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雯
本文提供了與數字金融相關的一些問題的討論。數字金融和金融普惠對金融服務用戶、數字金融提供商、政府和經濟都有一些好處,盡管如此,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數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本文討論的數字金融問題與正在進行的辯論以及通過數字金融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實現普惠金融有關。
本研究考察了數字金融對普惠金融和金融體系穩定性的影響,同時對數字金融進行了論述,討論了其對后者的穩定性的影響,這是大多數文獻未涉及的方面。在概念層面,討論還涉及數字金融、數字普惠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益處和風險。
現今,數字金融和金融普惠對減貧和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吸引了政策制定者和學者的注意,這主要是因為持續存在的許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之后,數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將會有所提高。數字金融和普惠金融對于各個方面的用戶都具有許多獨到的優勢,特別是其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好地解決了這些企業的融資問題。
盡管數字金融和普惠金融具有諸多好處,但尚未充分滲透到廣大人口中(如2013年的G20峰會),這表明在金融的可用性、可及性和使用之間存在差距。數字普惠金融、金融數據普惠和數字金融領域的這種差異相當普遍,尤其是在金融科技提供商中。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為金融普惠帶來的問題,在文獻中很少得到關注。此外,金融科技提供商可以通過增加金融系統中的金融交易量來促進經濟增長,但目前尚不清楚金融科技提供商及其活動是否會在經濟低迷時期加劇經濟危機。
從從業人員的角度來看,數字金融是通過與可靠的數字支付系統相連的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或信用卡提供的金融服務。類似地,麥肯錫的一份報告將數字金融定義為“通過手機、互聯網或信用卡提供的金融服務”。21世紀是互聯網的世紀,互聯網的發明及應用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與此同時,與互聯網相關的數字經濟也成了經濟發展中最活躍的部分。數字金融是指由互聯網公司以及金融服務公司創造的一種新型的金融業務模式,包括融資、投資、支付等。
提供金融服務的目標是促進減貧和推行發展中經濟體的普惠金融。理想情況下,任何數字金融服務都有三個關鍵組件:數字交易平臺、零售代理商以及客戶和代理商最常使用的移動電話設備——通過數字平臺進行交易,數字平臺包括移動設備、個人電腦或互聯網。
數字金融存在許多優勢。首先,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背景下,數字金融具有更好的金融普惠性。數字金融的產生將金融服務延伸到其他領域,如數字人民幣的發展等。其次,數字金融具有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最近世界各地數字金融服務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得到改善,可以幫助數百萬貧困客戶從基于現金的交易轉向在安全數字平臺(CGAP)上進行正式的數字金融交易。第三,數字金融為個人、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提供便捷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以及信貸設施,從而提高總支出,提高GDP水平,有望提振數字化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無論是對客戶還是對他們及其家人居住的經濟而言,數字金融還可以提高經濟穩定性,增加金融中介。第四,數字金融創新可以對銀行績效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SWIFT是一種基于網絡的技術基礎設施和一套全球銀行間電信通信標準。他們研究了歐洲29個國家的6848家銀行,發現采用SWIFT對長期盈利能力有很大影響。小銀行的盈利能力效應大于大銀行,對業績表現出顯著的網絡效應。第五,數字金融還使政府受益,通過提供平臺來促進總支出的增加,從而通過增加金融交易量產生更高的稅收收入。
總之,數字金融應該改善個人和企業的福利,有正式的銀行賬戶和在他們的銀行賬戶中有資金來完成多個金融交易。然而,數字金融服務的成本問題限制了其預期效益的完全實現。
數字普惠金融可理解為“被排斥和服務不足的人群通過數字途徑獲得和使用正規金融服務”,即生活條件較差或特殊人群通過擁有銀行賬戶和數字化服務進行金融交易。如果說服以上人群相信并使用數字金融,那么預期有效的數字金融項目可以滿足所有人群的金融需要。
目前,已有超過80個國家通過移動電話、個人電腦等數字交易平臺對數字普惠金融進行推廣,使生活條件較差或特殊的客戶從現金交易轉變為數字金融交易。
數字普惠金融具有多種優點。從個人層面來講,數字普惠金融是一個可靠的數字交易平臺,操作快速便捷且操作成本低,大大縮短了客戶在銀行大廳排隊和等待的時間,客戶可以在短時間內輕松完成跨行轉賬、貨幣兌換等金融交易業務;從企業層面來講,數字金融普惠有利于降低銀行運營成本,減少銀行職員的服務時間,推廣數字普惠金融還可減少銀行文件的整理工作和文書的書寫工作,相應地可以減少銀行分行和合作機構,使用數字普惠金融也可促使銀行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降低客戶流失的風險;從國家層面來講,數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減少實物貨幣流通,有助于降低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貨幣通脹水平;從環保角度來講,數字普惠金融具有環境可持續的優點。
根據聯合國的一份報告來看,金融包容性是指可持續地提供客戶負擔得起的金融服務,使窮人進入正規經濟。普惠金融可以定義為窮人使用正規金融服務,主要是指擁有財富的個人(主要是窮人)通過擁有正規的銀行賬戶獲得正規的金融服務。隨著普惠金融的推廣和金融包容性的增強,以前被金融排斥的個人將能夠正常投資、教育、儲蓄和創辦企業,有助于減少貧困人群、促進經濟增長。一個包容性的金融體系可以為所有人尤其是窮人,提供獲得資金、轉移資金、增加資本和降低風險的機會,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可取的服務。
普惠金融可以為貧困家庭和低收入人群提供儲蓄、投資和貸款的機會,還使他們能夠應對疾病或失業等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帶來的收入沖擊,低收入人群相對來說不易受到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將他們納入金融體系還可以改善金融系統的穩定性。普惠金融可以為客戶的個人理財和基礎存款提供服務,充分給予中小型企業和企業家獲得信貸的機會,對中小型企業中員工的就業率有積極影響。普惠金融還可提高銀行的客戶規模和穩定性,為銀行順利度過宏觀金融危機、維持當地經濟活動以及銀行的正常運營提供保障。此外,普惠金融還可通過降低銀行對“非核心”融資的依賴風險,促進國家和企業的金融穩定。
此外,普惠金融的強包容性可以促進不同經濟部門積極參與到正規的金融體系,隨著正規金融部門份額的增加,它鞏固了使用利率作為宏觀經濟穩定的關鍵政策工具的理由。普惠金融可以被視為一種商業機會和社會責任,其中自助團體和小額信貸機構參與了普惠計劃,這兩個機構對改善普惠金融至關重要。
本文討論了數字金融及其普惠金融和金融穩定的含義。通過金融科技提供商,數字金融對新興和發達經濟體的普惠金融具有積極影響。數字金融為低收入和可變收入的個人提供的便利往往更有價值,對他們來說,這比從傳統的受監管銀行獲得此類服務的成本要高。數字金融和普惠金融相輔相成,前者增加了后者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后者的抗風險能力,拓展了后者的供給范圍,后者為前者的穩定和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隨著中國第三方支付的快速發展,數字金融正向外資體系逐漸擴大,我國的數字普惠金融必將快速發展。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財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