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明 盧明
學科情感是影響學生學科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生只有對學科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才愿意攻堅克難獲得自我效能感,而這種積極的學科情感需要采用“贊賞教育”來激發。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有采用針對性的“贊賞教育”,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獲得感,提高教學質量。
贊賞由“贊”和“賞”兩個元素組成,“贊”指贊揚、認可,多是對被贊賞者的激勵;“賞”指欣賞、賞識,多是對被贊賞者發自內心的肯定。簡言之,贊賞就是“贊揚、欣賞”。
贊賞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贊賞”的方法,促進學生保持對學科的熱情,克服學科困難,持續獲得學科成就感,從而提高對學科的熱愛。本文的贊賞教育,不僅僅是“語言”的贊揚,更側重于“行動”的欣賞,比如“意見被采納”“成果被展示”等這種顯性的、具有張力的“贊賞”,才是發自內心的被贊揚、被欣賞,更是持久的、有效的一種贊賞,可以對學科學習起到持續的推動作用。
我國學者劉暢提出“贊賞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法則”,尤其對于正在成長的中學生更是如此。美國心理學家特爾福德認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社會交往,另一種是榮譽?;谶@兩種動機,若要讓學生持續保持對學科學習的熱情,教師應該準確、恰當贊賞學生。得到欣賞是每個學生內心深層次的需求,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養分。贊賞是開啟學生學科潛能的金鑰匙,贊賞是激發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贊賞是潤滑師生心靈的活化酶,贊賞是增強學生自尊、自信、自強的高效手段。教師的一次恰當的贊賞、同伴的一句適時的肯定、學生一次被欣賞的展示,都有可能使學生從軟弱走向堅強,從懶散走向勤奮,從失敗走向成功。
美國哲學家詹姆士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無論在哪個時代,贊賞都是教育必須的、有效的激發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校情決定 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是海淀區一所中檔學校,學校學生往往不太受教師的關注,或很少受到贊賞。在對我校1226名學生進行調查后發現:有71.32%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被老師贊揚過,20.64%的學生覺得自己甚至被忽視?;谖倚5男G椋枰處熗ㄟ^贊賞教育,點燃學生內心的熱情。
學情決定 問卷調查還顯示絕大部分的學生都十分渴望能夠獲得教師的欣賞,且68.92%的受訪學生認為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學習效率最高。由此我們認為,贊賞是點燃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手段,贊賞教育對我校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教師觀念 問卷調查顯示,我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很少利用贊賞促成學生持續學習的熱情。因此,基于學生對“贊賞渴望”,而教師對“贊賞忽視”的現實矛盾,我校教師必須提升贊賞意識和贊賞能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可見,教育的本質是激勵和鼓舞,最終實現喚醒。而落實贊賞教育的平臺就是課堂,在課堂中實現贊賞教育。贊賞課堂,即在贊賞教育理念的引領下而開展的學科教學,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師生都能自覺啟動贊揚、欣賞、認可、肯定等正向教學評價,有來自教師的贊賞、同伴的認可、自我欣賞等等。“贊賞”貫穿始終,以持續促進學生學習的熱情。
贊賞課堂的開展,旨在落實“贊賞教育”,實現學科課程標準落地,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為此,我校鼓勵教師依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檢測提升”的課堂教學模式,開展“自學贊賞—合作贊賞—展示贊賞—反饋贊賞”的贊賞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自主學習——自學贊賞 學生先通過學案進行自我預習、自我診斷、自我發問、自主探究。教師再依據課標、學情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等,進行多種形式的贊賞:認可學生的預習成果和預習效果;欣賞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現的有價值的問題;贊揚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自學意識等。通過自學贊賞,持續催化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最終形成主動自覺的自學能力。
合作探究——合作贊賞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整合提煉學生在自學中提出的問題,生成可供學生合作探究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體驗。利用學生的差異性和異質性,同時輔以教師的點撥,發揮集體智慧,攻克難點,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可以設計多樣的合作贊賞:肯定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贊賞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欣賞學生相互傾聽、合作學習的能力等。通過合作贊賞,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傾聽能力、求同存異的美德和博采眾長的胸懷。
展示交流——展示贊賞 學生的成長需要平臺,而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在課堂。如何將課堂變成學生成長的平臺,展示與交流是最好的一種成長方式,也是最有效是一種手段。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交流合作探究成果,并設計多樣的展示贊賞方式:肯定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贊美學生的儀態端莊、機智大方,表揚學生的思路清晰、邏輯清楚、思維敏捷,欣賞學生的奇思妙想等。通過展示贊賞的形式,促進學生參與展示的積極性,以此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讓他們在展示的過程中完成自我認知、自我完善、自我成長、自我認可。
檢測提升——反饋贊賞 課后檢測提升,分層布置檢測題,以檢測教與學的效果并進行及時反饋;同時實施個性化答疑、有針對性的輔導,再進行個性化補償強化和提升。在此過程中,可以進行反饋贊賞:贊美學生完成作業中的創新方法、獨特思維和真知灼見;肯定學生思路清晰、邏輯合理、書寫簡潔;欣賞學生解決難題的堅韌品質、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等。通過反饋贊賞,強化學生的規范意識、創新精神、堅毅品質、自我認可的能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獲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學生的差異性 針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設計有梯度的問題,給他們創造獲得成就感的機會,通過適時恰當的贊賞,修復他們的學習自信;而針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要提出更有挑戰性的問題,在表揚的同時還應指出其不足之處,激發其持續的斗志。
語言的針對性 “你很好”“你很棒”“你很優秀”等等這樣泛泛的表揚缺乏針對性,也就失去了“贊賞教育”的目的。贊賞的用詞需要“具體的、適時的、恰當的”,如“你朗誦很好”,好在“語言清晰”、好在“吐字清楚”、好在“情感飽滿真切”、好在“停頓合理”、好在“語速恰當”等等,這樣的“贊賞”才有針對性,贊賞才有實效性。因此,表揚的語言要有針對性,讓學生能明白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之處,這樣贊賞才能真正發揮實效性。
方法的多樣性 贊賞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可以是肢體語言,如向學生豎大拇指;可以是文字表達,如在學生作業本上寫鼓勵的批語;適當時也可以通過實物贊賞,如小禮品等;還可以是名單表揚,如在教室班級宣傳欄張貼測驗進步名單;也可以是口語表揚;如果時間允許,最好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這是最有效的贊賞……
多年的教育實踐證明,“贊賞教育”是喚醒學生內驅力的有效手段。自主贊賞是喚醒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合作贊賞是學生協同合作的活化酶;展示贊賞是促進學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劑;反饋贊賞是成就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內驅力。恰當、準確的贊賞教育,能夠持續、有效、高效地激發學生向善、向好、向陽,實現全面發展。我們必須正視贊賞理念,它永不過時,它與教育同在。
(作者單位: 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