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將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領域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意見》指出,要完善市場交易機制。在合理科學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建立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健全以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為基礎的碳排放權抵消機制,將具有生態、社會等多種效益的林業、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領域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拓展市場化融資渠道。研究發展基于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各類資源環境權益的融資工具,建立綠色股票指數,發展碳排放權期貨交易。
9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在會上表示,在電價補貼政策的引導下,我國風電、光伏行業在各個方面持續保持世界領先,裝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核心技術基本實現國產化。近十年來,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成本分別下降30%和75%左右,產業的競爭力持續提升。
財政部在支持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方面,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政策:一是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二是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三是大力支持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
9月2日,隨著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新能源基地的330干伏旭明變1號調相機正式投入“168小時試運行”,標志著世界首臺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
“2020年,我國碳排放強度相比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了中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下降40%到45%的目標。”9月7日,在成都舉辦的“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葉民表示,中國已基本扭轉碳排放快速增長局面。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國碳中和轉型時間短、壓力大。”中央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在論壇上指出,要推動數字技術跨界應用,進一步加快對傳統行業網絡化、智能化、清潔化改造,將數字經濟的減碳優勢與綠色發展的廣闊前景緊密結合。
“關于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難點,碳排放總量要下來,另外我們人均的耗電量還要增加。因為我們還要發展,我們的人均水平還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特別是要按照我們國民經濟的總體發展戰略,把握好碳達峰、碳中和的推進節奏。”原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表示,要加快電力、制造和交通等高排放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實現綠色信息化。落地青海,對支撐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新能源大規模安全有序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今年年內還將有20臺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在青海建成投運,屆時將形成世界最大規模的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群。

9月9日,中國石化在北京延慶區慶園街加氫站舉行“潔凈能源 為冬奧加油”氫能源服務冬奧啟動儀式。圖為北京慶園街加氫站員工為車輛加注氫能。程陽 攝
近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座海上可移動自升式井口平臺——“海洋石油163”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西重工建造完成。“海洋石油163”是一座集生產生活為一體的四樁腿自升式井口平臺,具有井口支持、原油生產、原油計量、油氣水分離、生產水處理、注水、原油管輸等作業。這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座海上可移動自升式井口平臺。
9月9日,“潔凈能源 為冬奧加油”中國石化北京冬奧氫能服務全面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中國石化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馬永生宣布中國石化在北京冬奧崇禮和延慶兩大賽區規劃建設的4座加氫站正式投入運營。這標志著中國石化為保障冬奧會構筑的氫油氣立體服務網已全面建成,為冬奧會期間保供高純氫氣奠定堅實基礎。
近日,在中央企業援疆工作會議暨國資央企助力新疆高質量發展會上,中國華電集團公司表示,“十四五”期間計劃在新疆投資1000億元、力爭新增新能源裝機2000萬干瓦,助力新疆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
8月25日,中國石油宣布,大慶油田古龍頁巖油勘探取得重大戰略性突破,新增石油預測地質儲量12.68億噸。大慶油田把古龍頁巖油作為重要戰略領域,正全力加快推進各項工作。2021年將實施100口井,已完鉆58口井,試油27口井,已有25口井見油,17口井獲工業油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