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印 郝坦坦



摘? 要:目的? 探究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薛城區人民醫院收治的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25例與研究組25例。對照組應用關節腔灌注治療,研究組應用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半年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功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應用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可有效改善膝關節功能,緩解疼痛,提高治療有效率,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關節鏡部分切除術;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關節腔灌注治療
中圖分類號:R68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0176-02
膝關節中半月板屬于重要結構,具有保護膝關節、緩沖沖擊力、傳遞負荷、穩定關節等作用[1]。半月板在受到外力沖擊以后,極易出現損傷,表現為膝關節交鎖、腫脹、疼痛、活動障礙等,需及時給予有效治療,避免引起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可采用關節灌注治療,但其治療效果無法達到理想狀態。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發展迅猛,微創技術逐漸應用成熟,關節鏡手術廣泛應用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的治療中,具有顯著效果。本文將以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薛城區人民醫院收治的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25例與研究組25例。對照組14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29~62歲,年齡平均(45.45±5.16)歲;病程為12天~9個月,平均是(3.56±1.09)個月。研究組13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30~61歲,平均值是(45.23±5.45)歲;病程為10天~8個月,平均是(3.45±1.12)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分析,無明顯差異(P>0.05)。本研究經薛城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采用影像學技術確診疾病;②病例資料齊全;③認知正常;④熟知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半月板手術史;②肥胖者;③其他關節炎疾病;④關節軟骨損傷;⑤心肺等重要功能障礙;⑥不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對照組應用關節腔灌注治療: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體位,患側膝關節屈曲呈15°左右,以髕骨外側中點為穿刺點,使用2%利多卡因實施局部麻醉,穿刺,抽取關節液,抽取干凈,取透明質酸鈉(生產企業:Genzyme Biosurgery;國藥準字 J20170004)2 mL在膝關節中注入,在注射完畢以后,拔出穿刺針,被動屈曲膝關節,共6~8次,確保藥物均勻分布在關節腔中。1次/周,4次為1個療程,持續6個療程。
研究組應用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指導患者保持平臥位體位,實施硬膜外阻滯麻醉,在病變膝關節前內側、外側取關節鏡置入,觀察半月板損傷情況、其他部位損傷,對損傷范圍、部位進行明確,對半月板部分切除,保留半月板面積為30%以上,清理滑膜病變、游離體組織。縫合紅白區、紅紅區,使用outside-in對半月板前角進行縫合,在半月板體部實施outside-out縫合或者垂直褥式縫合,實施修復撕裂,使用探針對半月板檢查,保障穩定性。在術后實施常規處理。
1.4? 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治療后半年詳細記錄患者的膝關節活動度,并使用國際膝關節評分委員會(IKDC)評分[2]對膝關節功能進行評估。隨后,使用疼痛評分量表(VAS)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值范圍0~10分,10分表示疼痛難以承受,0分表示無疼痛。最后,評估治療效果,使用膝關節Lysholm量表評估,其中評分為85分以上即為優;評分為70≤評分<85分表示良;評分為60≤評分<70分表示可;<60分表示差。治療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優良率比較
經統計,研究組治療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經統計,研究組治療后半年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功能比較
研究組治療后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功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關節鏡部分切除術屬于微創手術,廣泛應用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治療中,具有較多優點:一,關節鏡部分切除術可減少因半月板損傷引起的再次損傷;二,關節鏡具有較高的清晰度,在關節中置入可了解半月板損傷情況,并了解損傷范圍、程度與部位[3];三,關節鏡部分切除術可對受損半月板準確切除,避免損傷正常組織、纖維環、半月板,確保膝關節結構完整性;四,關節鏡部分切除術因為在關節腔中操作,不需要關節腔暴露,因此在手術操作中可減少骨膜剝離次數,減輕關節損傷,有助于術后早期康復訓練,對膝關節功能的恢復十分有利[4];五,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應用范圍廣,術野清晰,對膝關節損傷的全面探查,可避免出現損傷漏診現象。大量臨床實踐表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采用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具有顯著效果。
本次研究中,通過對照組應用關節腔灌注治療和研究組應用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可見研究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半年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膝關節活動度和功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些均證實了關節鏡部分切除術具有顯著應用價值。有學者選取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分別實施關節腔灌注治療、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結果可見,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組患者治療后關節功能、疼痛評分均優于關節腔灌注治療,且前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后者[5],與本次研究結果保持一致,均證實了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具有顯著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應用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可有效改善膝關節功能,緩解疼痛,提高治療有效率,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楊飛,劉妍科,吳金釧,等.關節鏡部分切除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臨床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5):672-674,678.
[2]唐司亞,田明波,李守峰.關節鏡下半月板部分切除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遠期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刊,2020,47(21):78-81.
[3]耿曉林,周迎峰,張超,等.關節鏡下半月板部分切除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研究[J].創傷外科雜志,2020,22(3):212-216.
[4]李文輝,汪乾坤.關節鏡下半月板部分切除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療效觀察[J].中國內鏡雜志,2018,24(6):41-47.
[5]姚力,吳健,馬克勇.關節鏡下半月板部分切除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療效觀察及對VAS評分影響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7):2797-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