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揚爍 匡佑生 楊運中 楊群子

“請你幫佩奇和喬治分一分零食,好不好?”10月8日,在醴陵市黃泥坳小學,教師陳子薇在課堂中幫助學生回顧平均分的含義——每份分得同樣多,逐漸過渡到“單位1”的均分,通過動手折一折、畫一畫,親身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讓學生深刻地認識了“分數”這個新朋友。陳子薇的課堂演繹得到了講臺下不少教師與學生的掌聲鼓勵。
名師如何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力量?近三年來,醴陵市“星火計劃”助推了一大批學校逐步形成主題化校本教研、專業化教師發展、生本化課堂改革同步發展的模式。
頂層設計,點亮鄉村教培的“星星之火”
近三年來,醴陵市教師人數增加了1500余名,農村教師占了其中的大部分。過快增長的教師數量導致教師隊伍水平參差不齊,而隨著教師隊伍的不斷補充,如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成了醴陵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星火計劃”應運而生。“‘星火計劃即以醴陵市級名師工作室為單位,深入農村學校,進行送教下鄉、校本研修指導等活動。”醴陵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醴陵市教育局通過先期調研、探索以名師工作室進行送教的可行性后,在2019年正式實施“星火計劃”。
而在推動“星火計劃”的過程中,如何發揮名師工作室的主觀能動性,讓送教下鄉與主題化校本研修產生更好的效果,則成了項目突破的重中之重。
鐘炎輝是醴陵市初中地理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在“星火計劃”付諸實踐后,鐘炎輝一直參與其中。在她看來,這近三年來的“星火計劃”讓她感觸頗深。“其實不少老師們的自學能力比較強,我更多是作為他們教師生涯中的引路者。”
在參與到“星火計劃”前,鐘炎輝是醴陵市區青云學校的一名教師。在同事眼中,她是業務能力出眾的名師,課堂上風趣幽默、深入淺出是她的標簽。課堂上,她經常以鮮活的實例引入主題,她的課基本是座無虛席,不少外校的教師經常慕名來聽課。
在課堂外,鐘炎輝更是被一眾老師認可,任勞任怨,樂于奉獻讓她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基于此,在最初的“星火計劃”的實施過程中,鐘炎輝早早地被醴陵市教育局確定為送教人選。
“在先期選取‘星火計劃的具體實施人時,醴陵市教育局便著重考察了一批具有奉獻精神,樂于為鄉村教育作貢獻的德才兼備型名師。”醴陵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此之外,醴陵市教育局更是把“星火計劃”的具體實施納入到名師工作室的績效考核中,從制度中完善“星火計劃”的實施效果。
深入鄉村,解構鄉村教學的“痛難點”
以課堂為陣地,以問題為導向,“星火計劃”通過同課異構、校本研修指導等方式,讓教師在“家門口”的培訓中提升。通過近幾年的實踐,醴陵市鄉村教師的綜合素養拔節生長。
醴陵市湯飛凡中學,是以著名科學家湯飛凡命名的,如今,它已經成為醴陵市“星火計劃”初中地理、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基地校。
今年5月,湯飛凡中學舉行了2021年“星火計劃”道德與法治學科送教活動,充分發揮了名師對鄉村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為年輕教師成長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力求做好“家門口”的培訓。
新任教師許云英對這次培訓印象深刻。“剛到學校時,我其實壓力很大。因為我的專業并不是學的這個,擔心課上不好。”許云英說。2019年,剛到湯飛凡中學任教的許云英曾一度因為無法完美演繹課堂而深夜痛哭。“是‘星火計劃給了我站上講臺的勇氣與底氣。”而在2020年,醴陵市開展“星火計劃”以來,許云英經常自愿參加鄧任明初中道德與法治名師工作室舉行的活動,面對每次名師工作室前來學校送教的機會,許云英都格外珍惜。
“在旁聽鄧老師講課后,我學會了把課堂有規律的分段,在不同的時段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演繹。”在談起自己對課堂的解構,許云英認為,鄧任明對她的成長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雖然我現在還不是鄧老師工作室的成員,但目前我的教學水平已經顯著提高了,接下來我會提升自己的水平,爭取成為工作室的一員。”
在那以后,許云英學會了如何調動課堂的活躍度,讓學生們都掌握好知識點,許云英會利用起一切課余時間盡可能地打磨課件,做到每個細節都萬無一失。哪怕是一堂常規課,她都會備課到深夜。“我從中感受到了教書育人的快樂,自己也獲得了成長。”許云英說。
醴陵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星火計劃是全市‘強師賦能行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還將整體推進‘夢想助跑堂活動,借力‘高校名生、醴籍名師、網絡名課、教育名家的力量與智慧,從而成就教師、成長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