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艷紅
只有和村民成為朋友,他們才會同你講實話而不是客套話,你才會知道他們究竟在想什么,
才能明白要為他們做什么
3年前,我帶著鞍山市委組織部、鞍山市農業農村局的信任和囑托,懷著滿腔熱情來到楊相屯村,成為一名光榮的駐村干部。時光荏苒,白駒過隙,3年多的駐村經歷讓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服務好基層群眾,就要腳上沾滿泥土的芬芳,心中充滿為民的情懷。
多學,快速融入轉角色。駐村扶貧對于我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為了盡快適應駐村工作,我把學習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堅持向書本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日常工作中,我經常認真學習與農業農村農民密切相關的政策法規,不斷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論水平。不僅如此,滿懷真情和群眾打成一片是我快速融入基層、扎根基層的一個心得,只有和村民成為朋友,他們才會同你講實話而不是客套話,你才會知道他們究竟在想什么,才能明白要為他們做什么。駐村期間,我把楊相屯村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第二個家,經常深入村民家中,與他們拉家常、交朋友,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我深入楊相屯村11個村民小組,累計入戶走訪100余戶,在村生活的黨員入戶走訪率達98%。某年輕黨員因車禍導致癱瘓在床,我多次向派出單位爭取資金進行幫扶,極大改善了他的家庭生活。得知某蔬菜種植大戶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嚴重蟲害問題后,我第一時間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邀請市農業專家到村里現場解決蟲害問題。當村民想要做大做強種植養殖項目卻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時,我積極與銀行取得聯系,幫村民辦理了40萬元的3年無息貸款。
多思,全力謀劃求創新。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帶領群眾致富,是駐村干部的一道必答題。駐村工作期間,在村“兩委”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下,我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經常深入田間地頭,通過與群眾傾心交談、舉行座談會等形式,把握了區情、鎮情、村情、民情,全面掌握了楊相屯村的自然、社會、人力等資源情況,了解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分析了制約村里經濟發展的原因,做到一邊調查研究一邊大力宣傳黨的支農惠農政策,思考探索幫扶方案和措施。在多次征求我的派出單位領導、村“兩委”班子及村民意見的基礎上,制訂了《甘泉鎮楊相屯村三年幫扶規劃》,駐村期間根據規劃每年制訂具體的工作方案,落實工作舉措,確保規劃穩步推進、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很快,幫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楊相屯村黨支部從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一躍成為“千山區優秀基層黨組織”。
多做,辦好實事促落實。在基層工作,直接與村民打交道,一言一行都必須是實實在在。只有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做到“村民事,無小事”,才能得到村民的信任與支持,贏得村民認可和好評。駐村期間,我積極配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抓產業項目實施,結合當地實際和村民意愿,爭取到上級政策資金50萬元,為村里建了小型養豬場。我以村“兩委”換屆選舉為契機,協助做好村級班子的建設,積極參與制訂選舉工作方案,做好宣傳教育群眾工作,解決“兩委”成員選舉中出現的難點熱點問題,使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進行。為了加強村基礎設施建設,我還積極協調,利用美麗鄉村建設資金修建柏油路7.3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270盞。強化村屯環境衛生整治,極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