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銳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人”的因素對單位的經濟效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在進入21世紀以來,各行業領域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山區公路養護亦是如此,其對人才的需求更是呈現迫切勢頭。交通部在“十四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加快培養引進一批精通智慧公路、熟悉跨界融合等領域的急需緊缺人才。打造素質優良的技能型、創新型公路基層養護人才隊伍。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和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已成為山區公路養護單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山區公路養護全體工作人員以無私奉獻的精神默默無聞地保障著公路的暢通無阻。誠然,由于環境的艱苦、行業的封閉等客觀原因的存在,很難吸引高層次的人才,直接影響著山區公路養護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一、山區公路概述
山區公路指的是位于崇山峻嶺地區的公路,其具有路線曲折、坡度較大以及特殊構筑物較多等特點,按照路線行經可以將山區公路劃分為沿河溪線公路、山腰、山脊線公路以及越嶺線公路等,對于特殊困難地區還需要通過隧道或者高架橋穿過。石泉公路管理段管養里程為85.716km,其中山區公路為80.3km,管養路段有隧道4個,橋梁41座,由于地屬秦巴山區,常年雨水充足,易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養護和修建的費用也特別高昂。另外,山區公路地形崎嶇,不僅交通不容易普及,且基礎設施建設難度較大,經濟發展也比較落后,國家相關部門理應加大對其重點扶持和幫助,從而促進全國經濟均衡發展。
二、山區公路養護人才隊伍建設現狀
1.養護人員總數逐年遞減,山區公路養護用工缺口較大。縱觀我國大部分的山區公路養護單位,由于新招人員總數遠遠低于離退休人員,使得工作人員老齡化現象較為嚴重,從而導致山區公路養護人員總數在逐漸遞減。以安康石泉公路段為例,“十三五”期間全單位實際的從業人數較上一同期減少45人(其中一線公路養護人員就減少了39人)。近些年來,山區公路養護單位除了招錄不同專業的技術人才之外,一線公路養護人員沒有得到補充,而所剩無幾的一線公路養護人員由于無法得到及時補充,呈現出了斷崖式的減少態勢,在實際的山區公路養護中不得不聘用低學歷、低技能或者是農村中的閑散人員從事簡單的公路養護工作,以此來彌補山區公路養護單位用工的缺口。
2.養護人員文化素質偏低,山區公路養護專業知識缺乏。石泉公路段45周歲以上職工占據總職工人數的66%,年齡偏大,特別是專業從事一線公路養護的員工,45周歲以上職工占據總職工人數的83%及以上。另外,在文化程度上,大約90.3%的一線公路養護人員為高專及以下的學歷,文化素質偏低。隨著公路行業領域的不斷發展,大量的新技術、新設備以及新材料被引入到了山區公路的養護中。但是,由于養護人員文化素質偏低的緣由,僅可以滿足日常簡單的養護工作,其對新的養護方法掌握不足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了出來,已不適應山區公路養護高質量發展需要。
3.埋頭苦干型養護人員多,創新型和機械操作人員較少。當前,山區公路養護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機械操作人員的需求在不斷增加。但是,由于埋頭苦干型養護人員較多,整個隊伍中創新性和機械操作人員較少,這使得大部分的機械操作人員以兼職為主,距專業操控和持證上崗的要求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與此同時,在日常的山區公路養護工作中,又由于一些年齡較大的職工缺乏考取專業職稱的進取之心,年齡偏小的職工又面臨數量不足的現實問題,很多的機械設備由于無專業人員操作,大部分處于閑置的狀態,未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和價值。
4.專業技術人才流失嚴重,人才引進與流失比例已失調。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山區公路養護單位,雖然不斷擴大渠道,并通過多個方面和多種措施增加和引進人才,但是因為體制的原因,但依然難以招錄到與實際需求相一致的專業技術人員,使得人才出現了斷崖式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山區公路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國家和社會不斷地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山區公路養護單位也對高素質、高水平和高質量的人才需求與日俱增,由于山區公路養護單位養護人員的工資待遇與高速公路等交通部門以及其他一些事業單位相比較低一些,且在個人職業生涯成長、職稱待遇方面缺乏行業競爭力、人員流動性大以及可以交流和提升的空間較小,不能為人才隊伍的壯大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使得一部分人員在經過幾年的歷練后,跳槽到了其他的高薪行業或考取到新的事業單位中工作。
三、山區公路養護人才隊伍建設策略
1.立足現狀,制定山區公路長遠發展計劃。山區公路養護人才隊伍建設,首當其沖需要立足現狀,制定山區公路長遠發展計劃,以高素質、高水平和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培養為重點,切實推進各類人才發展,逐步實現人才隊伍總量上升,人才隊伍結構改善,人才素質整體提高的理想目標,使人才緊缺現象緩解,使人才隊伍建設與行業發展相適應,從而滿足山區公路養護單位的實際需求。
2.優化結構,提高山區公路人才引進質量。①健全與完善山區公路人才引進機制,不斷擴大引進渠道,實現人才數量增長。②注重和加強創新人才、緊缺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使山區公路養護人才招錄工作可以始終保持均衡發展,除了需要返聘一些離退休的工作人員,還應當適當地招錄一些機械操作、應急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當面的新型人才,以此更進一步地優化人才隊伍結構,解決人才短缺的現實問題,以此適應山區公路養護的實際需求。③積極與高校合作,通過校園定向培養一些專業的養護人員,待其畢業之后按照屬地分配原則分配至家鄉附近的公路養護單位,切實提升山區公路人才引進質量。
3.遵循規律,健全山區公路人才管控機制。①建立人力資源管理平臺,加大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力度,健全山區公路人才管控機制,滿足山區公路對人才的實際需求。②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對現有的人才資源按照公路行業標準進行分類,從一線養護人員開始有計劃和有針對性地確定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如圖所示),尤其要加大對后備管理人員的建設力度,并根據實際的儲備量對其進行定期的教育培訓和引導。③在選拔和聘用上,逐步從埋頭苦干向著創新方向轉變,加大對重要崗位人才的培養。
4.通過培訓,提升山區公路人才綜合素質。①幫助員工樹立終身學習的新理念,堅決做到“三個舍得”即舍得抽出時間抓培訓、舍得花錢建陣地、舍得拿人建隊伍。②針對不同人才不同的身心特點與成長規律制定職工教育培訓計劃,在單位內部積極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③定期開展山區公路養護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工作,通過一年一度的繼續教育培訓,不斷優化和完善養護人員的知識結構,使其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與業務水平得到提升。
5.集聚人才,建立山區公路人才激勵機制。①山區公路養護人才隊伍建設,還應當集聚人才、培養人才、并建立山區公路人才激勵機制,以此切實提升養護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②按照管理的權限和職責,加大對年輕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加快推進養護隊伍年輕化進程,拓寬用人渠道,遵循公開選拔原則,使年輕和優秀的管理干部和人員能夠脫穎而出,優化領導班子,滿足山區公路養護實際需求。③健全與完善聘用機制,以事業單位改革為出發點,推行事業單位聘用制度,建立以“多勞多得”和“優績優酬”的基本導向,讓人才隊伍建設可以符合山區公路單位的特點,形成有效績效工資分配制度。④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根據實際貢獻拉大收入差距,積極向養護一線人員傾斜,建立更加優秀的人才隊伍,使專業人才的培養通道和成長空間更加廣闊。⑤以解決山區公路職工實際的生活問題為重點,切實做好職工隊伍的穩定工作,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并從職工最關心的事情和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抓起,維護職工基本利益,疏導職工負面情緒,促使職工可以切實地體會到單位對自己人格的重視,這樣他們才能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實際的工作中,才能使山區公路人才隊伍的建設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
綜上所述,現如今,在經濟與社會持續發展的利好背景下,山區公路養護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其應當從制定山區公路長遠發展計劃、提高山區公路人才引進質量、健全山區公路人才管控機制、提升山區公路人才綜合素質、建立山區公路人才激勵機制等的方面做起,切實提升山區公路養護服務水平,并不斷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