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東北抗戰進入極端困難時期,抗聯各部終日潛居在深山密林,缺衣少食,游擊活動極為困難。1941年3月中旬,東北黨組織和抗聯領導為保存實力,以利再戰,根據第一次伯力會議抗聯與蘇聯遠東方面軍達成的相互支援與合作的協議,進入蘇聯境內進行整訓,他們身穿蘇軍軍服,佩戴蘇軍軍銜,裝備蘇軍武器,按照蘇軍大綱訓練,但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東北抗聯部隊在伯力和雙城子附近分別建立了南、北兩個野營。1942年8月,在蘇聯境內的抗聯部隊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在開展政治、文化學習和軍事訓練的同時,還不斷派遣小部隊回東北開展軍事偵察活動,為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積蓄力量,做好準備。

1 南北野營示意圖

2 1940年周保中(左四)與蘇聯遠東軍官在一起

3 1941年,在南野營整訓的部分東北抗日聯軍指戰員

4 周保中給野營游擊部隊全體同志的信

5 1943年,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部分指戰員合影

6 1945年7月,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部分干部合影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隨后,在蘇聯學習訓練的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配合蘇聯紅軍反攻東北。日本關東軍在蘇聯紅軍強大的攻勢面前,迅速土崩瓦解。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隨蘇軍搶占了東北各大中城市等戰略要地。艱苦卓絕的14年抗日戰爭最后以中國人民的徹底勝利而宣告結束。

1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在對日戰爭進入最后階段發表的聲明,后來編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時,題名為《對日寇的最后一戰》

2 蘇軍揮師東北

3 1945年8月,蘇軍炮兵準備轟擊牡丹江日軍

4 蘇軍向大興安嶺日軍防線發動進攻

5 1945年8月末,日軍走出東寧要塞群勝哄山洞口投降

6 蘇軍進駐哈爾濱

7 哈爾濱市各界群眾歡慶東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