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平


【摘要】物理本身就是一門非常復雜的學科,尤其是到了高三復習階段,繁復雜亂的知識點是學生復習過程中的最大絆腳石,很多學生在聽講的時候,覺得都懂了,可以一旦有知識點發生變形,就會手足無措,主要還是因為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太過淺薄。因此,根據物理學科的教學特點以及高三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專題復習課的時候,可以采取歸納演繹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歸納和演繹的反復運作下,學會從個別的物理現象著手,通過推理和總結,尋找到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從而有效加強高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使高三物理的專題復習取得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歸納演繹;高三物理;專題復習
引言:高三年級作為高考前的最后一個學年,教學安排以復習為主,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和專題訓練,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物理知識體系的同時,也讓學生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為此,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歸納意識和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歸納問題的習慣,通過對日常練習中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來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后進行針對性的專題訓練加以鞏固,以此來加強高三學生的復習效果。
一、一題多變,演繹思維發散
在高三復習過程中,一題多變是學生復習的難點之一,但同時也是發散學生思維、拓展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鍛煉學生解題能力,強化學生的復習效果。基于此,在歸納演繹下的高三物理專題復習課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所要復習的知識點進行回憶和整理,并歸納該知識點的應用規律,然后為學生設計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一題多變習題,帶領學生進行復習訓練,為學生提供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
例如,在復習“電磁感應”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這樣一道一題多變的練習題:如圖1所示,將兩條平行光滑且位于同一平面內的金屬導軌,放置于豎直向下的磁場中,左端連接一個電阻,右端則放置一根金屬桿,已知兩根金屬導軌之間的距離為1m,左端的電阻值為9Ω,右端的金屬桿阻值為1Ω、質量為1kg。問如果開始的時候,金屬桿距離左端電阻4m遠,磁感應強度B則會隨著時間t為變化(如圖2)。那么,0~4s過程中,電路的感應電動勢是多少?感應電流是多少?通過左端電阻的電流是什么方向?
變式1:如果磁感應強度B是恒定的一個值4T,現對金屬桿施力,使其沿著金屬導軌以V=1m/s的速度作勻速運動。問金屬桿滑動出2m的距離時,導體的橫截面電量是多少?金屬桿所收到的安培力是多少?施加的外力是多大?此過程中電路中產生的總熱量是多少?電阻產生的熱量是多少?
變式2:同樣是在磁感應強度恒定的情況下,對金屬桿施力,當金屬桿的速度為2m/s時,外力所做的功剛好為10?,那么電路中產生的總熱量是多少?電阻產生的總熱量是多少?
學生可以靈活運用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并聯合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對題目演繹出來的兩種變化形式進行解答,這樣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復習物理知識的興趣,還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物理思維,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在反復練習中加強自身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二、一組一練,循序漸進歸納
眾所周知,學生由于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高三物理教師在采取歸納演繹法為學生制定復習計劃的時候,也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思維發展水平,采取分層的復習方式,通過一組一練在循序漸進中夯實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
例如,依然以上述案例為例,如果磁感應強度B隨著時間t而產生的變化是如圖3所示的這樣,那么給金屬桿施加一向右的外力,使0~2s內金屬桿達到并靜止在距離左端電阻4m遠的位置處,并在t=2s時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1m/s2,6s時外力所做的功剛好為30?。
問:金屬桿靜止時,桿中的感應電流是多大?方向是什么?金屬桿在6s時受到的力是多大?0~6s內金屬桿產生的熱量又是多少?問題的難度一層一層加深,既順應了循序漸進的教學理念,又能夠充分發散學生的物理思維,促進學生復習效果的提升。
三、題組訓練,知識綜合運用
在高三階段的物理專題復習課中,主要的教學目的是加強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在歸納演繹教學法中教師可以采取“題組訓練”的復習方式,將學生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專題分類,讓學生可以按照知識類別進行習題練習,并在解答同一知識專題練習題的過程中,發掘其中存在的規律,總結這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將零散的專題知識統一串聯起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專題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還能夠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靈活變通,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果。
結語:綜上所述,在傳統的高三物理復習課中,教師采取的題海戰術沒有什么章法可循,題目考查的內容也比較單一、零散,在缺乏歸納演繹能力的情況下,學生只會在解題時對所學物理知識生搬硬套,復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在新時期的高三物理專題復習課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靈活變通物理問題培養學生的歸納演繹能力,幫助學生拓展物理思維,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進而有效加強學生的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陶家忠.歸納演繹:高三物理專題復習課的得力抓手[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3):85+10.
[2]陳昕.分類歸納在高三物理復習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9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