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曉丹
黑龍江省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提出:到2025年,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突破,建成全國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和國家重要的高品質乳肉禽蛋制品加工基地,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成為第一支柱產業,建成農業強省。
“十四五”時期,黑龍江省將在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上多方位精準發力,積極推進黑龍江省實現農業強省的目標。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區和綠色發展先行區,打造寒地黑土、綠色有機、非轉基因高質量農產品和高品質食品品牌,推進綠色食品加工業全產業鏈發展,在食品安全等領域加強科技創新,充分發揮綠色有機食品和生態康養旅游等高品質產品服務供給能力,構建食品、醫藥等百億級產業鏈,構建以森林農業、森林食品、森林康養為主的現代林業生態產業體系。
近年來,黑龍江省注重打綠色有機優勢牌,積極走農業綠色優質高效發展道路。綠色食品被列為全省發展和推進的“十大產業之首”,綠色有機食品已成為黑龍江省成長性最好的新興產業。黑龍江省食品產業規模效益持續提升,在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產量、品牌建設、安全監管等多方面加快前進步伐,越來越多的“龍江綠”擺上了國內外消費者的餐桌。未來“龍江綠”必定成為黑龍江省構建高質量現代農業體系的堅實支柱。
2020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克服疫情、臺風等因素的影響,實現“十七連豐”,連續十年居全國第一。把綠色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打造成第一支柱產業是黑龍江省向農業強省邁進的重頭戲。同時,作為全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黑龍江省堅持在“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方面持續發力,食品工業已經成為黑龍江省最具成長活力的產業之一。2020年,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8500萬畝,居全國首位。其中,綠色和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分別達7650萬畝、850萬畝,分別比上年增加180萬畝和200萬畝。綠色食品加工業已形成了綠色米、豆、菜、菌、乳、畜等14個產品系列。2020年,黑龍江省食品工業增長2.0%,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4.7%。

哈爾濱市綠色農產品對外展銷
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全面開創龍江農產品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北大荒”“五常大米”“寒地黑土”等有機食品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成為龍江優質農產品的典型代表。“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名單”顯示,以五常大米為代表的5個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評估結果為892.96億元。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其營銷網絡覆蓋包括北上廣深等在內的全國200多個城市,并且正在積極打造成為中國大米第一品牌。2020年,第八屆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和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以“推廣綠色農業,引領健康生活”和“稻米飄香世界”為主題,全面展現了黑龍江“好大米、好豐收”的場景。
2020年,黑龍江省農投集團的“金谷農場”以29.78億元的品牌發布價值上榜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020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活動中,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推薦的9個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總和達1211.26億元,其中五常大米品牌價值達到698.6億元,位列初級農產品類品牌價值第1位。2020年,農業農村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公布“最美綠色食品企業”名單,黑龍江省11家企業獲得殊榮。這些企業不僅是近10年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保持在100%,而且都是持續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10年以上的企業。
近年來,直播帶貨為“龍江綠”拓寬了銷售渠道,也為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實現了高效益。2019年的第七屆綠博會上,在1小時的直播時間里網紅主播們就為合作商家賣出5萬斤大米、6000多棒玉米,豆干豆皮等產品的訂單呈現飽和狀態。大興安嶺某網紅通過推介黑木耳、野生藍莓等林下產品,僅在2019年就為當地一家快遞企業增收10萬余元,并與林業局其他網紅帶動樺樹茸價格上漲3倍。2020年,黑龍江省商務廳發起“縣長直播帶貨”號召,開展積極探索,取得可喜成效。在2020年某公益助農網購活動中,黑龍江某網紅僅6小時直播就帶貨1.658億元,五常大米、完達山酸奶、紅腸、蜂蜜等產品銷售火爆。
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副主任李鋼表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為‘龍江綠’打造一條‘打品牌、闖市場’的快速干道,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焙w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性農產品的“龍江綠”,在哈爾濱著名的網紅打卡圣地——中央大街,為數字經濟注入了新活力。飛鶴、北大荒、秋林格瓦斯、裕昌燒雞、一手店、老鼎豐等龍江知名品牌悉數入駐位于中央大街的黑龍江綠色食品商城,在哈爾濱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上,“龍江綠”利用著中央大街日均30萬客流量的商業優勢,讓廣大采購商、消費者“看得到、買得著、信得過”?!褒埥G”以線上線下、零售團購,通過探店直播、網紅帶貨、屬地領導代言等方式,在拓寬了銷售渠道的同時,也有效對接了省內外團購、定制化采購、特渠采購等市場需求。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能力的提升,對綠色有機食品需求的數量和品種將會持續擴大,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企業必須在產品認證能力、研發創新能力、品牌打造能力、營銷管理能力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壯大企業競爭力,爭創全國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第一大省位置。唱響“龍江綠”,也更需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最北自貿區和品牌文化等合力推動。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成為黑龍江省推動糧食增產的重要力量。黑龍江省家庭農場、種糧大戶通過規模經營拉動糧食增產8%左右,農機合作社拉動糧食增產15%左右。黑龍江省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必須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相對于傳統“小農”而言的組織系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逐步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脫貧奔小康的先進代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以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主要類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速傳統農業轉型,引領帶動示范小農戶,集聚現代生產要素,引導農民有效對接市場等方面凸顯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2019年12月,有超過1500家的黑龍江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加了“第二屆黑龍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投入品博覽訂貨會”,僅開幕式上4家大型企業的簽約總額就達到6916.4萬元。
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同時也是增強鄉村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由于綠色有機食品在種養殖源頭就需要嚴格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這種嚴苛的種養殖要求不易被小農戶所掌握,所以需要有規?;a與集約化經營能力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作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生態循環生產模式、電商銷售、休閑觀光農業三種新業態的參與程度也要遠高于普通農戶。下一步,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引領作用,探索建立“龍頭企業+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發展模式,帶動“龍江綠”駛入快車道。
做強“農頭工尾”,做精“糧頭食尾”,民營企業在“龍江綠”的生產、深加工等環節上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和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實踐都能夠證明,食品行業民營企業的經濟規模與實力在黑龍江省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黑龍江省不斷加大綠色食品融合發展力度,綠色食品民營企業正在為黑龍江經濟增長提供有力的支撐。2020年,黑龍江省綠色食品企業達到1047家,產品2666個(不含農墾);完成中綠華夏有機企業111個項目種植環節檢查,獲證產品645個;新登記保護農產品地理標志9個,累計達到149個。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企業投資興業的重要軟實力,更能夠讓市場主體的滿意度不斷提升。常規情況下,品質好的農副產品應該是供不應求不愁銷路的,但黑龍江省多年來卻一直存在種得好卻賣不好的現象。尤其在綠色有機食品的銷售上,盡管黑龍江的種植面積和產品數量都是位居全國前列,但在產品可辨識度、優質優價等方面欠缺優勢。這直接影響了黑龍江綠色有機產品的銷售額度與產品競爭力。
如何讓“龍江綠”發出最強音,讓黑龍江食品產業提升市場競爭力?不僅要找出好的銷售方式,更重要的是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外在吸引消費者和投資者主動登門買產品、投產品、養產品,內在激發綠色有機食品企業的內生動力。阿里巴巴集團跨過山海關直接到黑龍江投資,一方面說明企業的卓越投資眼光,另一方面也說明黑龍江省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的成效。新希望集團出資20億元,在龍江投資奶牛養殖、綠色農產品等項目,黑龍江省招商引資的“強磁場”效應不斷釋放。未來,“龍江綠”依托良好營商環境,將會持續增強產業競爭力,為實現黑龍江省高質量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黑龍江綠色農產品參展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
2019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區由哈爾濱、黑河、綏芬河三個片區組成。三個片區有各自明確的功能定位,其中黑河片區的功能定位就是重點發展綠色食品、旅游康養、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商貿物流、沿邊金融等產業。自貿區的批復必然進一步推動龍江對外開放,也為“龍江綠”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帶來更多的機遇。
2020年,中國在哈爾濱、長春、綏芬河等東北城市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該政策將進一步推動中俄兩國電商進出口合作。
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20年黑龍江省實現進出口總額1537.0億元。其中出口360.9億元,增長3.2%,連續8個月正增長。2020年,俄羅斯對中國食品出口占雙邊貿易額的比重首次上升到第二位,僅次于能源。俄對華出口額同比增幅最快的非能源非原料產品為農產品,包括禽肉和禽副產品(+871.2%)、豆油(+558.8%)、葵花籽油(+207%)。待黑河片區的集現代倉儲、運輸配送、多式聯運、國際貿易、展覽展銷為一體的國際物流運輸體系建成運行后,將會為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產業提供更為廣大的發展空間。借助最北自貿區的推動,“龍江綠”的生產加工、產品交易、與對口省份的合作等將會更為順暢與便利。
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升級,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購買從注重口感、品質,逐漸轉向更加關注產品的品牌文化、品牌價值上來。在品牌文化作用下所產生的品牌力,不僅能夠為企業贏得穩定的市場,穩定的客戶群體,還能夠大大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為什么贛南臍橙、西湖龍井、陽澄湖大閘蟹、章丘大蔥、盱眙龍蝦、鞍山南國梨等這些知名農產品品牌能夠深入人心?在品質第一的前提保證下,品牌文化的力量不容忽視。就黑龍江農產品而言,絕大部分消費者只能說出五常大米或九三豆油等幾種。黑龍江省作為中國綠色有機食品大省,太多的優質農產品不為人知,這就說明在產品品牌構建與推廣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構建好“龍江綠”的品牌文化,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協作的努力,應從農耕文化、營養健康、創意設計、鄉風民俗等多角度綜合考量,尤其應注重主流消費群體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