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智 李爽 王艷
摘要:由于互聯網快速發展,互聯網中的自媒體平臺應運而生,自媒體平臺走進了越來越多的用戶的生活之中。由于網絡時代的高速發展,自媒體平臺所面臨的問題接踵而來。本文分析了以"今日頭條"為例的自媒體平臺的技術結構與產品模型,分析了自媒體平臺的衍生與運營機制。
關鍵詞:自媒體;今日頭條;自媒體運營
媒體時代的發展,已經不限定于傳統的紙媒或電視媒體。互聯網革命的技術沖擊,在信息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衍生了一種全新的媒體手段,任何人可以在網絡空間發布自己的觀點.參與他人的評價與討論.或是完成點贊與圖文轉發,這種全新的媒體形式稱之為"自媒體"[1]。
一、傳統的自媒體平臺
從早期的新浪博客創始之初,海量的網絡寫手如同雨后春筍,勃然之間出現在網絡平臺。互聯網為博主提供開放平臺,展示自己的觀點和圖文信息,隨之帶來了不可估計的瀏覽量和廣告收人。
隨后出現的新浪微博,更是為網絡媒體大軍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訊手段。不到30字的一兩句話,就可以被億萬網友閱讀,甚至一些有趣的圖文信息可以被轉發上百萬次。各行業領域專家的人駐,引發了龐大的資訊群體參與,同時各種加"V"的身份認證,成為網絡空間中尊貴身份的體現。二、自媒體平臺的衍生
無論是新浪博客,還是新浪微博,包括微信朋友圈在內,這些早期的自媒體資源都不可避免的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用戶的傾向性正在逐步流失。數據表明,新浪博客的活躍用戶幾乎為零,新浪微博也僅靠著"熱搜榜"維系著僅有的用戶流量,活躍用戶絕大多數都是知名人士的粉絲和明星大V的水軍。
很多年輕人的微信朋友圈也在逐漸的隱退,很少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自己的生活狀態,更多的是將微信朋友圈變成了發布商品的銷售平臺,或是向上級領導呈現日常工作業績的匯報展示。
這就需要一個全新的自媒體平臺,一個可以融合早期所有自媒體特性的全新產品。這個全新的媒體介質需要一個完整健全的算法體系,基于數據挖掘技術,分析用戶的互聯網行為,進而向用戶推送更加精準的媒體內容。2012年,一個紅色lofo的手機APP出現在各大手機應用市場,這個與眾不同的新聞閱讀客戶端一經上線就成為下載量冠軍,它就是"今日頭條"。這款手機軟件由張一鳴創辦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并于2012年8月正式推出第一個版本。今日頭條的上線時間恰好與國內網絡機制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時間相吻合,充分享受了移動互聯網初期的紅利,獲得爆發式增長。用戶在每一次閱讀.每一次刷新頁面之后,10秒內再次更新用戶模型。用戶使用次數越多,越能清晰的描述用戶特征,進而為閱讀者提供更加精準的內容推送[2]。
三、產品模型與技術架構
今日頭條的產品模型從下至上,依次是數據層.技術層和產品層。三個層次的產品模型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用戶體驗,媒體平臺也是在這三個技術層面,不斷進行版本迭代和更新,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數據挖掘體系。
數據層的核心功能是抓取和制造數據,今日頭條產品在早期版本之初,沒有自己的內容創作來源,所有內容均來自其他門戶新聞平臺。這就需要通過爬蟲技術,對全網資訊內容進行抓取,從而獲取海量的數據樣本。只有積累足夠多的原始數據,才能進行技術層的算法處理。
技術層主要依托于機器算法,對原始樣本進行數據挖掘處理。關鍵字匹配.內容標簽.資訊分類.深度學習等核心算法,對數據樣本進行深度分析。分析后的數據會根據用戶的閱讀行為進行分類處理,以便對處理后的內容咨詢進行用戶推送。
四、自媒體的春天——"頭條號"
一直稱自己是"新聞搬運工"的今日頭條,在產品運維之初,總是將各家媒體的內容搬過來,然后利用自己創造的大數據計算方式,對用戶的閱讀行為進行數據挖掘,推測用戶的瀏覽習慣,進而精確的進行信息推動。
這種信息推送的方式,曾經是今日頭條獨創,現在也被諸多自媒體平臺模仿。畢竟內容搬運不是長遠之計,于是今日頭條平臺基于版權和內容的考
慮,推出"頭條號"用戶認證體系。全民正式進人了自媒體資訊時代,只要有合法的居民身份,就可以人駐"頭條號"平臺。從這一刻開始,今日頭條不在依靠"搬運"產生內容,"頭條號"作者會為今日頭條提供大量的.持續更新的自產內容[3]。
頭條號提供的認證種類有∶個人.媒體.國家機構.企業和其他組織。一般情況下,以個人名義申請,可以選擇"個人"類別。這個類別適合垂直領域專家.意見領袖.評論家和其他自媒體人士,這個類別也是現如今頭條號作者的主力軍。
五、今日頭條的運營機制
今日頭條的推薦機制是當你上傳一篇文章后,平臺會先給你大約500人的流量池,然后根據用戶的閱讀.評論.轉發等反饋數據來決定是否給你推薦到一個更大的流量池,以此類推。當然也是機器推薦結合人工終審的組合形式,這個形式很公平,內容的好壞不是平臺說的算,而是廣大的用戶。頭條中三個重要的算法指標∶
(1) 文章消重。文章消重就是文章排重,不能與其他平臺上已有的內容重復率大于40%,雖然寫文章是最簡單的自媒體創作,但也不是從其它平臺上直接搬運就可以的,哪怕是圖片都不能直接使用。今日頭條平臺鼓勵原創,如果是搬運操作,頭條號將會被限制流量。
(2) 負向指標。負向的意思就是不好的內容以及不好的反饋。比如標題黨,標題夸大,標題與內容嚴重不符等,都會影響頭條號的權重,特別是不要在文章內植人硬廣.產品.聯系方式等誘導用戶的內容,更不能涉及政治.涉黃等負能量的內容。其次是用戶的反饋,文章內容引起用戶的爭議,差評,投訴等等,這些都是給賬號降權的禁忌,首先內容要積極向上,其次不要帶有侵權和人員.地區等歧視。
(3) 關鍵詞標簽。文章內容需要多用關鍵詞,所謂關鍵詞就是與內容定位領域相關的,這樣頭條平臺才能給賬號和內容定標簽,標簽是賬號定位和匹配用戶的一種算法。創作者會有創作標簽,用戶也有讀者標簽,甚至每一篇文章都包含了不同的標簽,標簽同樣是影響推薦量的一個重要機制。關鍵詞越精確,用戶的標簽越匹配,那么文章閱讀量就越高。
通過以上對"今日頭條"自媒體平臺的衍生與運營機制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目前我國自媒體平臺的發展市場較為開闊,可以是人人為讀者,同時也是人人為作者。
參考文獻:
賈菁.新媒體傳播特點下的新聞價值取向研究[J].傳媒論壇.2021.4(10):38-39.
段俊.新媒體營銷運行模式整合與研究[J].營銷界.2021(18):11-12.[3]趙爽.自媒體侵權亂象揭秘[N].人民政協報.2021-04-26(005).
基金項目∶1.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20年度高教科研課題(重點)"新工科背景下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產教融合"培養模式研究"(課題編號∶JCJx2020B34):2.長春財經學院校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重點)"大思政格局下民辦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路徑研究"(課題編號∶xZ202004):3.長春財經學院2021年橫向課題"基于邊緣計算技術的電子圖書閱讀終端軟件的設計與開發"。
通訊作者∶李爽(1985—),男,吉林四平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網絡安全方面的研究,E-m_il∶wdidsldd@bbued.dcu.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