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常州市武進區婦聯立足廣大婦女兒童和家庭需求,深化婦聯工作方法改革,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分層分類分眾問需基層,進一步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婦女兒童“急難愁盼”轉為“拍手稱贊”。
每個社區有多少兒童?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家庭有怎樣的需求?婦聯如何做好精準服務?武進區婦聯干部帶著這些課題開展了走訪調研。一方面,精準收集兒童和家庭需求。婦聯干部們根據走訪中收集的信息建立了兒童家庭檔案,匯總、分析不同年齡段兒童和家庭的需求,重點圍繞共性的、突出的需求探尋解決之道。另一方面,精心繪制一批“娃娃地圖”。以社區為單位,由婦聯干部和社區“紅領域”家長組成“娃娃調研隊”,通過發放告知書、家庭入戶走訪、線上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全面摸排0~18 歲兒童的家庭信息,并分為0~3歲、4~6歲、7~12歲、13~18歲四個年齡段,繪制成“娃娃地圖”,標注出每個樓棟的兒童信息。

童萌親子園
武進區婦聯針對在調研中較為集中的0~12歲兒童戶外活動和學習空間的需求,結合省婦兒工委對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辦實事工作要求,積極貫徹兒童優先發展理念,從兒童友好社區建設著手,在十里社區打造了全區首個兒童友好型社區。十里社區婦聯以“十里春風”黨建品牌為依托,積極協調共建單位和婦聯、衛健、教育等部門聯動合作,先后打造“一米高度”的兒童友好“春安”基地、“春閱”親子閱讀空間、“春樂”園地等,把兒童友好理念滲透到社區每個細微處,讓少年兒童在友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當前,武進區婦聯正在星河COCO City 和淹城體育公園打造兒童友好街區,在西太湖打造湖畔自然主題的兒童友好國際社區。區婦聯還將聯合相關單位加強頂層設計,逐步建設滿足兒童需求的公園、綠地、游樂場等兒童共享空間,打造更多兒童友好社區、街道等,豐富和完善兒童友好的公共服務。

兒童友好社區

社區服務家庭地圖
本次調研中,家有低齡兒童的雙職工家庭對幼兒早教和托育服務的需求較為強烈。在國家生育政策大調整的時代背景下,武進區婦聯及時開展了0~3 歲嬰幼兒托育服務市場需求及現狀的調研。在區婦聯的關注和支持下,武進喜盈門社區嘗試整合“社區+市場+志愿服務”三方資源,探索開辟了“童萌親子園”。社區通過免費提供活動場所、市場化引入早教機構、培育社區家長志愿者的模式,讓本社區及周邊家有0~3 歲的嬰幼兒家庭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低于市場價的優質親子課,通過家長志愿者互助的方式短時看護兒童,同時挖掘以全職媽媽為主體的家長志愿者參與到助教工作中,優先聘請這些全職媽媽擔任親子園老師,為她們提供就業機會。今年以來,“童萌親子園”已開展親子課程78節次,戶外活動6次,服務社區800余戶親子家庭。
武進區婦聯主席蔣麗介紹:“隨著國家三胎政策出臺,武進區婦聯也在積極探索0~3 歲嬰幼兒社區早教和短時看護的可行性,我們做了一些前期嘗試,后期將繼續深入調研,努力做到讓孩子安全、讓家長放心、讓社會認可。”
積極回應婦兒期盼關切,精準服務家庭所需所盼。下一步,武進區婦聯將繼續以扎實的舉措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真正為婦女兒童辦好事、解難事,不斷提升婦女兒童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圖片由常州市武進區婦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