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偉
安全管理是煤礦企業永恒的主題,是實現企業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前提條件。“雙重預防機制”是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和風險分級管控機制的合稱。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分級管控又合稱為三位一體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雙重預防機制提出的目的是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一、必須加強領導,提高政治站位和認識
1.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必須清晰認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求,切實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充分認識到“嚴守安全底線、紅線保障安全高質量發展是主責,落實和深化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是重點,順應‘智能礦井、智慧礦山建設趨勢、構建高質量的安全生產預防體系是關鍵。”國務院《關于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提出:盡快建立健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規范,完善技術工程支撐、智能化管控、第三方專業化服務的保障措施。
2.深化雙重預防機制,必須成立強有力的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強勢推行的組織機構。煤礦主要負責人、各部門及生產區隊負責人都應加入到領導小組,按照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目標制定總體計劃及完善頂層設計、倒排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確定覆蓋范圍、構筑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兩道防火墻。第一道是管控風險,通過定性定量的方法把風險用數值表現出來,并按等級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并結合風險大小合理調配安全生產管理資源,分層分級管控不同等級的風險;第二道是治理隱患,排查風險管控過程中出現的缺失、漏洞和風險控制失效環節,整治這些失效環節,動態的管控風險。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共同構建起預防事故發生的雙重機制,構成兩道保護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3.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牢固底線思維、紅線意識。時時刻刻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必須克服厭戰、麻痹、僥幸心理,充分認識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及深化雙重預防機制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現實緊迫性。建章立制、夯實責任、齊抓共管,全力推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煤礦能否實現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能否深化,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別是煤礦負責人是關鍵。只有第一責任者高度重視,確實負起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制度、措施才能得到順利執行。所以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和完善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自我約束、考核機制,使他們到其位,盡其責,守其職。用思想認識的提高保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再用制度來約束行為,用制度來保證安全責任的到位。
二、必須疏“堵點”、攻“難點”、治“痛點”、盯“靶點”
1.在煤礦落實2020年國務院安委會在全國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部署。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也從重大災害治理措施不落實、法律法規標準不執行、抓住推進煤礦安全法規標準建設、構建隱患排查和風險預控體系、提升企業安全基礎保障能力等八個方面著力。公司也開展了“學法規、抓落實、強管理”活動。就是要找準安全“問題”和“癥結”,以責任清單梳“堵點”、攻“難點”、治“痛點”、盯“靶點”,全方位強化責任落實,將學習培訓、警示教育、對標對清單整改、督查檢查等工作做細做實。由被動防事故向主動除隱患轉變,實現安全關口前移、預防為主,有效地減少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企業的發展。
2.在疏“堵點”上,就是要提高思想認識。解決“安全第一思想不牢”、“重生產輕安全”、“重效益輕安全”、“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等頑疾,掃清思想認識不足而形成的障礙、人為設置的“堵點”,要從思想認識上落實“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的擔當”,履職盡責,牢記安全使命;在攻“難點”上,要從安全管理工作體制與機制創新入手,從做好重大隱患防治的“頂層設計”著手,堅定不移地推進安全精細化整體向前;在治“痛點”上,要強化培訓教育、警示教育、強化安全風險辨識、預防安全風險、嚴格監督考核、嚴肅查處問題;在盯“靶點”上,要緊盯新員工、新設備、新工藝、新工作面等管控薄弱點,抓好安全風險專項辨識,嚴查隱患,狠反三違,精準指向問題并對表對標,按照“五落實”原則整改。
三、狠抓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向規范化、流程化、標準化要安全
1.深化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必須把風險挺在隱患前、把隱患挺在事故前。而安全生產標準化是保證煤礦安全生產的前提條件。先進標桿的煤礦告訴我們:工程質量及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的單位,生產安全狀況就好。要做好安全標準化工作,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必須建立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引導各項工作“爭第一”。二是必須強化現場管理,抓質量一步到位,實現動態達標。三是要堅持標準,嚴格檢查驗收,并嚴格考核、獎懲。檢查要從嚴從細,考核要客觀準確,獎罰要明確。四是要各專業全面鋪開,實現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五是要建立和完善崗位作業、安全督查的標準化流程,明晰責任,過程管控“環環相扣”不放松。六是要規范化各項安全管理工作,減少“內耗”,夯實責任。反“三違”要規范,考核獎懲要規范,安全督查要規范。
2.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及深化雙重預防機制。按照PDCA循環,明確策劃(P)、執行(D)、檢查(C)、改進(A)四個階段的工作內容。結合礦井安全生產實際,建立并保持安全生產標準化系統;通過自我檢查、自我糾正和自我完善,建立長效機制。
四、必須強化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全方位提高學習實效
1.開展學習培訓。分級、分類、分專業學習煤礦安全法律法規規程標準,組織全員培訓、考試,確保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管什么、懂什么”。并對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和安全隱患相關責任人員,分層級采取反思式、檢討式、案例式精準培訓,實現“缺什么、補什么”,確保安全培訓取得實效。教育培新應采取員工樂于接受的“短視頻”“云宣講”等方式結合形式多樣的培訓手段,發動全體員工積極參與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將雙重預防機制切實地和日常工作聯系在一起,營造全員參與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熱烈氛圍。
2.深化雙重預防機制見實效。應通過該是各顯眼處的宣傳欄、宣傳屏,資訊發達的內部網絡平臺,讓所有員工能夠方便地獲取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最新信息。并邀請專業的輔導機構對員工進行不同層次的雙重預防機制教育培訓,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使員工從思想上認識到雙重預防機制的重要性,把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3.面對所有員工,一定要按照《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和《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要求,保時、保質地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除了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外,應結合各個礦井的實際生產條件進行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作業規程、應急預案、煤礦企業的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各部門、各崗位安全責任制的培訓學習,提高員工的安全認識,掌握礦井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和正確的操作方法;使員工自覺地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規范自己的行為。培訓的方式可多樣化,安全圖片展、放映安全事故案例、針對安全事故案例讓員工和教師共同討論、模擬和現場教學、安全生產知識競賽等等。 推行雙重預防機制讓員工明白自己崗位的風險管控流程和隱患排查治理方法,明白自己在雙重預防機制運作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明確知道上道工序的驗收標準和下道工序的準備要求。推行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把每個員工的工作都納入到了整體效能中,提高員工的責任心和自豪感,讓員工切實感受到推行雙重預防機制能有效防范工作風險、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質。
五、必須強化目標責任考核,改進工作,實現閉環管理
1.強化考核能較為準確地衡量“安全”狀況、“安全”履職的前提。沒有考核,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就會形成吃大鍋飯的現象。對一切安全工作進行考核,做到獎優罰劣,獎“安”罰“患”。在被考核者或單位所有員工的心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使所有組織和員工不斷提高安全防范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強化考核,應形成長效的激勵機制。考核必須做到獎罰分明,就要獎的心動,罰的心痛。就必須要建立和完善科學、嚴禁、務實的考核辦法。并以考核結果為依據,對于安全管理突出的嘉獎,對疏忽安全責任的降級、扣薪、末位淘汰。考核激勵手段將極大激發員工“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調動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職盡責的使命感,更好的夯實責任。而且也給各級從精神上、物質上起到較好的警示作用,有利于深化雙重預防機制。
3.考核是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前提。安全工作絕不能安于現狀、固步自封、降低效率。沒有考核,沒有監督,大多數人就沒有壓力,更沒有動力,只有受到壓力的威脅時,才都會集中精力、激發思維、提高工作效率。只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時效性的考核,才能使上至領導下至員工具有極高的約束力與規范力。
4.考核是提升員工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深化雙重預防機制,必須要將考核內容細化深化到安全管控的每個角落、每處盲點中去,增強了安全管理的創新能力,提升礦井安全管理整體水平和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更好地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
深化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構建高質量的安全生產預防體系是一項復雜、勢在必行的安全管理系統工程,是煤礦長治久安、高質量發展的強力保障,必須堅持以“責任零空隙、制度零缺陷、操作零失誤、管理零漏洞、生產零事故”為目標,在煤炭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法律法規和各級安全生產工作部署,強化安全履職考核,加大安全監督檢查力度,形成常態化的安全管理工作,為創建一流綠色高效智慧礦山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