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翊臣等

一、供應鏈風險
1.供應鏈風險的定義。供應鏈風險是指存在某些不確定因素或者事件,對一個或多個供應鏈環節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導致供應鏈效率降低,甚至導致供應鏈中斷。其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無法準確判斷風險會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以什么樣的形式,造成什么程度的影響,對于受到波及的上下游企業又產生什么程度的損失。
2.供應鏈風險的分類。按照風險來源可以將風險分為供應鏈外部風險和供應鏈內部風險。外部風險根據來源分為:自然災害如地震、臺風、水災、火災、雪災、傳染病;政治因素如國際關系、恐怖主義、關稅波動;經濟因素如金融危機、通貨膨脹。內部風險根據來源分為:產能因素如產能的利用、產能的成本;庫存如產品批量和品種的變化、持有成本、庫存有效期、需求不確定;產品合格率、質量競爭性;發貨、運輸、配送、售后等服務;采購方面如行業價格波動、供應商產能、獨家供應;銷售回款方面如客戶的經營狀況、關鍵客戶拒付、延期支付。
二、風險評估
在供應鏈風險中,不但有上述已知因素,還有未知因素。風險評估實踐中往往難以對實際狀況的風險程度進行精確評價,比如因為疫情升級導致道路封鎖的可能性難以精準描述,往往無法簡單地用數字衡量。本文旨在采用風險因素分析法,通過對已知風險因素盡可能量化,用數字反映風險程度,進而對風險進行評估。
一般而言,通過計算其供應可靠性以確定供應鏈風險。評價可靠性水平具體步驟為:a.選定評價因素,構成評定要素集合;b.根據要求,確定評價標準;c.建立評價規則,對各因素進行評價;d.計算得出評價結果。
針對庫存管理一般采用帕累托分析法。維爾福雷德·帕累托在研究個人收入的分布狀態時,發現少數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數人的收入卻只占小部分,他將這一關系用圖表示出來,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圖。它是根據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征,進行分析、排隊與分類,在眾多因素中分清主次,從而有區別地確定管理方式的一種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對象分成A、B、C三類,根據這三類的不同特點,分別采取重點、次要和一般三種不同程序的管理,以達到最經濟、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財力的目的,所以又稱為ABC分析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
庫存管理中經常發現物資的百分比與年資金使用百分比遵循這樣一種模式:A類——大約20%的物資占用了80%的資金使用量;B類——大約30%的物資占用了15%的資金使用量;C類——大約50%的物資占用了5%的資金使用量。這里的百分比為近似值,不是絕對的。對于不同類物資的庫存周轉風險應視其重要性分類評估。
三、風險的控制
供應鏈外部風險主要來源于外部環境中的意外突發事件,通過影響供應鏈上的一個或多個環節,造成供應鏈中斷。對于這一類風險,企業無法避免,并且難以對其進行量化評估,更難以預測什么時間會發生,只能通過采取及時有效的行動將負面影響縮減至最小。
供應鏈內部風險主要來源于供應鏈各個節點間互相作用,可以通過統計數據模型或者明確的評分細則進行量化評估,供應鏈中成員可以通過調整戰略戰術、增加柔性、建立預警和信息共享機制對風險進行控制。
四、評估實踐
受供應鏈外部風險和供應鏈內部風險共同影響,物資供應短缺和庫存周轉成為近一年來物資中心金屬物資供應鏈風險中的最突出的問題,因而在此將這兩個問題在供應鏈風險評價中的占比權重提高。
1.供應短缺風險評估。當前外部的風險主要是新冠疫情以及疫情升級帶來的人員、物資流動限制。當前內部的風險主要有:獨家供方風險,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很難挽救;產能風險,制造商的產能有限,當需求遠大于產出時市場由賣方主導,主動權在制造商;運輸風險,尤其是臨近春節之類的節假日容易發生;流動資金風險,上下游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收付款條件影響。首先對兩種主要金屬物資及其對應的主要制造商的歷史訂貨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各制造商的年度平均交付周期,發現其平均值逐年增加,且交付周期標準差數值均小于平均值數值,交付周期波動較穩定,可以采用制造商平均交付周期來評價其履約風險。其次統計各制造商2018年至2020年每個季度交付量,用線性函數擬合交付量隨時間的變化(理論上制造商存在生產能力的極限,但只要交付量沒有明顯的增幅遞減,在此認為可以用線性擬合),以此預估下一個季度的交付量,用剩余合同量與預計下一個季度交付量的比值,即剩余合同完全交付所需季度數來評價其產能風險。根據物流單據傳遞準確率、貨物發運及時率、送達及時率,評價其物流風險。根據制造商是否需要預付款,預付款比例;是否接受商業承兌,承兌期限有無限制;是否提供授信額度,授信額度與業務量匹配程度來評價其流動資金充裕程度。對于A、B、C、D、E、F六家企業,在確定評價因素集合和評價標準后,對各個風險要素及其權重進行評價,再計算出其可靠性,評價結果如表。
對制造商A的供應環節進行可靠性計算:
P=0.91*0.2+0.50*0.4+0.95*0.2+0.95*0.2=0.762,即該制造商對于物資甲的可靠性水平為76.2%,發生風險的概率為23.8%,以可靠性指標作為風險監控的主要指標。
2.庫存周轉風險評估。由于客戶更在乎物資交付價格,對部分物資而言本身資金使用量已經不足以代表交付價格,所以需要在基礎ABC分類基礎之上,加一個維度,成為二維ABC分類,分為AA,AB,AC,BA,BB,BC,CA,CB,CC。第一個字母含義與基礎ABC分類一致,第二個字母含義是指體積,考慮的是金屬物資對庫存和物流費用的雙重影響。同時以金屬物資的價值,和運輸該金屬物資所花費的金額這兩項因素來劃分金屬物資,以達到對金屬物資更加合理化的分類用于安排采購訂單和運輸,從而使供應鏈層面上的總花費最低化。
在運輸價格體系中,運費收取的基本單位是收費重量,即實重和體積重中取大者,同時設定單票貨物最低收費重量。之所以第二個維度設定為體積,是因為絕大多數原材料在包裝好之后,其體積重量是大于實際重量的,而且部分異形尺寸物資盡管實際重量不大,但是由于其尺寸原因,限制了單次運輸數量。這里我們以大多數情況下,在最低收費之上,體積重量可以線性反應運輸費用為例來討論。同時體積的大小也影響著對倉庫空間的占用,間接反映倉儲費用的多少。所以在二維ABC分類中,第二個字母表示體積大小的分類,即代表物流費用的花銷多少。
用年度資金使用量和庫存物流費用為例,二維ABC分析步驟如下:①確定每類物資的年度用量及單位物資體積大小,單位體積存儲和運輸費用;②將每類物資的年度用量乘以該物資的成本得到年度資金使用量,年度累計該物資庫存和運輸成本得到年度儲運資金花費量;③根據年度資金使用量和儲運資金花費量用排列物資;④計算累計年度資金使用量和和儲運資金花費量對應累計物資所占百分比;⑤考察年度資金使用分布情況,將物資分為AA,AB,AC,BA,BB,BC,CA,CB,CC九類。
重點對AA,AB,BA這三類物資存儲、流轉的記錄和關鍵節點進行檢查和監控,針對前期已經遭遇過的風險狀況進行總結,并形成應急響應措施和機制。
五、控制實踐
1.建立預警機制。暫定可靠性>90%的環節為低風險安全,可靠性<80%的環節為高風險,介于兩者之間為一般風險,通過實踐不斷修正可靠性預警線臨界值,然后在不同風險等級之間建立應急措施和應對風險的工作流程。計算一種物資的所有制造商可靠性對應各自訂單在該物資中的份額加權,當該可靠性值低于臨界值時,應當啟動應急工作流程。
2.調整戰術戰略。合理增加庫存持有量,對于供應量波動小,生產合格率穩定的產品,用庫存儲備來防范供應短缺;加強信息共享,對于重要合作伙伴,提高信息共享有助于規避和減小由于預測帶來的風險;拓寬多頭供應機制,增加重要產品的供應渠道,不僅能降低風險,還能在供應商之間形成良性競爭,保證穩定供應;最重要供應商和客戶的生產經營狀況進行調查評估,便于預防和及時改進。
AA,AB,BA類物資,嚴密的控制包括完整準確的記錄,定期頻繁檢查,頻繁檢查需求預測,關鍵節點進度追蹤,加速以縮短提前期;CA,BB,AC類定期檢查,正常處理;CB,BC,CC類確保充足的供應,大批量采購并持有安全庫存。增加供應鏈的柔性,即抗風險能力,能夠采取的狀態和采取行動的范圍維度;狀態變化所需要的費用維度;狀態變化所需要的時間維度,從以上三個維度出發,擴展各個維度來提高抗風險的能力。
(執筆人:方翊臣? ? 馮? 原? ? 李? 慧? ? 王? 傲? ? 秦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