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
服務員工,解決員工的急難愁盼問題,增強員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企業關愛員工、員工奉獻企業的濃厚氛圍,是集團公司各單位工會的重要工作;做好志愿服務、服務社會、造福一方、承擔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是石化企業各單位干部員工的重要責任。石化企業怎樣服務員工、怎樣服務社會,下一步可以怎樣做?

中國石化定點幫扶甘肅省東鄉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2018年開始選擇藜麥作為重點支持產業。今年1.6萬畝藜麥現已成熟,映紅了東鄉九月天,也歡喜了東鄉百姓心。

掃一掃二維碼關注視頻號
用創新之力服務群眾和客戶
雨水較少,企業周邊的村民犁田用水不足,怎么辦?
8月,茂名石化員工注意到,周邊鄉村到了灌溉的重要階段,時不我待,如果不積極引進灌溉用水、培育新的用水環境,村民就會陷入被動局面,甚至影響秋收。
茂名石化立刻組織員工,梳理工業引水渠用水情況,合理安排生產用水,并加強與周邊村鎮政府溝通,根據水渠沿線農田分布情況,及時為沿線5萬多畝農田提供灌溉用水,解決了附近村民的用水難題。
此舉,是茂名石化用優質的、創新的服務,幫助周邊鄉村解決困難的一個案例。一直以來,茂名石化對服務群眾的工作高度重視,樹立“創新驅動基層服務”的理念,全方位向基層提供服務。
要創新服務,就要發揮好企業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杭州某廠生產時出現原料卡頓問題,茂名石化接到求助電話,馬上派出工作小組奔赴杭州,現場解決問題,同時給出生產線改進建議。
下一步,茂名石化將設化把創新優勢變成產業優勢,把資源優勢變成發展優勢,為客戶和附近居民的生產生活盡一分力。
(茂名石化 柯思恩)
深入調研建卡車司機之家
8月30日,位于湛江市沈海高速入口處的廣東湛江石油鐵蘆加油站內,停著好幾輛長托卡車。它們來自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把蔬菜、水果向華中、華北地區運送。
午飯時間,卡車駕駛室空空,司機都在寬敞舒適的“卡車司機之家”享受良好的服務。
司機老林來自四川成都,幾個月來一直在廣東和四川之間往返。他坦言,進了“卡車司機之家”,有吃有住,可以洗澡洗衣服,太滋潤了。司機老薛長期以來負責把湛江水果種植基地的新鮮水果運送到湖南等省。他坦言,每次到“卡車司機之家”加油,都可以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飯菜,再到休息室睡個午覺,再趕路時精神倍增。
近幾年,針對卡車司機吃飯難、休息難等問題,為全面掌握卡車司機的真實需求,公司派出人員,深入物流園區、貨場、港口等實地調研,安排專人跟車、全程體驗卡車司機的工作,走進卡車司機的生活,尋找行業真實痛點,鎖定服務項目和類型。這些,為建設“卡車司機之家”奠定了基礎,用實際行動扛起社會責任。
湛江石油的128座在營加油站,有19座位于高速公路及國道省道等要道兩側,是卡車司機必經之地。公司設立19個“卡車司機之家”,為司機提供“7+X”免費服務,即提供安全停車、自助加水、餐廳、休息區、淋浴、洗衣、干衣7項核心服務,并提供免費WIFI、休息房、自助廚房等特色服務,受到卡車司機熱烈歡迎。今年以來,該公司“卡車司機之家”接待卡車司機超過1萬人次。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為了保護司機和員工的健康生活,“卡車司機之家”為每名進站休息的司機提供體溫檢測服務,并免費提供餐巾紙、免洗洗手液和消毒酒精。
(廣東石油 吳靜微)
發揮專業特長辦實事好事
怎樣服務社會、服務大眾、履行好企業的社會責任?
做干部員工力所能及的事。服務社會和群眾,要量力而行,有多大的車拉多少貨,踏實地去做可以做好的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公司抽調志愿者隊伍積極幫助社區,開展門禁值班、入戶調查等具體工作,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
做企業擅長的事。不同企業的性質不同、業務不同,在服務社會時,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我們公司下屬的儀器儀表研發中心精于設備的研發制造,于是中心員工利用周末免費為社區民眾提供空調、電視、冰箱等家用電器的維修服務。
綜合服務大隊擁有司機、文印等多個專業的人員,員工成立志愿者小組,分頭為民眾提供車輛檢修、防疫宣傳單印刷等工作,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歡迎。
總之,基層單位員工要發揮本身專業特長,解決群眾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實際問題,辦真事、實事和好事。
(中原測控 王鵬)
抓好井場一頓熱乎飯
一天,勝利油田油氣井下作業中心樁西作業區干部到特車項目部調研,發現項目部特車泵車、罐車施工時間長,有的員工經常需要在井上用晚餐,無化吃上熱飯。第二天,密閉性保溫飯盒就送到了井場,這天夜里在野外施工的員工就吃上了熱飯。
抓好“井場一頓飯”被作業區視為服務基層的一項重點工作。針對施工區域點多、面廣、戰線長、用老舊飯箱送飯飯菜變涼的問題,為食堂配備保溫飯箱、為員工配備保溫飯盒,確保飯菜長時間保溫。送餐員工每日嚴格地精心打包、按時送飯,確保作業區員工吃到熱騰騰的飯菜。
夏季,作業區針對防暑降溫工作中,送飯車運送綠豆湯不方便,且保鮮期短的實際,為每個前線隊伍配備養生電熱壺和綠豆,實現綠豆湯現場煮,井場上的員工隨煮隨喝,每一口都新鮮美味。
針對公寓管理,作業區推行“親情化服務管理”模式,給住宿員工提供一個潔凈、舒適的休息環境。例如,在員工更衣房配備梳妝鏡和吹風機,方便員工洗澡后梳理;在生活區域設立三個冰糕點,每日提供品種豐富、清涼可口的雪糕和冰棍,員工隨時可以免費食用。
作業區以做好員工服務的方式,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實現了穩生產、創效益。
(勝利油田 尹希東)
下雨天,進愛心驛站就是幸福
“像我們這樣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人,確實需要室內的休息場所。”中道救援拖車師傅葉和平出車回來,坐在武漢石油楊汊湖加油站的沙發上休息。看他熱得滿頭大汗,站長胡雪瑩拿來卓瑪泉。
原來,有兩輛小車相撞,從事道路救援工作的葉和平,花了很大力氣才把它們弄上救援車。
葉和平從事道路救援近作業已10年,每天從7時到22時,他要隨時待命。遇到突發事件,他要立刻趕赴現場。在夏天的烈日下干活兒,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濕透了。沒地方休息,他和同事只能在救援車上歇腳。但是,夏天的車子內部像蒸籠,根本待不住。
他沒想到,湖北石油各加油站的愛心驛站,最終幫他解決了難題。
7年前,武漢石油開設愛心驛站,葉和平和同事就成了驛站的常客。
近幾年,為幫助更多戶外工作者,湖北武漢石油精選18座加油站,打造“愛心驛站”,籌集資金,利用站房等空間打造愛心驛站。8月初,武漢連續多場強降雨,1小時降雨量接近70毫米。越是遇到強降雨,路上的車輛越容易出事,救援作業人員越容易受傷。
不少作業人員在工作結束后到愛心驛站,換備用衣服,吃一頓加油站員工熱好的飯菜。他們表示,下雨天,能進入愛心驛站休息太幸福了。
(湖北石油 陳藝婷)
健康小屋守護員工健康
江漢油田物資供應中心辦公樓一樓西側有一間“健康小屋”,進屋的每名員工,都可以獲得免費測量體脂、血壓、血糖等健康服務,駐守小屋的志愿者會給每名員工提供參加運動的指導建議。
物資供應中心有員工517名,平均年齡超過49歲,部分員工患有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為關愛員工,中心騰出辦公室,配備自動血壓計、按摩儀等軟硬件設備并裝扮小屋,為員工休息及健康管理提供服務。
如何通過“健康小屋”長久地惠及廣大員工?中心把小屋長效管理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清單。安排專門的管理員,讓服務工作有專人抓、專人管;培訓志愿者,為員工提供心理咨詢、運動康復、健康知識宣教、健康指導干預等服務,全力打造一個學習健康知識、掌握身體狀況、調節身心健康的幸福驛站。
“想要幸福就來敲門!”已成為“健康小屋”志愿者的座右銘和宣傳語。“健康小屋”運營以來,中心共完善健康管理動態檔案517份,制定97名健康異常人員“一人一策”健康干預方案,開展健康知識普及298人次、EAP心理測評185人次,為員工身體健康提供“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的服務。
(江漢油田 韋海云)
· 金點子 ·
建農家書屋培養周邊農民
石化企業基層單位大多位于郊外,干部員工服務周邊居民,可以嘗試建設“農家書屋”,激發幫扶新活力。
如果在農村建設高規格村級圖書室,再組織干部員工充分運用農家書屋這個平臺,積極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培養有知識的農民,“農家書屋”就成了精神扶貧的平臺。
給農家書屋添置圖書,應該側重于“5G+科學技術”農業種植、農業管理有關的圖書,還應該現場舉辦講學和技術交流活動,讓農民學以致用,有利于他們發展致富。
(茂名石化 陳榮輝)
所有戶外工作者共享環衛驛站
銷售企業的加油站網點眾多,遍布鄉鎮及市區街道。
多年來,各企業不斷完善“家文化”建設,為每座油站完善包括小浴室、小廚房、小活動室、小藥箱、小閱覽室在內的“五小”建設。
近幾年,許多加油站利用現有設備設施,設立環衛驛站,免費讓環衛工人共享“五小”建設成果。
未來,應該讓更多有需要的戶外工作者共享,讓快遞員、外賣小哥、市政園林綠化服務人員、交警等都可以進入驛站享受服務,最大限度物盡其用。
(浙江石油 徐玉鋒)
線上試吃拼團銷扶貧產品
“易享節”即將來臨,作為服務窗口的易捷便利店,不妨在“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工作模式。
員工促銷宣傳,除了利用現有微信公眾號和加油APP,推送各色讓利宣傳活動、開展直播帶貨,還應該在加大優惠力度的基礎上,創新地采用線上試吃、拼團促銷、帶客讓利等形式,吸引客戶購買扶貧產品,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滯銷等突出困難。
(高速能源公司 余卓君)
本期話題:
管理,是提高企業效率和效益的永恒主題。怎樣通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化的變革,推進基層員工在創效、減排、技術創新等領域發揮作用?聽一聽基層員工的看化。
民主溝通選人選管理方子
最近,浙江紹興油庫應急救援班全體員工,按計劃參加了年中技能考核。考核結果以定檔形式與個人收入掛鉤,旨在激勵員工補齊自身短板,促進整個班組向“一崗多能、一專多能”的良性軌道發展。
一直以來,油庫員工隊伍不太穩定,人員流動頻繁,制約了班組的良性發展。
經過調研,油庫摒棄以往的用人思路,在勞資雙方民主談話的基礎上,選擇樂意從事油庫工作的本地退伍軍人和消防業務骨干。新組建的隊伍,呈現出以老帶新、以青為主的合理結構。除日常的消防工作外,應急救援班還承擔應急救援、門禁管理、設備檢修等任務。班組日常管理方案怎么制定?油庫在廣泛征求救援班員工意見之后,確定了專職消防隊伍的管理模式,比如內務格式化、體訓常態化等。
由于該管理模式是全班員工認可的,很快,全班員工有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較強的執行力。隊伍無論是干日常工作還是涉外應急搶險,均出色完成各項任務。
可是,隊伍在檢維修方面存在的短板,很快暴露出來。尤其在設備認知、維修技能上,大多數班組員工需要從零起步。怎么辦?班長征求大伙兒的意見,按照員工的訴求,干每項任務自己親自帶隊,由淺入深地示范和講解,幫助員工從最基本的知識學起,還安排“人氣”高的老員工傳幫帶。經過一段時間強化培訓,員工很快掌握了維保要領,逐漸可以勝任各類檢修任務。
當前,這支以年輕人為主的應急救援隊伍,逐步成長為油庫的中堅力量,為油庫穩產創效保駕護航。
(浙江石油 張曉武)
一個關系活一片,一個朋友串一線
“又來啦,方站長。”“老方,今天貨送給哪家?”“方站長,送完貨到我這兒喝茶!”
在一聲聲招呼中,方志煌駕車穿過一大片廠房,給客戶送貨,仿佛他是所有人的“老熟人”。這樣的人緣,得益于他成功自創“一個關系活一片,一個朋友串一線”的客戶開發機制。
方志煌是福建莆田上梧加油站站長,今年初站內非油品銷量不斷下滑,他一籌莫展。
一天深夜,他下班回家,注意到路邊有一大片燈火通明的制鞋廠區域,冒出一個想化:“莆田的制鞋業這么發達,每個廠生產設備都會用不少機油,他們要是都成為我的顧客就好了。”

集團公司印發《關于加快市場化用工機制建設的意見》,要對員工實行“社會化招聘、契約化管理、精細化考核、市場化薪酬、制度化退出”管理,加快健全以勞動合同管理為關鍵、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機制。(中國石化報微信公眾號 供圖)
第二天一大早,方志煌就帶著機油產品說明書走進那一片制鞋廠區域。這天,他從一名鞋廠員工那里得到鞋廠老板的聯系方式;第二次,他從幾個鞋廠員工口中了解到機油需求量;第三次,他跟一些鞋廠員工深入攀談,了解到該廠當前從哪些地方購油;第四次,他做足準備,自費買了一桶機油送老板試用;第五次,他收到試用機油的錢和5桶機油的訂單。
接下訂單,讓方志煌信心倍增,緊接著他又到廠區其他鞋廠,繼續與基層員工交朋友、了解情況。不到三個月,他拿到了那片廠區大部分廠區的機油訂單,賣出了三百多桶中包裝機油,給站里增加了近10萬元的營業額,還成了制鞋廠區域大部分人認識的“公眾人物”。
接著,方志煌對加油站顧客進行梳理,帶領站里的員工,跑機關下工地進企業,繼續用“一個關系活一片,一個朋友串一線”的客戶開發機制推進業務。
(福建石油 唐易靈 劉亞鵬)
小片組管理給了員工參與空間
9月,石化海寧交投鹽官片組組織學習加油站站長ERP系統大客戶分析模塊,收效良好,各站長具備了熟悉操作系統的能力。這一幕,是鹽官片組小片組培訓活動的一個縮影。
海寧交投各站分布于狹長的地理區域,油站數量多,管理半徑大、難度大,加之疫情尚未結束,需要盡可能減少人員流動,縮小日常開會、參加活動的人員范圍。
公司根據加油站地理位置、數量均衡的原則,把片區劃分為國道、許村、鹽官等7個片組,每個片組5至6座站。選取責任心強、工作積極、有一定組織能力、群眾基礎好的站長當片組長,協助零管部做好加油站經營管理、安全檢查、服務督查、非油交流、家文化建設、信息收集和傳達等各類管理工作,在盡量降低疫情期間經營風險的基礎上穩產創效。小片組管理模式,還有利于公司開展的各類工作以小團體的方式開展。化整為零,提升了各類任務的完成質量和效率。
每個小片組,根據自身經營情況自由舉辦各種銷售比拼競賽,有的放矢針對小片組加油站的短板,開展團建活動。例如,某站長看到片組內各加油站車牌付業務開展情況不理想,立刻組織片組內所有站長和員工分批次學習交流。這種“小灶臺吃飯”的效果顯著,5座加油站很快有了不同程度的業績提升。
各片組成員數量不多,有利于采納所有站長和員工的意見,并有足夠的時間,讓每名員工發言,為企業生產經營出謀劃策。員工主人翁意識增強了,對管理決策的認同感增強了,他們全身心投入工作,像關心自己的事情一樣關心公司的事情,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為企業創效,最終小片組的整體工作效率和業績雙雙提升。
(石化海寧交投 陳小梅)
誰有理,就按誰的方案做
“激光巖心相關項目的結題材料已完成,上交集團公司驗收前,咱們今天再過一遍,集體研討。”8月底,在科研團隊技術總結會上,34歲的項目長劉麗真建議。
這是石化經緯中原測控公司光譜錄井新技術研究創新型團隊一次集體會議的場景。團隊10名成員來自儀器儀表、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測繪、石油地質等專業,他們有個共同特點:比較有個性,不容易被說服。
這個特點,也是當初組建團隊時,公司領導的擔心:知識分子個性較強,不好管理。
團隊負責人佘明軍,面對這樣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團隊,給出一套管理辦化:尊重個體,充分實現民主。在初次團隊會議上,佘明軍就公布了所有人一致贊成的規則:不分年齡大小,無論資格老少,團隊對所有成員一視同仁。
佘明軍在每次技術分析會和現場研發過程中,都鼓勵團隊成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大膽闡述自己的方案,誰說得有理、論據充分,就按照誰的方案來做。誰的課題通過并實施,他本人就要完成申報立項工作并擔任項目長,取得成果按照規章給予重獎。這激發了整個團隊的科研熱情,形成了濃厚的科研氛圍。每個人都敢于質疑、敢于創新、敢于擔責,拿出本事向前沖。
每次開會,大家都會為某個觀點爭得面紅耳赤,無形中提升了團隊的科技化、信息化、創新化水平。
團隊創建6年來,先后承擔集團公司科研項目5項、河南省科研項目1項,以及18項局級以上項目。11人先后擔任項目長。今年7月,該團隊的工作室被推薦為中國石化示范性職工創新工作室。
(中原測控 王鵬)
讀者來信
動腦筋發動廣大員工促降碳
□ 茂名石化煉油分部聯合七車間 陳榮輝
讀了《中國石化》雜志8月刊發的《地熱+清潔能源樣板》一文,學習了“取熱不取水”的地熱尾水回灌技術知識,筆者嘆服:地熱清潔供暖做得成功,一個站每個采暖季就可以節能7958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兩萬噸。文中也指出,推廣低碳新技術,要充分鼓勵、發動廣大員工,用釘釘子精神從事推廣工作。
一要精準防治。員工要自覺結合日常工作實際,推進節能降碳工作,抓牢生產一線的真問題,抓牢牛鼻子。接著,要不懈努力找出降碳之法。企業基層單位,要積極給員工提供降碳的技術和思路。比如,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先進節能技術產品展示推廣、節能知識講座等活動,幫助員工轉換視角。
二要真抓實干。目前,一些基層單位的節能降碳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清潔化,但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應組織基層員工自覺根據自身崗位情況,確立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實現的降碳目標,而不是籠統地說自己要降碳。具體實施途徑要實實在在。企業應該出臺細則,明確企業機關、二級單位、基層員工等各方在減少碳排放上的防治責任,采用嚴謹的標準、實施嚴格的監管,增強員工自覺減碳意識。
三要持之以恒。實現節能降碳,綠色發展,必須長期努力不松懈。每名員工在安全環保工作上,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能有松勁、歇氣的僥幸心理,更要處理好短期節能和長期節能降碳的關系。企業基層管理者要想出辦法,堅決杜絕“宣傳周一過,節能降碳過勁兒”的情況發生,幫助員工筑牢低碳生產理念,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天接著一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