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梅,童慶平,童戰偉,蔣波,秦耀明
(1.武漢新聯大生物有限公司湖北咸寧 437222;2.長江大學湖北荊州 434023;3.湖北省黃岡市農業農村局湖北黃岡 438000)
在肉雞飼養過程中,使用抗生素添加劑是預防疾病、促進生長和提高飼料轉化率的措施之一。但是在飼料中濫用或違規添加抗生素會造成畜產品中的藥物殘留以及耐藥菌株傳播擴散,影響人類健康。因此研究與開發高效無殘留天然抗病促生長中草藥添加劑,減少濫用抗生素造成的危害,維護動物源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已成為畜禽動保行業的必然選擇。
本試驗中一組選用的硫酸黏菌素和三組選用的金霉素是目前國內允許使用的獸用抗生素;二組為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和本發明的一種飼用抗病促生長中藥添加劑組。
本試驗的目的在于對上述幾種抗生素和一種飼用抗病促生長中藥添加劑進行對比試驗,以確定一種飼用抗病促生長中藥添加劑抗病促生長和替代抗生素的效果。
本試驗參考萬伶俐等[1]研究的方案共設計了四個組,各組的基礎日糧及基礎添加劑完全相同;各組間差別在于應用的抗病促生長添加劑不同;分別設計了兩個不同的抗生素添加劑組、一個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組和通過試驗篩選出的一個復方中藥抗病促生長添加劑組,詳見表1。

表1 各試驗組抗病促生長劑組成
選擇健康3 日齡黃羽肉雞商品代混雛1,000 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200 只。經測定1 日齡雛雞體重差異不顯著,平均體重38.8± 2.3g。
試驗基礎日糧分為3 個階段(4~21、22~42、43~49 日齡),各組各階段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成分相同。
各試驗組在同一飼養管理條件下,采用大棚平養,自由采食及飲水,23h 光照,舍溫按常規飼養標準控制,按常規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
1)分別測定各組21、28、42、49 日齡個體體重。
2)稱量和記錄每日各組的給料量,稱重同時結算此前耗料量。
3)每日詳細記錄各組雞只的死亡淘汰數量。
對各試驗組不同階段主要生產性能見表2

表2 試驗各組肉雞生產性能
從表2 各組各階段耗料量看,3 周齡和4 周齡耗料量各組間比較接近,差異不顯著。6 周齡和7 周齡的第2 組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顯著低于其它3 個組,達到差異顯著水平(P<0.05)。而其余各組間差異不顯著,證明各組抗生素和一種飼用抗病促生長中藥添加劑均具有促生長作用,而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組在促生長方面不如抗生素和一種飼用抗病促生長中藥添加劑組作用顯著。從表2 各階段耗料量標準差來看,隨著日齡增長,各組耗料量標準差及變異系數顯著增大。
從表2 各組料肉比看,各周齡均比較接近,差異不大。
從各試驗組7 周齡存活率結果看,第2 組稍低,但經差異顯著性檢驗,差異性不大。
通過一種飼用抗病促生長中藥添加劑組與2 個不同的抗生素添加劑組(硫酸黏菌素、金霉素)、1 個復合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制劑組,全程49d 試驗結果表明:
1)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組7 周齡體重顯著低于其余3 組(P<0.05),而其余3 組間差異不顯著;
2)各組間的7 周齡存活率和料肉比差異不顯著,但以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組最低;
3)試驗中選用的2 種抗生素抗病促生長效果無顯著差異;
4)一種飼用抗病促生長中藥添加劑與各抗生素組生產性能指標差異不明顯,試驗結果證明,一種飼用抗病促生長中藥添加劑在肉仔雞飼料中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抗生素添加劑,達到相同的飼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