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兵
2020年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提出了學科關鍵能力下的知識獲取能力群,主要包括:語言解碼能力、符號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等,再次明確了通過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走在課改前沿的北京市和上海市中小學英語課標中甚至提出課外閱讀量不少于30萬詞的能力目標。
高中生閱讀的材料在課內主要是教材,課外主要是外刊閱讀素材,課內教材也是根據不同主題語境以單元為單位設計,這種圍繞主題語境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探究話題的內涵和外延,建立話題間的聯系,推動學生對主題語境的深度學習。其中,作為課外閱讀主要來源的外刊資源量大,能夠拓寬讀者思路,提高其思想境界。但是目前的課外閱讀材料種類多、范圍廣,所以如何取材和整理對我國高中生閱讀至關重要。若能與新課標和新教材涵蓋的主題語境匹配,有效鏈接課內閱讀,根據主題語境分類來設計英文外刊閱讀拓展校本作業則最能適應時代要求。如何設計合理實用,能匹配現行教材,與國家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接的校本作業這個問題迫在眉睫,其中選材和編制原則和模式一直是教師面臨的最大難題。
在外刊閱讀校本作業開發實踐中,筆者認為第一原則是與平時練習不同,要選擇能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的英文外刊素材,其次作業的形式要“活”一點、“新”一點、“趣”一點、“奇”一點,讓學生從讀到寫都是一種快樂實踐。
從編制原則上,英文外刊閱讀校本作業可以參考《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的六要素整合活動觀,即“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兼以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依據活動觀進行作業設計,著重嘗試“趣味性作業”“開放性作業”“發展性作業”“差異性作業”和“有效性作業”。
筆者根據以上作業設計的活動觀指向和特點出發,以新課標中提出的三大主題語境下為導向,結合人教版教材單元主題語境分類表,選擇近幾年教材中以及高考中??奸喿x話題使用,建議編制三大主題語境下10個主要主題群的英語外刊閱讀校本作業。相同子主題下編制同類題材外刊閱讀校本作業,可以參照“5R”模式來設置:“(趣讀作業)”,可以選材新聞英語學習英語潮詞或聽音填詞,英文影片欣賞或影評模仿對白進行口語化閱讀,英文詩歌或者經典話劇并朗誦或表演;“(表意讀作業)”,使用與課內話題接軌的外刊語篇,利用語篇促進主題詞匯擴展,詞語識記和閱讀理解,讓學生感受語言;“(拓展讀作業)”,語篇主要目的是拓展視野,學生通過讀后思索、分享和討論等活動實現閱讀社會化過程;“(讀思作業)”,對接新教材讀思課型,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和培養合作探究精神,多啟發性讀后活動,實現個體與文本互動;“(讀寫作業)”,對接新教材讀寫課型,以讀促寫,學生讀后以寫的方式創意表達,進行情境寫作、概要寫作或者讀后續寫等。同時,每份校本作業都配以詳細答案解析與使用指南。作業設計模式說明如圖1:
以上“5R”模式的高中英文外刊閱讀校本作業都是需要對原文采取刪減、替換和改編等方法進行開發,最后編輯成適合本校高中生閱讀的主題拓展閱讀校本作業。而在作業實施階段的跟進更為重要,比如需要同時開展豐富多彩外刊閱讀相關的聽、說、讀、看、寫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活動,如學生優秀閱讀筆記優化與分享,組成外刊閱讀圈,舉行閱讀競賽、主題演講、閱讀分享、讀后表演、讀寫結合書面創作比賽等。實踐表明,學生非常樂意接受上述同一主題語境的不同類型的“5R”英文外刊閱讀校本作業,完成作業的效果也有了顯著提高。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基于‘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要求的校本作業設計的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FJJKXB20-61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廈門市海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