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琪
摘 要:金融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金融業的主要構成就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不同于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其他主體和成員,它的經營對象是貨幣資金,工作方式是為經濟活動的參與主體和用戶提供信用中介服務。由于商業銀行經營的對象是貨幣資金,這就決定了這個行業的高風險性。如何建立健全規范可靠的內控管理體系,不僅是政府監管機關的工作目標,更是成為了各商業銀行的工作重點。
關鍵詞: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研究
引言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也在逐步強化。商業銀行處于各種模式的轉換當中,經歷著不可思議的變化,向著國際化的方向穩步前行。商業銀行作為金融行業的重要環節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同時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各種風險與問題。目前各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問題是需要加大各部門的監管力度和風險防范能力來促進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都與會計息息相關,會計是銀行的基礎。對會計業務建立監督體系是銀行的一項硬性要求,也是完善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途徑。
1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內控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對內部控制體系理念的認識
在商業銀行內控體系建設過程中,銀行全體成員普遍對內控存在一定的錯誤理解,很多人把合規、風險控制、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四者混為一談,把內控制度建設當成規章制度的建立,片面認為只要在銀行內部各個部門分別建立起規章制度就是完成了對內控的建設,只要業務人員遵從業務條線的規章經辦業務就可以有效防范風險了。又或者是內控措施實施流于形式,沒有將內控措施與具體業務進行整合,未能對業務流程中的風險點進行有效覆蓋,不能有效踐行管控效果。
1.2內部監督機制未能有效落實
內部監督機制是內部控制順利運行的重要保障。內部審計部門應保持專業性和獨立性,但在實踐中有些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部門受機構設置的制約,內部控制流于表面,執行效果大打折扣。內部審計缺乏連續性和系統性,需要時就審計監督,不需要時就放置一邊,無法發揮有效的監督作用。內部審計往往著重事后監督,而忽略了事前、事中的監督和控制,內部監督的廣度和深度不夠,導致無法確保業務全流程的開展質量。由于全員風險意識不足,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部門在內部是不受歡迎的,加大了內部監督工作的難度。
2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建議對策
2.1樹立全局觀念,發揮內控全面性和重要性原則
內控本就是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所謂的全面性,是指全員參與過程,制度安排要全面覆蓋各種業務和事項,不能留下任何空白和盲點。內控強調的是過程,而非單指一個企業的目標。如果管理層對經濟業務只注重業務,不注重內控,只注重結果,而不注重過程,會使很多與經濟業務相關的弊端、舞弊事件出現、沉淀在過程中或者掩蓋、隱藏在過程中,而內部控制的缺失恰恰會造成商業銀行內部的隱性虧損。內部控制就是一個對商業銀行全部經濟業務過程進行流程梳理,再造流程的過程。兼顧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點事項重點業務和高風險領域。在梳理流程過程中,對經濟業務運行的全過程,明確各業務環節,通過風險識別確定在各業務環節的風險點,對風險點提出風險應對策略,制定出相應的內控制度讓各職能部門進行有效執行。
2.2加強商業銀行對信息質量的要求
有些商業銀行柜員為了加快業務處理的速度,對資料的審核往往對指標過重形式化,很少對內容的真實性進行審核。所以商業銀行要想完善自身會計內部控制信息與溝通方面,就需要加強對會計業務信息質量的要求與監督。商業銀行可以設立相應的考核制度,在考核內容以及過程當中,對業務每一個環節評估,實行計分考核制度。在商業銀行日常經營業務中,按照信息溝通環節在業務中的比重大小來設立一個標準值,超過了這個標準時就要接受相關規定的處罰。
2.3推動內部控制的制衡作用,兼顧成本效益和運營效率
發揮出制衡作用是內部控制的靈魂所在。內控要求商業銀行全員參與動態過程,這本身就體現在商業銀行內部的制衡關系,內控要求的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也是在體現這種制衡關系。但是商業銀行在運營中,要對制衡性與成本效益性兩原則進行綜合考慮。商業銀行的實際運營中,銀行最大風險的承受者就是董事會,而不是內控部門也不是經理層或業務部門,而內控建設卻需要董事會、監事會、高管層和各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并承擔相應的職責,它是一系列的工程,是有成本效益性的。當前商業銀行的內控體系構建主要的目的就是防范風險,必然就產生了相應的內控實施成本。做好內控的制衡關系與成本效益關系平衡的根本在于是否能實現“業控融合”,將內控中的制衡作用嵌入到業務運行流程中,實現自然而然的管控才是最具效率和成本的管理,只有通過“內控適度”下的“業控融合”才能給銀行帶來效益,進而實現最終的戰略目標。
結束語
當前,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和多向開放范圍進一步擴大,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其生存和發展面臨更大挑戰。商業銀行需“內修于身”,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增強全員內部控制意識;實行全面風險管理,構建有效的溝通渠道,強化內部監督力量;培養專業內部控制人才,提升內部控制運行的有效性,為提高核心競爭力、防控業務風險、實現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明海.論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J].金融論壇,2016(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