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云
體質是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形成的人體的個性特征。在整個生命過程中其形態結構、生理功能與心理狀態具有穩定性、可調性。當前對陽虛體質研究主要探討陽虛體質的生理病理基礎以及陽虛體質與各類疾病發生的相關性,并以血清檢測、尿液檢測及健康評測等為主要的評測指標,而對陽虛體質的干預措施主要包含艾灸、三伏貼、膏方以及綜合中醫干預等方面,但針對陽虛體質運動干預的相關研究較少。本文通過為期12周的八段錦練習對大學生陽虛體質的影響進行研究和分析。
向2018級山東中醫藥高等??茖W校在校大學生招募陽虛體質志愿者30人,年齡18-20周歲,通過《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和中醫臨床四診判定為陽虛體質的同學。納入標準:根據判定符合陽虛體質;年齡18-20歲的在校在讀生;對實驗知情,并愿意參與八段錦鍛煉;符合以上標準者,可納入研究。排除標準:有長期規律練習八段錦者;武術協會、舞蹈協會、健美操協會、散打協會、跆拳道協會成員;患有疾病以及其他運動禁忌癥而不適宜進行八段錦練習者;符合以上任何一條標準者,不予納入研究。
通過電子問卷填寫體質量表,篩選陽虛體質,進行中醫癥候判定,并進行陽虛體質中醫癥候賦分,確定屬于陽虛者,隨機選取30人。
八段錦練習按照國家體育總局2003年頒布的“健身氣功·八段錦”標準,動作包括預備式、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后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増氣力、背后七顛百病消、收勢等10個動作。由專業人員講授八段錦動作,講解各式動作的細節和注意事項,然后陪同患者練習,向試驗組各患者發放八段錦視頻,然后由受試者自己跟著視頻進行訓練。前2周研究人員每周3次陪患者練習,第3周到第6周每周2次陪患者練習,以后每周1次指導和陪同練習。每周練習至少5天,每天練習1次,每次練習45-60分鐘,持續12個周。12周后再回答《陽虛體質判定標準的亞量表》所有問題,并再次進行陽虛體質中醫癥候賦分,觀察其體質改善情況。
1.3.1 陽虛體質轉化分
參照《中醫體質學》(王琦主編)、中華中醫藥學會頒布的國家體質標準《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回答《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中的全部問題,每一個問題按5級評分,計算原始分及轉化分,依標準判定體質類型,并結合中醫癥候,則可判定該體質為陽虛體質。干預后重新進行陽虛體質評分,進行統計。

表1 陽虛體質判定標準
1.3.2 陽虛體質中醫癥候積分及其療效判定
(1)參照《中醫診斷學》制定陽虛證中醫判定標準如下:
主癥:畏寒肢涼
次癥:神疲、氣短、自汗、納少
舌象:舌質淡,或有齒痕,苔白
脈象:脈沉
具備主癥,次癥1項及以上,舌脈符合者,即可診斷。
(2)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積分標準,按照“無癥狀;輕微;明顯;較重;嚴重”五個級別賦分,主癥畏寒肢冷按照2-4-6-8-10維度賦分,次癥按照1-2-3-4-5維度賦分,舌脈正常者0分,除陽虛外的其他舌脈表現1分,符合陽虛舌脈表現者2分。
(3)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根據中醫癥候積分變化,計算療效指數(n)=(治療前中醫癥候積分-治療后中醫癥候積分)/治療前中醫癥候積分*100%,以n≥70%為顯效、30%<n<70%為有效、n<30%為無效;n<0為加重。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2 習練八段錦前后陽虛體質評分對比(±s)

表2 習練八段錦前后陽虛體質評分對比(±s)
?
對實驗組習練八段錦前后陽虛體質評分進行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3 習練八段錦前后中醫癥候積分對比(±s)

表3 習練八段錦前后中醫癥候積分對比(±s)
?
習練八段錦前后,主癥、次癥及脈象中醫癥候積分對比P<0.05,有統計學意義;舌象對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

表4 習練八段錦后中醫癥狀改善療效判定(例,%)
通過本次實驗發現,30例陽虛體質大學生在規律習練健身氣功八段錦12周后,陽虛體質評分相較習練八段錦之前的評分明顯降低,說明習練八段錦有助糾正陽虛偏頗體質,有溫陽益氣的保健作用。
在改善陽虛體質中醫癥狀方面,有效率為53.33%。習練八段錦對改善陽虛主癥和次癥均有作用,尤其改善畏寒、氣短、納少方面效果突出。分析原因,健身氣功八段錦以調身、調息、調心為目的,通過和緩的形體活動,調和臟腑,疏通經脈,有助于恢復臟腑、精氣、經脈的通暢,從而改善癥狀。由于習練時間僅12個周,對舌象改變不甚明顯,考慮飲食、睡眠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故而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還有待更長時間的研究和觀察。
綜上,習練八段錦對改善大學生群體陽虛體質作用確切,可改善或明顯改善陽虛癥狀,在大學校園中推廣八段錦,有助于改善大學生群體的體質。由于場地、時間等因素的限制,未對其他類型偏頗體質進行相關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將進行補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