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鵬
摘?要:線損問題是我國電力事業發展進程中所面臨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供電企業在營銷過程中,對線損問題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的管理尤為重要。鑒于此,本文先概述了線損的概念,然后對電力營銷線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降低線損的有效對策,以供參閱。
關鍵詞:線損管理;問題;對策
1線損的概念
所謂的線損指的是線路之中元件導致的損耗,一般來講,由兩部分組成:理論線損與管理線損,理論線損與設備的老舊程度,區域電源點,線路長度,低損變壓器使用率,電纜化率等均有關系,是整個過程中必然存在的、無法避免的;而管理線損則涉及到設備改造,網架改造,用電管理等多個方面,不定性因素多,損耗占比大。
2電力營銷線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線路問題
線路問題主要體現在:供電線路多采用架空線路,電能輸出線路與配電線路的布局設計容易存在迂回供電問題;線路架空會出現輕負荷運行,導致線路的固有能源損耗加大;受空氣中水分的影響,線路表面污垢會導致電流泄露增加;不同線路交叉點位置處電阻加大,電力消耗隨之加大;部分地區低壓線路過長,導致末端電壓過低,也會加大線損。
2.2用電問題
用電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方面,不同的用電設備與終端變壓設備不相匹配,存在電壓配置脫節,使變壓設備出現荷載運轉,造成電能損耗;另一方面,用戶違章取用電力資源,供電統計工作存在明顯誤差,這些都是導致線損的重要原因。
2.3管理機制問題
管理機制問題主要體現在:很多供電企業對電力營銷中的線損管理工作認識程度不夠,管理缺位,沒有建立有效的線損管控機制。這也是影響線損管理的一個重要主觀因素。
2.4設備問題
設備問題主要體現在:對于線路的規范缺乏科學的指導,不符合實際情況,沒有考慮到負荷中心和電源點間的距離,造成了輸電線路過長的現象,這就導致了損耗的提升;在對電網進行建設時,如果出現線路老化,亦或是絕緣設備絕緣能力下降,就會造成線損率的提升;還有就是變電設備損耗這一現象,無論是工作方法不合理,還是主變壓器改造等問題,都會導致線損的提升。
3電力營銷管理中降低線損的有效對策
3.1優化電網結構、加大電網改造力度
加強電網建設與改造,改善電網結構、科學架設線路、控制供電半徑。首先,對老舊線路設備和卡脖子線路設備進行徹底改造,推行電網建設改造通用設計,適當提高設計標準,科學合理選型,摒棄老舊型號變壓器及設備材料,選擇高質量的節能型新設備材料;其次對電源分布進行合理優化、布置,電源最好布設于負荷中心,對某些負荷密度較高的地區,進行電源多點布設,配網線路形成環網供電方式,不僅能夠降損,還可以提高電壓質量和供電可靠性。均衡分布負荷,使電力系統三相負荷平衡運行。實現整個電力系統的協調運轉,才能有效控制線損問題。
3.2調整三相負荷平衡
在電網運行時,會進行對電力的傳輸,此時,就要做好對三相符合的平衡調整,通過對配電變壓器工作效率的有效增強,來達到減少線損率的目的。在進行對三相符合的調整時,應對配電變壓器三相電流的不平衡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能始終控制在10%以內,同時還應確保對電力干線和其支線始端的三相電流的調整,將其始終控制于20%的范圍內,以此保證線損率的有效減少,并實現對電能損耗的一定降低。
3.3選擇合理的補償位置
電力在實施運輸及使用時,應展開針對于配電線路功率的是調整,確保調整的實時性,然后實現對分散、隨機以及自動這三種補償的結合。此外,在實施對補償位置挑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設備的更新,確保設備的功能性能滿足運行需要,最大程度的減少電能損耗。在工作時,為了實現預期工作目標,工作人員要做好無功補償位置的選擇,以科學化的方法來完成工作,同時還要選擇反應更加迅速的設備,確保設備足夠先進。
3.4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制度體系
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制度體系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1)制定完善并細化線損管理制度與具體措施,充分結合不同供電企業的經營實際,明確各部門職責范圍內的線損管理任務和崗位職責,加強部門間的工作協調與有效溝通,同時對線損管理工作的操作規范與管理流程做出精確規定,形成完善系統的線損管理規范;(2)建立線損管理工作監督考核機制,結合工作實際制定考核任務與目標;(3)完善線損管理工作培訓體系,加大對供電企業一線從業人員的專業性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管理水平;(4)加強用電檢查工作力度,規范電能供應與使用環境,大力宣傳安全用電、規范用電法律法規及用電常識,普及各類違法違規取用電行為,以及應當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用電行為。
3.5優化終端設備
想要提高電力營銷線損管理水平就要先優化終端設備,終端設備是電力的基礎,可以保證計算自動化采集到的信息是否具有完整性和準確性。優化終端設備就是要提升計算自動化的在線率,使終端設備可以持續有效的工作。而想要優化終端設備,首先要有一個專業的計量班組,這個計量班組必須要掌握多種不同的運維管理方法。其次,這個計量班組要懂得使用各種不同的運維管理方法對當前的終端設備進行優化,在運維管理方法不斷的實驗中找出最適合的優化手段。最后,按照已有的運維管理方法設立專業的優化方案,根據方案中提到的問題對終端設備進行優化,使終端設備的在線率和準確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強新設備的引用,在優化終端設備的同時,要關注于當前社會的具體情況,根據新時代的發展引進更為先進的終端設備,例如,電力繳費終端、電力設備智能終端以及電力負荷管理終端等高科技設備。企業應當加大部門采購設備方面的投資,保證企業的終端設備始終符合當代的社會環境,使企業工作的順利進行。
3.6持續完善電能計量機制建設
一方面,要定期檢修與更換電能計量設備,合理配置使用計量裝置,淘汰老舊產品,有效提高設備精準度;另一方面要加強供電統計工作的準確性,可以通過建立供電統計普查、隨機抽查等監督機制,對統計工作進行有效規制,控制和降低統計錯誤率,以此為基礎確定準確的線損率,減少線損率異常問題。此外,還要建立線損臺賬管理機制,掌握線損數據和資料,為供電企業經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7定期、不定期的對臺區電壓、電流進行監測
由于負荷變化的速度很快,因此要定期、不定期的對臺區電壓、電流進行監測,并做好臺賬,以便比較、分析。如發現臺區電壓過高、過低時需及時調整變壓器分接開關;發現變壓器超負荷或長期輕負荷時需及時將變壓器做相應的更換;如發現三相電流不平衡時,需及時調整負荷,以保證三相負荷基本平衡;如發現變壓器零序電流過大,而三相負荷又是平衡的情況下,還需查找是否有接地點等等,總之要保證變壓器在最優工況運行,以減少變壓器的損耗;由于現在城市、農村的建設速度均很快,線路的遷改、用戶的搬遷等也很頻繁,因此要及時停運空載線路、配變等等,以避免空載損耗。
4結束語
線損管理水平是衡量供電企業電能供應水平以及綜合服務能力的重要指標。供電企業只有高度重視線損管理工作,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切實有效的控制措施減少線損、控制電能損耗率,才能獲得穩定的經濟效益,實現電力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譚敏.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措施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9(10):173.
[2]苗帥.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策略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