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靜

三道灣村位于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東部,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以前這里只有一條坑坑洼洼的砂石路,村民以種地為生。如今的三道灣村,交通便利,春天山野菜滿山,秋天楓葉紅似火,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而這一切的轉變都離不開三道灣村黨支部。
強組織,抓隊伍,凝聚力量找出路。三道灣村曾是遠近聞名的偏僻貧困村莊,村民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9年,三道灣村從原來的合并村中分離出來,成立三道灣村黨支部,并配強了新一屆黨支部班子。
新一屆黨支部班子從建強基層戰斗堡壘入手,狠抓黨員思想政治建設。黨員基礎教育采取以班子成員講黨課與請專家教授講黨課相結合的方式,村黨支部書記、第一書記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專題教育。黨員作風建設加強了,“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的現象再也沒有了,黨員的身份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得到明顯增強。
村黨支部將黨員和群眾凝聚起來,從村情出發,結合實際提出“黨支部+旅游”發展思路,利用獨特的地理和資源優勢,打造集觀賞、采摘、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統思想,重實干,“楓芒”初露見成效。“要想富,先修路”,為了能夠真正轉向發展旅游產業,村黨支部多方面爭取到資金200多萬元,修建了7.5公里長的柏油路。黨支部又趁熱打鐵召開村民代表和黨員討論會,確定了發展旅游產業的方向。為了學習經驗,村黨支部書記沈云勝自費包車組織村民代表、村民小組組長和部分黨員到其他鄉鎮參觀學習,并率領黨員和村民將縣里免費提供的10萬株楓樹苗栽植到公路兩側,三道灣村的楓葉景觀帶初步成形。
為了使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村黨支部領辦了村集體企業——三道灣民俗旅游服務中心。村“兩委”組織多方力量,補齊了15公里楓葉景觀路,累計栽植各類楓樹20多萬株。自此,每年秋季吸引各地游客紛至沓來,僅去年“十一”長假期間,服務中心的收入就達10萬余元。除此之外,農戶庭院里的無公害蔬菜瓜果、當地笨雞等土特產品也受到游客青睞,村民收入隨之增加,農戶家家都嘗到了旅游產業帶來的甜頭。村黨支部的威信越來越高,號召力越來越強。
謀長遠,促升級,振興發展惠民眾。隨著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增加,村黨支部健全村里配套設施,爭取項目資金2000多萬元,完成了15公里村組油路、橋涵等設施和三道灣村民俗博物館建設,修建了1500平方米文化活動廣場……如今,三道灣村已構建出集楓葉景觀帶、農業采摘區、娛樂垂釣區、休閑度假區為一體的新格局。截至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元以上,村民年人均收入21880元。人們的日子紅火起來了,村黨支部也獲得了“遼寧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作者單位:寬甸滿族自治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