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郎志軍, 崔 超, 孫壯壯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在城市建設規(guī)模不斷擴大化的社會發(fā)展背景下,市政工程的執(zhí)行受到了建筑產業(yè)及相關單位的關注[1]。而公路施工作為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其美觀性、質量性、實用性更是直接影響到現(xiàn)代化城市建設的進程。
為了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本章對此類工程的施工特點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特點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本文研究的市政公路工程屬于一種較為復雜的工程,因此在其中涉及的施工工序標準性、機械設備運轉能力等,均會造成工程最終質量問題。
在完成對其工程特點分析的基礎上,本章將綜合現(xiàn)下實施的質量管理工作,對其存在問題及導致問題的原因展開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問題及成因
表2中提出的任何一個問題,均會影響工程最終質量。為了解決各種問題,下文將展開深入研究。
做好質量管理基礎工作的最終目的在于更好地實現(xiàn)質量控制核心目標,為此提出“四項五有”原則,細化質量管理內容,將公路施工質量管理工作落實。提出的原則內容具體見表3。

表3 “四項五有”質量管理原則
按照表3中提出的工作原則,施工過程中,將技術標準、施工流程、執(zhí)行要點、質控項目作為基礎性質量管理的核心。并將工程施工監(jiān)理中與質量管理的相關文件內容打印出來分發(fā)給各單位,通過此種方式促使施工人員掌握其在工程實施中的工作內容與工作要點[2]。在工程施工前期,要求市政工程施工方將機械設備安裝標準、機械設備標準化操作流程、施工圖紙等內容呈交給監(jiān)理及審核單位,保障質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實施。
在提出上述內容的基礎上,相關單位應定期對質量檢測技術、質量審核手段進行更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在地方政府及主導審核單位內建立專門的質量管理工作室,并配備專項管理人員,負責對工程質量進行抽檢。此方面工作可按照表4所述流程執(zhí)行。

表4 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抽檢流程
在表4提出內容的基礎上,市政工程施工方應同步對施工過程中的責任制度進行落實。即在工程中實際實施中,為每個人劃分施工區(qū)域。當質檢工作實施中發(fā)現(xiàn)某一具體區(qū)域存在質量問題時,可直接將質量責任歸咎于個人,通過此種方式實現(xiàn)對工程質量的規(guī)范化管理。
完善與施工材料相關的質量管理內容,即在選擇工程施工材料時,嚴格把控進貨商在市場內的信譽度,并在施工材料應用的過程中,完善與原材料相關的質量檢測工作,將質量檢測結果按照規(guī)范化方式進行表格填寫,以此確保工程實施的規(guī)范性[3]。應對工程內采購的半成品材料進行倉庫管理,避免半成品或不合格產品流入工程施工現(xiàn)場。綜上所述,通過此種方式,實現(xiàn)并完成對基礎性質量指標的管理。
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是為工程順利實施提供保障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本章將結合管理過程中的“三個層次”,對此方面工作的實施展開研究。“三個層次”內容詳見表5。

表5 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三個層次”
“三個層次”中的第一層,需要政府及有關單位準確地制定質量管理基準點,并通過對混凝土質量進行管理的方式,對驗收結果進行管理。管理過程中,要求所有與混凝土相關的數(shù)據(jù)記錄均需參照市政工程標準協(xié)議書寫,也要保障相關單位上交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及呈交質量驗收文件的時效性。假定承包方對此方面工作存在不滿意等問題,需要重新選定質量管理基準點,并采用實地鉆芯取樣的方式,對公路工程框架結構、鉆孔深度進行重新測量,確保質量管理工作實施的高效性。
“三個層次”中的第二層,需要結合不同承包單位的技術選擇特點,詳細對工程中涉及的報告內容進行匯總,通過綜合整理監(jiān)理方文件的方式,對施工成果進行驗收,以此保障質量管理工作實施的有效性。
“三個層次”中的第三層,應由公路工程中的承包方做好對質量管理工作中不可預測工作的管理。包括施工現(xiàn)場勞動力績效薪酬管理、現(xiàn)場環(huán)境與施工條件管理、行為與作風管理等。將工作的實施選好切入點執(zhí)行,全面落實對公路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
本文對市政公路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展開全面研究,并提出了健全公路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完善工程基礎質量管理內容等措施。為了確保研究成果的有效性,需要進一步進行市場實踐研究驗證,即通過執(zhí)行有效的管理應用,對本文提出的質量管理策略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與完善。希望通過本文此次的研究,做到市政工程施工制度的規(guī)范化、流程的標準化、內容的細致化、工作的有序化、責任的落實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