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躍
足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運動。而世界杯是全球各個國家在足球領域最夢寐以求的神圣榮耀,也是各個國家所有足球運動員的終極夢想。可以說世界杯代表著當今足球運動的發展趨勢。
法國是較早開展足球運動的歐洲國家,并且參與創辦了世界杯、歐洲杯等賽事。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比賽中,眾星云集的法國隊最終以4:2擊敗克羅地亞隊,實力問鼎冠軍,捧起了大力神杯。這是法國隊繼1998年之后,第二次獲得世界杯冠軍,其贏得比賽靠的正是犀利的防守反擊戰術。法國隊在比賽中遵循先防守后進攻的比賽原則,通過后場的低位防守,形成快速反擊。
在過往比賽中,使用防守反擊戰術的多為弱旅。但如今,尤其是在今年的俄羅斯世界杯中,無論強隊還是弱隊,都經常使用此類戰術。在足球比賽中,兩支球隊在進攻與防守上相互博弈、相互制衡,進攻與防守也是足球比賽中一對永恒的矛盾,它貫穿于整個足球比賽,是足球比賽的源泉和動力。防守反擊戰術是當今足球運動里較為流行的戰術打法之一,其戰術特點是積極防守,與對手形成包圍與反包圍,壓力與反壓力的陣式。在比賽中,法國隊多次運用防守反擊戰術來進行有效的、快速的反擊,從而突破對手的防線,獲得射門的機會。本文以21屆世界杯冠軍法國隊為例,通過該隊在比賽中利用哪種方式反擊情況的系統分析,了解世界強隊在反擊中的戰術運用特點,以此來加深對現代足球防守反擊戰術的認識程度,給足球發展相對落后的我國建言獻策。
1.2.1 研究目的
通過對第二十一屆世界杯中,法國隊從小組賽到決賽階段的7場比賽的防守反擊戰術的運用情況進行分析,使人們對俄羅斯世界杯防守反擊戰術的應用情況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總結出其反擊形式的特征和規律,為相關的研究提供一些比較,對現代足球進攻發展的多樣性提供理論支持與參考。
1.2.2 研究意義
理論意義:在近幾年來,關于足球防守反擊的研究一直是足球技戰術研究體系的熱點和重點,每年都有不少的專家和學者致力研究于世界強隊的戰術打法,并進行分析和探討,形成大量豐富的研究成果,但足球不同時期的戰術打法有著明顯的階段性特征,每一時期的戰術運用都具有自己的特點。目前本人尚未搜索到有關第二十一屆世界杯法國隊防守反擊戰術情況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通過對第二十一屆世界杯冠軍法國隊防守反擊戰術打法的分析,豐富足球防守反擊戰術的理論研究,幫助我們更進一步了解世界強隊戰術打法的特征,并得到一些能夠借鑒的規律和經驗。
實踐意義:世界杯代表著現代足球的發展趨勢,因此,本文通過對第二十一屆世界杯法國隊防守反擊戰術進行統計和分析,了解世界足球的攻守的特點,掌握足球戰術發展的大趨勢,學習世界強隊防守反擊打法的戰術體系,從而幫助和指導我國青少年足球的比賽和訓練,為我國青少年運動員在足球意識和戰術指導方面,提供重要的現實意義。
1.3.1 國內研究現狀
岳兵、王立、王海軍在《現代足球戰術的發展趨勢及基本特征》中,提到簡單實用已成為現代足球的一大特點和發展趨勢,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球最有效的向前傳控,從而獲得更多的射門機會,進攻的戰術指導思想開始注重配合,防守注重積極拼搶,尤其是在丟球后的立即反搶,以防止對手快速反擊。
耿建華、馬成全在《談現代足球戰術打法特征》中,表明快速反擊的戰術打法,在如今的世界足壇已經普遍運用,世界強隊都非常喜歡運用快速反擊戰術來破門得分。在比賽中運用防守反擊戰術時,要主動拼搶創造機會,因為快速反擊的出現不是依靠對手失誤獲得的,如果沒有積極的搶截成功次數,就不會多次的發起快速反擊的機會。
沈國征在《試談足球的快速反擊戰術》中,研究和分析了第15屆世界杯四強球隊運用快速反擊戰術的情況,總結了各隊發動快速反擊的手段與效果,探討了快速反擊戰術失敗的原因。
黃杰聰在《論現代足球比賽中的快速反擊》中,提出時機的選擇和快速性傳球在快速反擊中起重要作用,快速反擊的機會取決于全隊的積極拼搶。作者發現,快速反擊的進攻成功率高于一般進攻的成功率,因此,合理運用快速反擊戰術是制勝法寶。
1.3.2 國外研究現狀
德國學者埃里希-考特拉在其所著的《足球技術與戰術》書中,以文字加圖表的形式對快速反擊戰術的多種組織形式進行了說明,圖表中提供了多種跑動路線與傳球路線,供運動員進行選擇。
日本學者水沼貴史在其所著的《足球超級進攻戰術》書中,本文分析了日本球員運用快速反擊戰術的特點和不足。他認為在搶斷球后,應在對方球員還未完全反應過來時,第一時間發動快攻,只有這樣的快速反擊才最有效。
綜上所述,通過查詢國內外對防守反擊戰術的論文研究,從中了解了很多關于防守反擊的觀點,他們從不同角度和各個方面都對快速反擊做了較為比較全面的研究。本論文在借鑒與參考各專家和學者以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第二十一屆俄羅斯世界杯法國隊比賽中反擊的形式進行了研究,以此得出世界強隊是如何運用防守反擊戰術贏得比賽的。
以第21屆俄羅斯世界杯法國隊防守成功后的反擊方式為研究對象,統計從小組賽、淘汰賽到決賽階段的7場比賽,賽況如表1所示

表1 法國隊在第21屆世界杯中的比賽情況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閱讀防守反擊打法的相關文獻確定概念和分類,并通過中國知網、FIFA官方網站等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
2.2.2 錄像觀察法
通過運用視頻播放軟件對第21屆俄羅斯世界杯法國隊參加的7場比賽錄像進行分析,并整理相關數據。
2.2.3 數理統計法
對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法國隊的7場比賽的防守反擊戰術特征及法國隊在比賽中反擊的方式進行系統的統計,將得出數據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相關分析對法國隊7場比賽中防守反擊戰術指標和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為獲得更加準確的資料提供可靠依據。
現如今防守反擊戰術并不單是指實力較弱的球隊為了贏得比賽,而不得已采用的一種被動戰術,從本屆俄羅斯世界杯中可以看出,許多世界強隊在重要比賽中,經常采用此戰術。如法國隊、克羅地亞隊等。但并不是所有的球隊都適合此戰術。從觀看21屆俄羅斯世界杯比賽中發現,使用此戰術的球隊大多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全隊的整體防守能力很強,采用合理的防守布局,這里說的防守能力并不單是指后衛線的防守能力,而是三條線之間的協防和補防能力還有中場的攔截能力。如法國隊的中場隊員坎特,就有著很強的搶斷和攔截球的能力,在比賽中也經常用于對對方關鍵人物的盯防,坎特出色的防守能力在比賽中給法國隊減輕了不小的防守壓力。賽場上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坎特”。足以看出坎特防守能力之強。
(2)球隊中要具備一到兩名突破能力強、速度快且善于捕捉戰機的尖刀人物,本次世界杯法國隊采用防守反擊戰術取得勝利,這與球隊中19歲的天才小將姆巴佩是分不開的。他出色的跑動能力和帶球突破能力經常可以撕破對手的防線。使得法國的反擊更加具有威脅性。
(3)具備可以在反擊的第一時間,把球快速、準確地傳到對對方球門威脅最大的鋒線隊員腳下的球員。因為在防守反擊中非常關鍵的就是雙方攻防轉換的瞬間。若在得球后沒有第一時間反擊,哪怕是一兩秒,就會使對方重新形成較為完整的防守隊形,失去反擊的最好機會。而法國隊的格列茲曼和博格巴正具備很好的直塞球和關鍵性傳球的能力。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法國隊的球隊特點是非常適合防守反擊戰術的。在高水平球隊的博弈中,戰術是球隊取勝的關鍵,根據實際出發,靈活合理地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戰術,是球隊獲勝的前提。從法國隊奪得本次世界杯冠軍就能看出他們選擇的戰術是正確的。
本次世界杯法國隊在7場比賽中,有六場首發陣型使用的是4-2-3-1,縱觀近幾年的一些國際比賽,4-2-3-1陣型顯然成為世界足球陣型的主流,受到眾多球隊的喜愛和推崇。從本屆世界杯來看,前四強隊伍中,法國隊、克羅地亞隊、比利時隊使用的均是4-2-3-1陣型。
從圖一中可以看出,法國隊的4-2-3-1陣型球員的站位,兩個中后衛分別是擅長爭頂、身高一米九一的瓦拉內和具有很強傳球和搶斷能力的烏姆蒂蒂。兩個攻防俱佳的邊后衛分別是帕瓦爾和盧卡斯,比賽中兩人在穩固防守的同時也在積極地參與進攻。可以看出現代足球對后衛隊員的要求并不僅限于防守,對后衛的控球能力也提出了進一步要求,在后場控球時也常常有門將的參與。后場控球能力的增強,有利于球隊更好的組織進攻進行反擊。作為樞紐的兩個后腰分別為防守型后腰坎特和進攻型后腰博格巴。前腰格列茲曼擔負著前場發動進攻的重任,是前場進攻的主要核心。其特點是個人技術突出,具有超強的傳球能力,經常出現威脅性傳球并具備射門得分能力,是法國隊前場任意球的大師。單中鋒吉魯頂在最前面,一米九二的吉魯沖擊力強,具有較強的身體對抗能力,常常吸引火力,掩護隊友進攻。左邊前馬圖伊迪具有很強的耐力,對球隊的防守貢獻很大。右邊前衛是在本次世界杯上大放異彩的小將姆巴佩,他具有很強的盤帶、控球和加速的能力。當反擊時,其利用自身速度,趁對方在沒有做好防守布局時快速突破,經常射門得分或為本隊造成位置極佳的任意球。使得法國隊的反擊具備很強的沖擊力。

圖一 法國隊決賽陣型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法國隊的球員配置非常符合現代足球4-2-3-1陣型的特征。這也是他們在本屆世界杯賽場上如魚得水的原因之一。
3.3.1 法國隊利用邊路形成反擊戰術的分析

表2 法國隊與對手進攻分布統計
由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在整個世界杯的7場比賽中法國隊使用了6次4-2-3-1陣型作為首發陣型,4-2-3-1陣型的特征是穩固防守陣線,利用快速反擊進攻。進攻任務主要由前鋒、前腰和兩個邊前衛承擔。在由守轉攻時,邊前衛會快速前插利用速度撕破對手防線。防守的主要力量由4名后衛和2名后腰構成。尤其是兩個后腰,構成了后衛線前的一道防線,加強了中后場的防守。中場放置5名球員,采用2-3組合形式,增加防守上的層次,加強了中場的爭奪。此陣型在鞏固防守的同時又能快速組織反擊,非常適合防守反擊戰術。同樣也符合現代足球“贏球靠進攻,奪冠靠防守”的戰術理念。
法國隊在選擇進攻路線上,邊路進攻所占比例最大,說明法國隊非常重視邊路進攻,選擇邊路進攻的原因是中場往往被防守的很嚴密,突破難度大。而邊路較中路來說防守人數少,進攻空間大,線路多。通過邊路進攻可以很好地利用足球場的寬度,發揮速度優勢,通過無球隊員的跑動來制造空當,形成機動性大。利用靈活多變的戰術配合,創造出射門得分的機會。在防守成功后的反擊中,如何將球運至對方前場30米區域尋求射門機會是獲勝的關鍵。下面列舉幾次利用邊路形成防守反擊的典型案例。
在與阿根廷的比賽中,法國隊連續兩個進球得分都是由邊路突破后傳中造成的進球。在全場比賽56分42秒的時候,法國隊14號烏姆蒂蒂邊路直塞21號盧卡斯,盧卡斯邊路突破后傳到中路,2號帕瓦爾一腳世界波破門。整個反擊由門將發起,共五腳傳球,從門將出球到破門得分用時僅18秒。足以見法國隊進攻向前推進速度之快。緊接著在比賽進行到63分鐘時,法國隊6號博格巴同樣傳給從后場插上的21號邊后位盧卡斯,盧卡斯邊路下底傳中,阿根廷禁區內發生混戰,姆巴佩得球后,左腳閃開射門空當,抽射破門。
在與克羅地亞的比賽中,法國隊同樣利用邊路突破后的傳中,造成進球得分。在比賽的58分鐘,法國隊在后場搶斷,6號博格巴一腳直塞給邊路快速插上的姆巴佩,姆巴佩得球后沿邊路快速下底,小角度內切后,向中間塞球,被快速跟進的進攻發起者博格巴推射破門,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利用邊路形成的防守反擊。(見圖二)緊接著在比賽的64分鐘,21號盧卡斯邊路突破后,傳球給罰球弧頂的姆巴佩,姆巴佩于弧頂射門得分。從這幾個進球中可以看出,防守反擊球隊在進攻時要充分利用球場的寬度,反擊時,進攻隊員迅速跑向對方防守相對疏松的位置,使得對方防線拉開距離,形成新的空當。邊路也是法國隊的進攻手段之一。

圖二 防守成功后利用邊路形成的反擊
3.3.2 法國隊利用長傳球給中鋒形成反擊戰術的分析
通過分析表3數據,可以看出在整個世界杯比賽期間,法國隊的長傳球較同場對手普遍較多,長傳球是法國隊在防守時較為常用的方式,利用長傳球一方面可以快速解圍緩解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為球隊創造快速進攻的機會,另外從表3的爭頭球數據中可以看出,法國隊具備很強的頭球爭頂能力。

表3 世界杯期間法國隊與對手的基礎數據分析
在決賽中,法國隊與克羅地亞隊向大力圣杯發起了最后的沖擊,在本場比賽中克羅地亞隊控球率高達65.8%,而法國隊控球率僅有34.2%。從射門和射正方面來看,法國隊7次射門。6次射正,4粒進球,有85.7%射正率,57.1%的進球率,而克羅地亞隊射門14次,射正4次,兩粒進球,射正率28.6%,進球率14.3%與法國隊有著明顯的差距,從這些數據就能看出法國隊在進攻方面的高效率和高質量。通過觀看錄像可以看出,比賽剛開始階段克羅地亞隊通過逼搶和快速的邊路進攻給法國隊施加了不小的壓力。克羅地亞隊全場的控球率高達65.8%和傳球次數高達529次,在前場,克羅地亞隊多次嘗試打身后,想在陣地進攻中突破法國隊的防線,而法國隊的陣地防守非常嚴密,克羅地亞隊難以攻克。在比分落后的情況下克羅地亞隊開始有些急躁,由維達或布羅佐維奇組織利用連續的短傳,多次通過兩個邊路向法國隊的禁區發動猛攻,而法國隊在密集防守的情況下以逸待勞,一旦出現機會,法國隊就采用準確的直線長傳將球權交給姆巴佩,利用姆巴佩的速度和個人能力進行突破、發起快攻、尋求射門。在比賽進行到32分鐘,場上情況1:1的時候,門將洛里大腳將球開出,尋找在前場接應的10號姆巴佩,隨后,克羅地亞隊員解圍失誤,造成角球。角球開出后,克羅地亞隊員佩里西奇在禁區內的防守中不慎手球,裁判員判罰給了法國隊點球,最終格列茲曼頂住壓力,主罰命中。值得一提的是,法國隊在比分尚未領先的時候,會頻頻采用長傳球的方式打給鋒線的隊員。一旦比分領先,這種長傳球的次數就會減少。
長傳球轉移是指球員在足球比賽過程中根據場上形勢需要,將足球進行大范圍戰略轉移的一項傳遞技術,大范圍長傳是30米及以上的傳遞距離,需要中場組織的球員,具備嫻熟的技術以及敏銳的洞察力,進攻性后腰球員,作為球隊進攻組織的策劃者,長傳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球隊局部陷入僵局時,進攻型后腰就應該長傳轉移進攻方向,利用長距離傳球形成轉移來尋找進攻機會,撕開對方的防守線。
3.3.3 法國隊利用中路滲透形成反擊戰術的分析
中路滲透打法是比賽中常用的戰術之一,主要通過隊員間的短傳,將球盤帶到對方半場。如果對方通過縮小防線的形式畏縮在禁區內,就會有可能出現對方防線緊縮,我方中場球員身邊無人防守的情況,就有機會在禁區外遠射打門。如果對方上前搶球,隊員間可以來回傳球以避免丟球。當有隊員跑出空當,就可以將球傳入禁區形成打門。下面列舉利用中路滲透形成防守反擊的典型案例:
在法國與阿根廷的比賽中,有一個進球就是由法國隊后場發起,通過中場的連續短傳完成的進球。當時全場比賽進行到了67分鐘,法國隊在本方后場防守成功后,由守門員洛里發球,交給了后腰坎特,坎特將球轉移到中路格列茲曼腳下,格列茲曼在身后盯防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一腳橫傳給了隊友馬圖伊迪,馬圖伊迪繼續向前滲透,傳給隊友吉魯,吉魯繼續往前順,姆巴佩快速邊路插上破門。整個戰術一蹴而就。法國隊通過幾腳連續的向前直塞球快速反擊,完全打亂了阿根廷的防守陣型。這是本屆世界杯中,一次非常經典的運動戰。從守門員發球到姆巴佩破門,中間僅通過四腳傳球,可見法國隊反擊速度之快。(見圖三)

圖三 法國隊反擊速度之快
由于比賽進入到淘汰賽階段,所以防守顯得越來越重要,法國隊在淘汰賽階段采用的依然是防守反擊戰術思路,在丟球后,所有隊員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布好防守陣型,當然,在防守的過程中防守隊員并不是一味地被動防守。而是采用積極的防守,積極防守是為了更好的進攻。作為法國隊中場的坎特和博格巴一方面負責攔截、封堵傳球路線、干擾對手,另一方面隨時準備進行反擊,給對手施加壓力。由法國隊這個非常經典的配合可以看出,在防守反擊中要體現出一個“快”字,最大限度地減少盤帶,為了擺脫對手的回追、堵截,最好利用簡潔的傳接球把球傳到能威脅對方球門的前鋒腳下或其他有利空當。

表4 法國隊均場控球率情況
由表4數據可以看出,法國隊在小組賽的均場控球率達到55.4%,而在淘汰賽和決賽中的控球分別為38.2%和34.2%。可以看出在小組賽,法國隊對陣比較弱的對手時,打得并不是很保守,控球率可以達到50%以上。在進入淘汰賽后,可以明顯看出法國隊選擇了以穩妥為主的防守反擊戰術,主動收縮到自己半場,放棄控球權。場面上經常看似被動,但總是能取得最后的勝利。法國隊匯集了皇馬、巴薩的兩大主力中衛烏姆蒂蒂和瓦拉內,最好的防御型中場坎特,攻防轉換樞紐博格巴和格列茲曼,前場支點吉魯和世界頂尖的邊鋒姆巴佩,這簡直是為防守反擊而生的一套陣容。他們的主動防御和必要的收縮是為了更好和更有效的反擊。博格巴和坎特作為后腰,防守時馬上回撤搶斷,進攻時又肩負組織進攻,能很好地銜接后場和前場。法國隊在進攻時多選擇邊路進攻,或者利用兩三名球員之間的配合進行中路滲透,總體來看邊路進攻次數多于中路滲透,這是因為本屆世界杯中各隊伍都尤其注重防守,雖然中路是離球門最近的路線,但是往往中路重兵把守突破難度大,而選擇邊路進攻之后下底傳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球場的寬度進行拉扯。本屆世界杯法國隊從小組賽到決賽共有14個進球,由防守反擊造成進球的共3球,由防守反擊造成點球進球的共2球。客觀上講,法國隊將防守反擊戰術演繹得非常完美、簡潔、高效、一擊致命。
1.使用防守反擊戰術,要具備穩固且積極的防守思想。丟球后的快速反搶,延緩對方的進攻速度,為同伴的回防,形成新的防守布局爭取時間。
2.防守時,在盯防對方球員的同時,也要觀察對方后衛的壓上情況。看對方防線身后是否出現大片空當,有利于在獲得球權后快速找到本隊鋒線隊員的有利位置或最佳傳球空當。
3.在反擊中,應突出“快”這一特點。所以在進攻時的傳球、突破、跟進、包抄和射門都應該在快速的跑動中完成,趁對方防線沒有回防到位時發起進攻。想要在反擊中突出“快”,首先要減少個人帶球,以傳球的方式快速通過中場,多進行中、長傳和向前的直傳和斜傳球,少一些向回的傳球和橫向的傳球。鋒線隊員在拿到球后應快速進行突破,尋找進球的機會或迫使對方隊員在防守中犯規,制造點球或任意球。
4.傳球時要注意傳球的準確性,能否準確傳球到最具威脅的位置,是創造射門機會的一個重要環節。準確的傳球對防守反擊戰術尤為重要。
5.球隊在反擊時要具備突破口、反擊點,隊員間要配合默契達成共識,一旦發現突破點后反擊要堅決、果斷。
6.反擊時,同隊的其他隊員要進行跟進和包抄。中路或邊路一旦形成突破,隊員要快速跟進包抄,尋找射門機會和及時進行補射,形成多次進攻機會。
1.加強防守反擊的意識,在訓練中增加一些攻防轉換的練習,強調丟球后第一時間的反搶并重新形成新的防守布局。提高隊員由攻轉守的意識。
2.提高隊員搶斷球的能力,重視2-3人之間的圍搶配合,在比賽中,搶斷球是獲得球權后發動反擊最有效的手段。在訓練中要練習隊員搶斷球的能力。在比賽中加強球員之間的圍搶配合,重視三條線之間的補防,為獲得球權做前期鋪墊。
3.反擊時要求傳球快速且簡潔,要減少個人的盤帶,保證關鍵性傳球的質量。在比賽中,當球隊重新獲得球權的時候,要求拿球隊員對球的處理要快速果斷。優先選擇向前的傳球。在訓練中,要增加一腳傳球和射門前最后一腳傳球的練習,提高隊員的傳球質量。
4.在反擊中的傳接球大多是在跑動中進行的,這也對傳接球的能力和無球時的跑動接應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訓練中應增加相關訓練,以此來培養運動員的銳利觀察力和可預見性,提高無球隊員的跑位、接應能力。
5.在反擊時,要求其他隊員快速跟進和包抄,給予隊友支持。在訓練中要進行快速反擊時前場隊員之間的套路練習。加強隊員之間的傳接配合以及在門前補射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