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麗
學校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體育教育在人才培養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不同時期賦予了體育不同的任務與使命。如今,體育也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因此,將黨史教育與體育教育緊密聯系,讓抽象的黨史學習變得接地氣,讓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將紅色體育貫穿課堂教學中,讓黨史教育“動”起來,其必要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將黨史教育融入體育課程,要求體育教師立足崗位,在發揮體育教育專業優勢的基礎上,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于體育育人的各方面工作中,切實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積極推出舉措,將體育教學與黨史教育有機融合。通過教學設計、教學互動、教學常規實現體育課程立德樹人的功效,讓學生在強身健體的同時,學習黨史知識,傳承紅色基因。
例如,體育學科的教學始終堅持以“賽”促“學”,那么,教師就可以嘗試將黨史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學校運動隊備賽訓練、競賽等活動中,這樣既可以豐富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使學生對體育鍛煉更加感興趣,同時還能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歷程的艱辛和共產黨人不負使命的責任擔當,學習他們不怕吃苦、不怕困難、一往無前的斗志,使紅色精神內化于心,給予他們力量和不斷前進的動力,從而在賽場上展風采、創佳績,實現人生價值與夢想。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100年的光輝歷程。其中,在艱苦卓絕的歷史時期不斷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革命英雄人物,他們身上的紅色革命精神更是值得學習。新時期,“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在中國體育健兒不斷追求和創造的一個又一個體育奇跡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和精神追求。
在學校育人的熱土上,開展體育活動也可以將紅色革命精神與中華體育精神相結合,共同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在增強學生體育文化自信的同時,讓他們銘記百年黨史,塑造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長征精神;擁有大愛胸懷、忘我的雷鋒精神。
當前,全國各個學校所提倡的陽光體育的理念—“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已漸入人心,在濃厚的體育氛圍中學生也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鍛煉習慣,擁有了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活動和充滿著體育道德風尚的學習、生活環境也為學生學習黨史、培養中華體育精神提供了良好契機。基于此,體育教師可以嘗試設計、實施、創新黨史教育主題的體育活動,這樣學生將會受益匪淺。例如,組織學生參與紅色趣味運動,開發“學黨史徒步尋寶活動”“黨史趣味大挑戰”“飛奪瀘定橋”等具有紅色意義的體育趣味運動項目。
學校體育運動會,是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手段,在體育學科中融入黨史教育,開展學校紅色運動會無疑是學習黨史的有效方式。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打天下,建家園,奔小康,在這通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涌現出的無數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跡皆可作為校園教育紅色文化元素。將這些紅色文化元素融入學校體育的比賽內容、方法、組織形式中,會更加有效地將紅色文化傳承發揚光大,推動愛國主義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如設計“飛躍壕溝”“紅軍過草地”“火線救傷員”等一系列具有紅色印記特點的體育比賽項目。
處于當前這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顯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優勢。有效運用多媒體也是弘揚中華民族體育精神的重要手段。將多媒體的強大功能有效地應用于學校體育教育教學中,是弘揚體育精神和紅色教育文化的重要途徑。例如,發揚體育明星的示范效應,使那些擁有著高超的運動技能、頑強拼搏的斗志和深深愛國的體育健兒將成為學生心中的榜樣,指引著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校體育要傳承體育報國、紅色育人的傳統,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活動。而體育教育工作者則要利用好這本教科書,以滿腔熱情將紅色文化融入體育課堂,傳承和發揚閃耀在紅色歷史中的偉大精神,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學習黨史,厚植知黨愛黨的理想信念,讓愛國情懷激蕩在孩子們的心田,讓紅色基因流淌在孩子們的血液中。此外,體育教師還應勇擔培養民族復興時代新人的大任,始終牢記初心與使命,做紅色體育精神的傳承者、宣傳者和踐行者。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第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