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課題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與《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特點,通過調研山東省相關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在1+X證書制度下對工程造價專業《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相應的教學改革,為下一步工程造價專業整體課程改革提供了基礎研究。
關鍵詞:1+X證書;建筑安裝與識圖;教學改革
職業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雖然與普通教育屬于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國務院于2019年2月13日正式發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職業教育發展的總體要求與目標進行了明確,對新時代下如何辦好職業教育提出新的政策。在職教 20 條文件第六條中明確指出,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借鑒國際職業教育培訓普遍做法,制定工作方案和具體管理辦法,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院校內實施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是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
針對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課程中《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改革,本文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文件精神,對《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改革進行相應的研究與總結。
一、 高職院校《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特點
《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是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針對高職教育的教學特點,以實用為主,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對建筑安裝工程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建筑安裝工程應用為重點,培養學生提升建筑安裝識圖及實踐操作的技能。通過學習《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使學生明確學習這門課的重要性,了解建筑管道、電氣等安裝工程的常用材料和施工工藝,熟悉建筑安裝施工圖基本知識,掌握施工圖的識讀。
二、山東省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通過調研山東省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可以看出各院校對專業課程設置、創新授課形式以及實訓教學等方面進行了相關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重視程度不足、管理職責欠缺等情況,對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建筑設備類人才的培養造成一定影響,導致結果是很多學生畢業后出現工作適應能力有待提升、實踐能力有待加強等情況。因此,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文件的要求,以培養技能型高素質人才為目標的高職院校,怎樣以真實案例教學為載體,針對《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構建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體系,從而實現《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授課內容與相關職業標準對接,學校與企業對接,為企業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工程造價人才,是當前有待研究和解決的新課題,同時以《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改革為基礎,為工程造價專業整體課程改革提供了條件。
三、學習《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可考取的的1+X證書
(一)建筑信息模型(BIM)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級別設置包括初級(BIM建模),中級(BIM專業應用),高級(BIM綜合應用與管理)。中級(BIM專業應用)又分為城鄉規劃與建筑設計類專業、結構工程類專業、建筑設備類專業、建設工程管理類專業。學習《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后可以考取建筑設備類專業的中級BIM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二)建筑工程識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建筑工程識圖職業技能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依次遞進,高級別涵蓋低級別技能要求。高職在校學生及具有同等學歷的社會者可從初級或中級起參加考核。學習《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后可以考取建筑水暖類專業或的建筑電氣類專業的中級建筑工程識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四、《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內容可對接1+X證書內容
五、 1+X證書制度下《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的改革
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文件背景要求下,本課題結合實際情況,對《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改革進行如下研究。
(一)授課內容方面改革
(二)課程考核方面改革
由之前的平時成績+期末試卷考試改為理論知識學習+軟件實踐操作相結合方式,每一項目學習完畢后,對學生進行軟件繪圖能力考核,并按照成績的50%計入期末考試。學生理論知識考核則通過期末閉卷考試進行,占總成績的50%。通過考核改革,從整體上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1+X證書考取奠定良好基礎。
六、結束語
本課題結合工程造價專業《建筑安裝與識圖》課程進行1+X證書制度下的課程改革,在提高學生專業素質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為工程造價專業的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 1+X證書視域下高職院校課證融合研究,鐘紹輝,2019
[2] 1+X證書制度BIM對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課程的影響,李寧,2019
[3] 1+X證書制度下高職建筑技術專業發展探討,李輝政,2020
[4] 1+X證書制度下學分銀行建設探索與研究,祝珊珊,2019
[5] 1+X證書制度下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途徑探析,邱嵐,2019
山東商務職業學院?李昌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