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華芬,陳夢瑋,吳小琴,徐歡林,陳華燕,王宇川
鷹潭市人民醫院,江西 鷹潭 335000
認知障礙是在老年全身麻醉(全麻)手術患者中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其病因尚不明確,多認為與手術、麻醉、疼痛等因素有關,易導致患者出現感覺遲鈍、記憶錯誤、妄想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因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治老年全麻手術患者認知障礙顯得尤為重要。既往臨床針對老年全麻手術患者的麻醉藥物多以瑞芬太尼、丙泊酚為主,且在防治術后認知障礙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受相關因素的干擾,部分患者仍存在認知障礙風險。右美托咪定是一種麻醉輔助藥,相關研究顯示,其雖在預防術后認知障礙方面有一定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單用該藥的效果不顯著[2]。而氟哌利多作為一種抗精神病藥,也有預防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功效[3]。基于此,本研究觀察右美托咪定聯合氟哌利多防治全麻術后老年認知障礙的療效。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鷹潭市人民醫院擬行靜脈全麻手術治療的60例老年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74.38±1.05)歲,年齡范圍65~80歲;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Ⅰ級18例,Ⅱ級12例。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74.29±1.08)歲,年齡范圍66~78歲;ASA分級:Ⅰ級19例,Ⅱ級11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對比性。
(1)納入標準:①均有高度認知障礙發生風險,且行全憑靜脈麻醉[4-5];②依從性較高;③心肝腎功能正常。(2)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肺部感染或精神疾病;②存在聽力障礙;③存在鎮痛藥物濫用史;④過度肥胖;⑤近期服用過抗抑郁藥物或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所有患者或其近親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原則要求。
對照采用基礎方法,所有患者術前8 h禁水、禁食,進入手術室后取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巾、監測生命體征、吸氧、氣管插管。麻醉誘導。靜脈滴注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國藥集團工業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國藥準字H20123421,規格:2 mg)2.3 μg/kg、苯磺順阿曲庫銨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042,規格:5 mL∶10 mg)0.1 mg/kg、丙泊酚乳狀注射液(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138,規格:20 mL∶0.2 g)4~6 mg/kg、咪達唑侖注射液(江蘇九旭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019,規格:3 mL∶15 mg)0.1 mg/kg。維持麻醉。靜脈微量泵持續泵注瑞芬太尼0.1~0.5 μg/kg、丙泊酚4~6 mg/kg。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右美托咪定聯合氟哌利多,麻醉維持時靜脈泵注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27,規 格:2 mL∶200 μg)0.1~0.3 μg·kg-1·h-1),直至手術結束;手術結束時,靜脈注射小劑量氟哌利多注射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895,規格:2 mL∶5 mg)0.025 mg/kg。
(1)記錄兩組麻醉、清醒及拔管時間。(2)記錄兩組術前、術后5 min、拔管前5 min、拔管后30 min時平均動脈壓、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及腦氧飽和度。(3)術前1 d(T0)、術后1 d(T1)、3 d(T2)和術后7 d(T3),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評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6]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7]評估兩組認知功能,其中MMSE包括30個問題,每題1分,共30分,分值越高患者認知功能正常;MoCA則包含11個評分項,各評分項計分不等,總分30分,分值越高患者認知功能越正常。(4)認知功能障礙的判斷標準。若患者MMSE評分<24分或MoCA評分<26分,則判定患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5)記錄兩組惡心嘔吐、寒戰、呼吸抑制、嗜睡、嚴重高血壓(SBP>180 mm Hg)的發生情況。
兩組麻醉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清醒及拔管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效果對比(min,)

表1 兩組麻醉效果對比(min,)
組別 例數 清醒時間 拔管時間 麻醉時間對照組 30 20.71±3.41 17.19±3.22 161.86±21.37觀察組 30 16.15±3.35 13.25±3.18 162.15±21.42 t 5.225 4.769 0.053 P<0.001 <0.001 0.958
整體分析顯示,兩組組間、時間及交互比較,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組內比較顯示,兩組術后5 min、拔管前5 min、拔管后30 min時的心率、平均動脈壓、脈搏血氧飽和度以及腦氧飽和度相較于術前均緩慢降低;組間比較顯示,觀察組心率、平均動脈壓、脈搏血氧飽和度以及腦氧飽和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點臨床指標對比
整體分析顯示,兩組組間、時間及交互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組內比較顯示,兩組T1、T2、T3時MMSE、MoCA評分均低于T0時;組間比較顯示,觀察組MMSE、MoCA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時點MMSE、MoCA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不同時點MMSE、MoCA評分對比(分,)
注:與同組T0時點比較對比,aP<0.05。
組別 例數MMSE評分MoCA評分T0 T1 T2 T3 T0 T1 T2 T3對照組 30 28.35±1.41 22.08±1.39a 24.13±0.52a 25.24±0.46a 28.10±1.22 21.11±1.18a 24.18±0.54a 25.23±0.40a觀察組 30 28.46±1.36 23.13±1.45a 25.62±0.54a 26.88±0.43a 28.12±1.24 23.25±1.22a 25.34±0.56a 26.78±0.39a t 0.308 2.863 10.886 14.265 0.063 6.906 8.167 15.197 P 0.760 0.006 <0.001 <0.001 0.950 <0.001 <0.001 <0.001 F組間,P組間 243.787,<0.001 362.713,<0.001 F時點,P時點 1 095.295,<0.001 1 351.058,<0.001 F交互,P交互 14.859,0.026 27.426,<0.001
觀察組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為3.33%(1/30)低于對照組26.67%(8/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06,P=0.030)。
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事件。
臨床防治術后認知障礙的手段雖多,但至今仍未明確一種特效的防治手段。而相關研究顯示,麻醉方式是老年全麻術后發生認知障礙的影響因素之一,優化麻醉方案或可降低患者出現認知障礙的概率[8]。因此,本研究探討右美托咪定聯合氟哌利多在防治全麻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方面的效果。
右美托咪定作為一種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較好的催眠效果,使得其在麻醉中應用越來越廣泛[9]。而氟哌利多是一種中樞多巴胺受體的拮抗藥,具有神經安定和鎮痛的效果,相關研究已證實其與麻醉藥物聯用,可產生特殊的麻醉狀態[10]。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麻醉時間無明顯差異,但觀察組清醒以及拔管時間短于對照組,且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事件,表明右美托咪定聯合氟哌利多可縮短全麻術后老年患者術后清醒和拔管時間,且安全性較高。分析其原因在于,右美托咪定可通過阻滯腎上腺素的釋放,抑制疼痛信號的傳導,從而起到麻醉的效果[11-12]。此外,在全麻手術中持續緩慢輸注右美托咪定,可減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輸注量,從而縮短患者術后清醒、拔管時間,且降低麻醉藥物的副作用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相較于術前,兩組術后5 min、拔管前5 min、拔管后30 min時心率、平均動脈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及腦氧飽和度均緩慢降低,但觀察組術高于對照組;兩組T1、T2、T3時MMSE、MoCA評分均低于T0時點,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右美托咪定聯合氟哌利多防治全麻術后老年認知障礙的效果較好,可改善患者血氣指標。分析其原因在于,右美托咪定可抑制患者術中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使其神經自主反射降低,從而使其血流動力學維持穩定水平,進而有助于避免患者因腦部缺血缺氧而出現意識障礙[13-14]。而氟哌利多不僅可阻滯多巴胺受體,而且可促進腦內多巴胺轉化,具有較強神經興奮作用,可降低手術對機體的刺激,從而減輕患者的神經損傷,進而降低患者出現認知障礙的概率[15]。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聯合氟哌利多防治全麻術后老年認知障礙的效果較好,可縮短患者的蘇醒、拔管時間,改善心率、平均動脈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及腦氧飽和度,預防認知障礙的,且不會增加不良事件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