步了解抽象油畫。(如圖二、圖三)
抽象油畫在創作過程中相比其他畫種使用的色彩更豐富,覆蓋力強,能反復修改,給小學生帶來極大的視覺沖擊力,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可大膽學生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作品中極易表現出童稚和天真的特質。因此探究小學抽象油畫教學方式和方法有利于學生思維創新性的提升,對學生未來美育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次校本教研探究的主要內容是小學抽象油畫教學的方法,得到多種適用于小學階段兒童抽象油畫的教學方法。具體的教學策略有:
1.低年級創立“致敬大師美術社”,通過感受美、欣賞美,對世界著名的抽象畫大師的作品進行欣賞、解析、評論、臨摹,通過對大師的了解,欣賞一幅名畫,發現一段歷史、知曉一門流派,從小就能對大師的作品如數家珍,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油畫啟蒙教育。一、二年級的致敬大師模仿畫校本課程以常規教學輔導方式為主,個別輔導方式為輔,經過一至兩個學期的授課,學生在基礎油畫知識和表現能力方面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兒童有自己的繪畫感受,他們沒有理性的限制,往往以個性張揚的畫面表達對外界新鮮事物的好奇。他們沒有預先設定好的對象,沒有理性的理論思考,沒有技巧的規則約束,只能抓住對象的某個特征,但繪畫作品呈現出來的依然是一副童趣、活潑、引人入勝的畫面。
2.中年級創立“風格派油畫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了一點的繪畫基礎,有了一點的造型能力,并形成了一點自己的繪畫風格。在大師作品欣賞的基礎上,增多了寫生環節,孩子們由老師帶著在校園各處,把看到實體景物用提煉、概括、變形、刪減等方法畫成一幅抽象作品,平時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將一些景物照片充當寫生的原圖,開拓學生學習的思路,感受不同的世間風情。
3.高年級創立“抽象油畫創作社”。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很多在校外接受過一定的繪畫基礎教育,有一點基本功,很多都學過素描和色彩,可以天馬行空,放飛思維地去創作了。在通過中、低年級對抽象畫法的掌握、對抽象畫派的理解后,他們的作品更多的展現出自己的各種風格和特點,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內心世界。教學活動要顯現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因此我校也以多種教研活動結合進行研究,如筆者的部級優課《模仿畫家畫一畫》,環節中就引入欣賞我校油畫工作室同學的作品并巧妙揭題,既合理地運用了我校的校本資源,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欣賞大師的油畫自畫像知道了藝術大師的相貌特征,又學習了大師們用油畫表現自我的方法。整個教學的活動主線以讀一讀作品、賞一賞大師、學一學步驟、繪一繪自己、評一評作品、展一展視野這樣一系列的環節,使學生在各類互動活動中饒有興趣地達成學習目標。
為抽象油畫教學的實施提供基本的硬件保障。目前,我校共有油畫創作室4 間,畫架、畫框等硬件設施一批,基本都能保證校本課程的順利實施。
目前,我校正在編纂《低年段兒童抽象油畫欣賞手冊》《中年段兒童繪畫風景取材手冊》《高年段兒童抽象油畫創作技巧與方法》《兒童抽象油畫作品賞析》等一線教學校本教材。
1.學生學習抽象油畫的機會不多:抽象油畫對學校教學硬件環境的要求較高,很難在學校大規模教學的進行。加上學生對這種藝術形式的認識較少,只是在美術課題上欣賞一些抽象油畫作品,不知道抽象油畫為何,更談不上學習了。我校針對這種現狀在全校范圍內按年齡段分層教學,內容涵蓋了認識工具、認識油畫、認識大師、了解歷史等板塊。學生能從低年段起就能通過欣賞入門,逐步了解抽象油畫。2.結合新媒體,課題組成員錄制、編纂一些素材資料,如低年段兒童抽象油畫欣賞、中年段兒童繪畫風景取材素材、高年段兒童抽象油畫創作技巧與方法、兒童抽象油畫作品賞析等實用的小視頻,保證課程的延續性。
1.近期目標是教會學生形成對抽象油畫材料的基本認識,學會基本抽象油畫技法。熟悉常見抽象油畫作品,熟悉國內外重要抽象油畫家,懂得抽象油畫欣賞方法。2.中期目標是教會學生利用教師所提供的抽象油畫材料和所教授的抽象油畫技法進行寫生及兒童畫創作。3.遠期目標是通過團隊活動積累作品和教學案例,為校本教程的編寫做準備。通過定期的活動展示,作品展示,專題欣賞等擴大影響,為形成校本課程常規化做鋪墊。
第一步,搜集相關資料,了解目前小學抽象油畫教育的教學模式,完成校本可能理論支撐部分。第二步,討論小學抽象油畫教學中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的實施,互相交流實施心得。要對全冊的美術教材進行了梳理匯編,根據教材的內容與網絡教育資源,進行有效的刪減,重新整合油畫教材的內容,以每年級每學期精選出2-3課以油畫為主題單元的教學內容,對全校學生在抽象油畫知識與表現創造方面進行有序的熏陶。第三步,召開座談會,根據學校目前的抽象油畫教學的現狀和學生繪畫的基礎,探索抽象油畫教學中應該采用的教學模式,并且就該教學模式的利弊進行分析和選擇試點班進行教學試驗。第四步,完成小學抽象油畫創作教學的演示文稿、論文、手冊等,并請有關領導督促指正,進行修改。
第五步,完成校本課程的成果展示和報告部分。當然,我們校本教研的道路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油畫教材的編寫有待進一步提煉和完善,全校學生以油畫作畫的方式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常規教學中還需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學校的各項課題研究還需有效結合,使我校的油畫學習能體現出全體性、主動性、積極性、發展性和優越性。在新的一年里我們美術科組將努力改進,以引導學生“感受抽象之美”為出發點,以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為突破口進行重點研究,在研究的道路上爭取有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