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桃
(邵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 湖南邵陽 422000)
隨著“建設學習型社會”“建設書香社會”“建設書香中國”的倡導和推進,全民閱讀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2020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1.3%[1],全民閱讀水平的提高對于國民整體素質和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在全民閱讀工作中兒童閱讀是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好少年兒童是一項戰略任務,事關長遠?!眱和喿x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尤其是文化教育和新聞出版界,“少年兒童閱讀的深度決定了民族精神的高度,少年兒童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民族未來競爭力的強弱”[2]。
兒童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與未來,是社會建設和國家發展的接班人,從源頭推進兒童閱讀,幫助少年兒童堅定文化自信,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與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隨著政府、公共圖書館、社會機構、家庭、學校等不同層面對兒童閱讀的重視,我國兒童閱讀率不斷增長,2020年0—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3.4%[1]。公共圖書館作為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也是兒童閱讀推廣的重要力量。2018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規定:“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設置少年兒童閱覽區域,根據少年兒童的特點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開展面向少年兒童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并為學校開展有關課外活動提供支持?!盵3]兒童閱讀推廣是全民閱讀的起點和開端,也是公共圖書館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以兒童為中心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架起了兒童與圖書的橋梁,也架起了書香社會與文明發展的橋梁。在21世紀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起點,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要把握好時代脈搏,適應兒童成長需求,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引領兒童閱讀,為提升國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關于兒童年齡的界定有多種不同闡釋,文章按照聯合國 1989 年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將兒童定義為“18 歲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對其適用之法律規定成年年齡少于18歲”[4]。兒童閱讀關系著整體國民素質的提升、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尤其是在國家大力提倡“全民閱讀”大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已成為兒童閱讀推廣的重要主體和重要力量。據統計,2020年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 203個,總流通56 953萬人次[5]。據《我國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活動需求研究》 一文作者于2019年度對全國48家省市級公共圖書館兒童推廣活動現狀的調查,54.17%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以3—12歲兒童為主要對象;39.58%的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的頻次是一周7次以上或一周4—7次;39.58%的公共圖書館將兒童閱讀推廣活動選擇在周末時間段;其中兒童參與度最高的是以繪本閱讀、親子閱讀活動、兒童閱讀體驗活動為主的閱讀推廣活動[6]61。隨著社會各界對兒童閱讀重視度的提升,2018—2020年我國兒童圖書閱讀率和人均圖書閱讀量逐年增長(見表1)。

表1 2018—2020年我國兒童圖書閱讀率和人均圖書閱讀量統計[1]
兒童閱讀引起了公共圖書館的普遍重視,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也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和研究。筆者通過CNKI中國知網以“少兒閱讀推廣”為篇名,截至2021年7月,檢索到文獻277篇,以“兒童閱讀推廣”為篇名,檢索到文獻378篇。我國學者對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的研究,集中在我國兒童閱讀現狀、國內外兒童閱讀推廣經驗研究、國內外兒童閱讀推廣比較研究、國內外兒童閱讀推廣案例研究、兒童閱讀推廣客體研究等方面[6]61。在兒童閱讀推廣中,正確的價值導向是最核心的力量,也是公共圖書館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的主線和落腳點,這一點并未引起廣泛關注,通過CNKI中國知網檢索,未檢索到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價值導向研究的相關專題文獻。
在國內外圖書館界,“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圖書館精神”“圖書館理念”這三個詞基本上是同義詞語,它們皆是對圖書館社會責任和使命的表達[7]。公共圖書館通過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來傳遞和表達圖書館的價值理念,其中兒童閱讀推廣服務即是公共圖書館緊跟時代脈搏和社會需求,以兒童為中心,促進兒童全面發展,追尋和傳遞閱讀背后的價值,彰顯公共文化服務的價值理念,以此踐行公共圖書館的使命和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盵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了多個主體共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訴求,是引領國家各行各業發展的精神旗幟,是公共圖書館開展兒童閱讀推廣的重要思想來源和強大精神支撐,是兒童閱讀推廣之“魂”。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為了培育兒童繼承革命傳統,厚植愛國情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圖書館學會未成年人圖書館分會組織全國少年兒童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等單位圍繞“童心向黨”主題開展豐富多樣的兒童閱讀推廣活動(見表2)。公共圖書館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通過形式多樣的兒童閱讀推廣活動,講述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傳承中華民族精神,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兒童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表2 2021年部分圖書館開展“童心向黨”主題閱讀推廣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8]“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盵8]尤其是在當前全球語境下,世界多元文化共存與對話中,強化兒童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與認同,構建兒童的民族文化自信,對于提升中華民族在世界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建立兒童民族文化自信是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必須堅持的價值導向。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兒童成長提供文化滋養,也是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的根基。目前,公共圖書館在兒童閱讀推廣中一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兒童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例如遼寧省圖書館的“遼圖國學坊”、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傳統文化閱讀體驗營”、湖南圖書館的“經典閱讀”、首都圖書館的“唱誦國學經典系列活動”等都是以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導向的。二是弘揚中國革命文化,傳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湖南圖書館特別策劃“讀步課堂”紅色研學之旅系列活動,精心設計8條紅色路線,涵蓋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舊址、劉少奇故居、湖南黨史陳列館、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毛澤東楊開慧故居、橘子洲等地,培養兒童愛黨愛國的情懷。三是在全球化語境下,堅定兒童對社會主義文化認同和自信。陜西省圖書館策劃革命歷史故事少年線上系列講讀、“崢嶸百年 砥礪前行”黨建主題少兒有獎競猜、“黨在我心中”陜西省小讀者愛黨頌黨演講視頻大賽等系列活動,讓兒童通過講民族英雄故事、走愛國主義基地、觀紅色電影等多種方式,強化兒童對社會主義文化的認同感,樹立兒童正確的價值觀。
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兒童核心素養的培育備受關注。2016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明確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币虼?,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堅持“以人為本”“以兒童為中心”的基本準則,立足兒童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踐行立德樹人的核心價值,成為實現素質教育、提升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其中杭州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十分注重培養兒童閱讀興趣、閱讀習慣,提升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推出“閱讀遇上運動”系列活動,圍繞抖空竹、射擊、射箭、高爾夫、魔方等活動形式,通過體驗式閱讀、活動式閱讀服務踐行“體驗感受 交流互動 知識傳播”的服務內涵。杭州圖書館推出的親子“成長體驗營”系列圍繞“兒童天賦與發展”“交通安全小達人”“開學第一課”“色彩情緒課堂”“提升專注力 激發腦智能”等不同活動主題關注兒童核心素養的提升。
首先,開展社會教育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職能,兒童閱讀推廣是公共圖書館實現社會教育職能的重要途徑。兒童是不斷成長和發展的特殊群體,兒童閱讀推廣最重要的前提是遵循兒童成長規律的發展觀,以服務兒童為基本原則,保持兒童閱讀推廣的發展性和靈活性,切合兒童多元化、差異化的需求。目前公共圖書館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采取了分齡分層的閱讀推廣模式。但是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多適合4歲以上兒童,因此部分圖書館開始關注低幼兒的閱讀,例如首都圖書館對嬰幼兒創新性地開展嬰兒故事會(0—18個月)和學步兒故事會(18—36個月);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打造適合2—3歲寶寶的“愛嬰閱讀會”;湖南圖書館鑒于適合低齡兒童閱讀推廣活動不多,專設“娃娃故事繪”,旨在提高幼兒們的閱讀興趣,提供親子閱讀方法。其次,公共圖書館通過兒童閱讀推廣發揮立德樹人的平臺作用,培養兒童形成良好的認知、情感、信念,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兒童核心素養的提升。例如首都圖書館從2019年開始,面向全國推廣“青少年經典導讀”閱讀項目,開展以青少年群體為指導對象、以經典名著為導讀內容的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選取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經典作品,通過成人閱讀者和教育者的指導,激發兒童閱讀經典的興趣,提升兒童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中華人員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規定“公共圖書館應當按照平等、開放、共享的要求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3],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也是“十四五”期間的遠景目標。因此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必須保障兒童平等地享受文化權利,保障兒童的閱讀權利。一是目前全國公共圖書館廣泛開展兒童閱讀推廣,并逐步形成品牌化,通過部分公共圖書館官網和微信公眾號,關注2021年3—5月份兒童閱讀推廣活動(見表3),可見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活動逐漸形成文化品牌,也成為提升公共圖書館核心競爭力,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途徑。二是更加關注特殊兒童群體的閱讀推廣。湖南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很早就開始關注農村兒童和特殊兒童群體的閱讀,并號召全省文化志愿者共同助推兒童閱讀服務,形成了“愛心助盲服務”“社區、學校知識援助計劃”“鄉村學校愛心圖書室援建”“殘障人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

表3 2021年部分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主要活動品牌
兒童是互聯網運用的重要群體。調查顯示,我國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已達99.2%,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互聯網的人數比例達到78%,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10歲[9]。尤其是在自媒體、網絡智能時代,兒童數字閱讀已成為必然趨勢,根據《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發布》的數據,從未成年人的數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來看,2020年我國0—8周歲兒童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69.1%;9—13周歲少年兒童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76.2%;14—17周歲青少年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74.3%;綜合以上數據,2020年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72.3%[1]。面對如此現狀,隨之而來的是家長的擔憂和社會的關注,一是數字產品的使用給兒童視力及身體帶來的不良影響;二是兒童因為被電子屏幕占據過多注意力,影響學習,影響獨立思考能力;三是數字產品及互聯網給兒童帶來的網絡沉迷、網絡霸凌及社交恐懼等消極影響。
對于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很多人有不同看法。但從《國外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的比較研究——基于文獻分析與述評》《紙質閱讀效果優于數字閱讀嗎?——基于48項國內外研究的元分析》《四年級兒童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記憶效果比較研究》等研究文獻中可以發現,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各有利弊,但兩者閱讀效果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兩者并不矛盾,可以共融共生。因此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首先要堅持并倡導紙質閱讀,這是深度閱讀、沉浸式閱讀最好的方式。其次要契合時代發展形勢和兒童主體的需求,創新數字閱讀,促進紙質閱讀與數字閱讀的融合。在閱讀推廣模式上,這種閱讀方式融合云服務、物聯網、AR、VR、5G等技術,強化互動形態的跨感官融合,增強數字閱讀對兒童的吸引力,加速閱讀數字化向數智化轉型。閱讀推廣方法上,這種閱讀方式可引導兒童建立正確的數字閱讀方法,教導兒童辨別網絡風險并采取正確的應對方法。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目前家庭、學校及社會對兒童教育關注的重點。素質教育是未來發展必然趨勢,但應試教育依然是目前教育的依賴路徑。以兒童為服務對象的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是契合兒童應試教育的需要推廣應試閱讀,還是立足兒童個體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推廣素質閱讀,兩者并不沖突,但是側重不同。2019 年6 月 23 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盵10]馬克思也指出,人格是人全面發展的核心,只有人格得到了充分發展,其體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審美情趣才能得到充分發展。雖然,目前兒童閱讀普遍以功利性、應試性閱讀為主,但是健康的人格培養應該是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服務的核心內涵,其服務重點是引導兒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注重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塑造兒童健康的人格。
兒童閱讀推廣對于兒童而言,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兒童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能力等的培養。目前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缺乏先進的兒童閱讀理論作為指導,缺乏兒童成長心理學知識的研究,對兒童個體的關注度不夠,閱讀推廣活動未必符合兒童的心智特點。兒童是一個心理和認知都在不斷成長的特殊群體,其中瑞士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杰(Jean Piaget)提出兒童認知理論,認為兒童的認知可以分為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四個階段[11]。不同階段的兒童,因年齡、受教育程度、認讀能力、理解能力、鑒賞能力、接受能力、適應能力等個體發展差異,在閱讀上呈現的狀態也不一樣。因此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要契合兒童認知的發展過程,注重兒童個體的發展,由知識的傳遞轉向能力的培養。一是在推廣內容上建立兒童分級閱讀服務標準,設置階梯化的分級閱讀推廣體系。二是在推廣形式上探索多元化體驗式閱讀,可以是繪本閱讀、經典誦讀、科普實驗、戲劇表演、科學探秘、影視欣賞、紅色基地研學、創意比賽、手工制作等多種形式,激發兒童閱讀的興趣并提高其參與度。三是在推廣方式上避免填鴨式和灌輸式,側重兒童興趣的培養和能力的引導。
隨著全球化發展,人與人之間、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不斷加強,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文化,“樹立自信,不是故步自封、拒絕學習外國,而是要深入、全面地研究學什么、怎么學,要根據我們的國情決定取舍、改造、創新,要以我為主。”[12]因此,為了保障兒童閱讀推廣的科學發展,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要用辯證思維看待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一是通過中華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厚植家國情懷和德性根基,堅定兒童民族文化自信;二是對西方先進文化保持開放、包容、發展的態度,樹立國際視野,強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認同,培養兒童的獨立個性、世界眼光、全球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訪歐時提出了“文明互鑒”的新理念:“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蔽覀円苑e極開放的心態對待外來文化,秉承中華傳統“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哲學智慧來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服務。
兒童閱讀關系著未來國民素質的提升和國家的繁榮發展,公共圖書館肩負著公民教育和閱讀的重任,是培養國民終身閱讀習慣的重要場所,是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服務的主陣地,引領著兒童閱讀推廣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為兒童閱讀推廣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