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朱玉
存貨管理作為制造企業日常經營中的重要工作,不僅與企業的運營成本密切相關,更對生產計劃的編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前我國大部分制造業面臨產能過剩、庫存閑置等現象,因此加強企業的存貨管理是制造業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對我國制造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工成本的不斷增長,中國制造業的利潤空間逐漸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存貨,作用于企業運作的每個環節。企業可通過加強存貨管理,合理降低成本,創造一定的利潤空間。
存貨的含義
存貨意味著企業在日常活動中,保存的待售產品或商品,通常情況下,是生產或服務過程中提供的產品。按照存貨相關利益,存貨的計算具有包含成本和其他可計量條件,涉及途中運輸的貨品、加工過程的半成品和庫存中各種原料材料,在產品、商品、包裝等各個環節都會存在存貨。
存貨管理的含義及其重要性
存貨管理意味著企業對存貨進行科學合理的管控,對存貨的不同信息進行管理,基于信息展開決策分析,最后把控存貨,達到最佳管理局面,對企業的高經濟效益有所提高。對正常運營的企業來說,持有一定數量的存貨十分必要。存貨在資產負債中,是一項流動資產,同時占有較大比例,通常進行損益計算時,免不了計算村花的銷售收入和成本。如不管理好存貨會占用公司大量的流動資金,生產由存貨計劃不合理將受到影響、銷售的正常運營,或造成存貨積壓、滯留,甚至報廢處理,增加制造業的運營成本。因此,存貨管理的重要性企業必須意識到,從而要將進行有效的管理方法,進一步做好存貨管理。
缺乏合理采購計劃導致存貨大量囤積占用了大量資金
目前而言,一些制造企業為了搶占現有的市場,為了銷售目標的完成,市場的需求往往預測過高,但是企業的生產、銷售、倉儲、采購、財務等各個部門沒有做好溝通,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導致銷售、生產、采購等沒有按照計劃執行,導致存貨采購時效和數量不合理、質量存在問題或生產計劃不合理,出現不良生產質量,難以銷售產品,導致客戶投訴增加。存貨管理在企業的管理中認識深度遠遠不夠,存貨管理體系并沒完整的規范,溝通之間信息無法及時傳達,資源的共享缺乏,從而存貨大量短缺或者囤積,正常生產被影響、銷售,且占用大量資金,增加企業的成本費用。
對存貨購進成本和出庫成本沒有正確核算
由于沒有正確核算,導致無法真實反映存貨的庫存成本企業對購進的存貨沒有及時取得票據和及時入賬,購進途中的正常損耗和非正常損耗沒有正確區分,裝卸費用和運輸費用缺乏核算,影響成本計算的準確性;會計期末沒有按照相應的發票取得方式驗收存貨,不利于庫存數量和成本的管控,缺乏準確、真實性;沒有實行嚴格的驗收流程,導致質量不合格或數量不符沒有及時發現。材料庫存的核算方式不夠規范,缺乏統一管理,隨意性大,如有些月份和材料用個別計價法、有些月份和材料用加權平均法等,影響最終產品成本的準確性;對出庫的材料可以同時用于生產幾種產品的或產品有未完工的,沒有在幾種生產產品之間或完工與未完工之間以一定的標準方法合理歸集和分配,任意調整;沒有出庫生產計劃或出庫手續沒有嚴格審批,導致過量領用后又沒有及時辦理退庫或被個人占有、虛增成本。
存貨庫存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員職責不明確
企業在存貨管理中,缺乏系統有效的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完善、流于形式,沒有嚴格的入庫出庫審批手續;企業存貨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業務水平低;不相容崗位沒有進行分離,一人多崗,貨物保管人員又兼記錄保管賬目,這樣可能導致存貨保管人員發生監守自盜,徇私舞弊的行為;存貨的盤點監督不力,沒有定期進行盤查,對盤盈盤虧的存貨未深入追究、責任追究和賬務處理,沒有及時發現存貨減值現象,導致庫存的成本和數量不真實和不準確,出現賬實不符現象;倉庫管理比較混亂,沒有分類分區堆放貨物。
落后的存貨管理系統低下的利用率
在企業EPR中,存貨管理系統不完善,只是一個獨立模塊,單一的功能,僅限于記錄存貨進出情況,見到統計存貨的數據;面對大范圍的管理規模,缺乏預警機制,使用系統的效率低。由于傳統管理對大部分管理者影響甚遠,認為管理倉庫的職能簡單,只需要進行存貨的發放和收取即可,做好安全管理,因此投入人員和倉庫管理軟件系統資金和精力較少,招聘素質要求于倉庫管理人員也不高。學歷較低下的情況出現于倉庫管理人員更普遍,電腦操作和運用甚至不能做到熟練,存貨管理水平就不可能在管理軟件上面提升。
加強存貨管理意識,重視存貨管理
第一,存貨管理必須要引起管理層的重視。口頭上或者形式上的重視必須克服,把存貨管理放在完成企業經濟考核指標、順利的運營、節約經費的理念水平來熟知,存貨管理的意識的加強方針要落實在企業主管領導到職能部門、管理人員上面,企業經營管理層的議事日程必須提到存貨管理,存貨的控制必須引起重視、管理并且分析到位。第二,存貨的管理要由全員參與,每一名員工應該學習存貨管理的理念,讓“實物與價值管理并重”“形式與效果相統一”“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的觀念在企業全體員工心中落地生根,存貨的管理將由采購、倉庫、財務、生產和銷售等各個部門均參與,存貨管理的信息彼此共享,存貨的管理效率由內部資源的整合來有所提升。把存貨有效管理的相關指標作為各業務部門的考核指標,與員工的薪酬掛鉤,讓全員重視存貨管理,參與存貨管理,提高成本節約意識。各部門之間加強溝通協調,合理制定采購、生產計劃,庫存將最大限制的降低,存貨積壓的減少,企業資金避免被占用,資金的利用率提高,降低整體的經營成本。
完善存貨購進生產領用銷售環節的成本核算管理
對購進環節的成本要準確確認,對于運輸過程中發生的自然災害損失、非正常損耗、超定額損失是不能計入成本的,否則就加大了材料物資的采購成本。對生產領用材料物資要一貫合理運用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月未一次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計價法等核算領出成本,不隨性調整。明確材料物資生產領用的審批權限,按生產計劃領用,杜絕材料利用率低和出現浪費的現象。對領用一種材料物資同時用于生產幾種產品,要運用一定的分配標準在幾種產品之間進行合理歸集和分配;對生產產品還要考慮人工費用、輔助生產費用等,對這些費用也要在幾種產品之間按一定標準進行合理歸集和分配,這些費用都是構成生產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影響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