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研

摘? 要:目的? 探討貧血鑒別診斷中應用血液檢驗的價值,為臨床提供指導。方法? 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吉林市中心醫院就診的100例貧血患者和50例同期健康人群為研究對象,其中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各50例,將地中海貧血50例為地貧組,缺鐵性貧血50例為缺鐵組,50例健康人群為健康組。對三組受試者進行血液檢測,并對三組的血液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 健康組的紅細胞計數高于缺鐵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組的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及平均紅細胞體積均高于缺鐵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缺鐵組的紅細胞分布寬度高于健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組的紅細胞計數高于地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組的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及平均紅細胞體積高于地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地貧組的紅細胞分布寬度高于健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缺鐵組血紅蛋白、紅細胞分布寬度和紅細胞計數高于地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缺鐵組平均紅細胞體積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低于地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血液檢驗;血液檢驗參數;貧血;鑒別診斷
中圖分類號:R544.1+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0158-03
在人體內,血液會有規律、系統地循環,流經身體各個部位,與各種組織器官有非常密切的聯系,然后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和連接,使身體成為一個整體,保證身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如果人體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低于正常值,則為貧血。貧血的誘發因素往往與相關臟器疾病、飲食、生活習慣和礦物質缺乏引起的人紅細胞生成減少、造血環境異常和造血原料缺乏有關。就現代醫學檢測而言,通過測量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濃度可以很好地檢測出患者的貧血[1-2]。本研究探討血液檢驗參數在貧血鑒別診斷的檢驗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吉林市中心醫院就診的100例貧血患者和50例同期健康人群為實驗對象,其中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各50例,將地中海貧血50例為地貧組,缺鐵性貧血50例為缺鐵組,50例健康人群為健康組。地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23~56歲,平均(38.12±4.41)歲。缺鐵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24~58歲,平均(38.12±4.21)歲。健康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5~57歲,平均(38.21±4.20)歲。三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貧血診斷標準當中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相關標準;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的血液系統疾病;合并惡性腫瘤、合并機體其他疾病、合并精神疾病無法配合檢查的患者。
1.3? 方法
患者的血液在清晨采集。采血前患者應處于空腹狀態,采血3 mL。所有血樣采集后保存在統一的血常規試管中,在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抗凝劑,搖勻后用XS-500i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患者的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平均紅細胞體積、紅細胞分布寬度、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計數。
1.4? 觀察指標
觀察不同貧血患者血液檢驗參數(具體的觀察指標分別是: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平均紅細胞體積、紅細胞分布寬度、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計數)比較。①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正常:27~31 pg/L;②平均紅細胞體積正常:男性正常值為83~93 fL、女性為82~92 fL;③紅細胞分布寬度正常:11.5%~14.5%。④血紅蛋白:成年男性:110~160 g/L、成年女性:110~150 g/L;⑤紅細胞計數: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紅細胞數目正常值3.5~5.0×1012/L。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健康人和缺鐵性貧血血液檢驗參數比較
健康組的紅細胞計數高于缺鐵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組的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和平均紅細胞體積高于缺鐵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缺鐵組的紅細胞分布寬度顯著高于健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健康人和地中海貧血患者血液檢驗參數比較
健康組的紅細胞計數高于地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組的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和平均紅細胞體積高于地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地貧組的紅細胞分布寬度高于健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患者血液檢驗參數比較
缺鐵組血紅蛋白、紅細胞分布寬度、紅細胞計數高于地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缺鐵組平均紅細胞體積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低于地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貧血是臨床常見的血液病,對患者全身組織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同類型貧血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各不相同。如何提高貧血的診斷準確率,對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缺鐵性貧血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之一。血紅蛋白的合成受到缺鐵的影響[3-4]。
本研究結果表明,健康組的紅細胞計數高于缺鐵組;健康組的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及平均紅細胞體積高于缺鐵組;缺鐵組的紅細胞分布寬度高于健康組;健康組的紅細胞計數高于地貧組;健康組的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和平均紅細胞體積高于地貧組;地貧組的紅細胞分布寬度高于健康組;缺鐵組血紅蛋白、紅細胞分布寬度、紅細胞計數高于地貧組;缺鐵組平均紅細胞體積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低于地貧組(P<0.05)。結果表明,血液檢測在貧血的鑒別診斷中起著重要作用,有助于臨床醫生分析和區分貧血類型,為疾病的治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其中缺鐵性貧血屬于低色素性貧血[5],由于缺鐵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血紅蛋白富集減少,尤其是血紅蛋白濃度降低。缺鐵性貧血是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由于體內用來產生血紅蛋白的貯藏鐵缺乏和血紅素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小細胞性低色素性貧血。它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在兒童和育齡婦女中發病率較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成年女性的發病率為20%,孕婦為40%,兒童為50%,成年男性為10%。鐵需求增加和供應不足往往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綜上所述,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高寶玉.血液檢驗在貧血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農村衛生,2020,12(17):57,59.
[2]屈袁媛.貧血鑒別診斷中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的檢驗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20,26(26):109-111.
[3]龔娟花,金滴紅.血液檢驗在貧血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25):3645-3647.
[4]譙興強.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檢驗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3):126-127.
[5]周中華.血常規檢驗在不同貧血類型疾病鑒別診斷中應用價值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4):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