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林
(懷化學院商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紅色旅游業是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新型產業,對于地區繁榮發展具有顯著的提升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大力發展,紅色宣傳教育理念的大力推行,極大地推動了紅色旅游的蓬勃發展,國家提出了《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紅色旅游正在我國的旅游消費市場上繼續升溫。紅色旅游對于全面促進地區經濟振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2020年,中國的紅色旅游年累計接待客人數已經突破15億人次。而懷化市憑借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獨特的區位發展優勢,大力開發懷化地區的紅色旅游資源,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本文正是在對這些問題的研究過程中,尋找促進懷化地區紅色旅游發展的良策,從而促進懷化地區的經濟振興。
關于紅色旅游方面的研究,國內有不少學者對其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李子文(2018)對紅色旅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旅游資源的開發,提出要加強區域合作、進行政策支持、引進先進技術等觀點。王源(2020)認為我國地方政府要從多方面多方向進行合理細致的分析,要找到最為適合的政府管理模式, 繼續進行政府支持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開發方式,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郭文瞻(2020)認為在進行紅色旅游產品的開發過程中要注重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曾金鳳(2021)提出以產品開發的視角來展開對紅色旅游的研究,提出要通過提高紅色旅游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方法,有效增強其市場價值。金明雄(2018)提出遵義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必須要立足于當地實際發展等問題實施合理開發并且要依托自身資源優勢。田悅(2018)認為是要通過提高專業人才的素質、優化紅色旅游服務。葉之溦,丁海軍(2019)則明確提出了我國應當通過建立旅游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建立健全區域性旅游社會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各個區域之間的聯合發展,適度扶持、發展自然和環境旅游。舒雁(2020)認為應大刀闊斧地深入進行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制度改革,并且一定要對于其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李妙詩(2017)提出要在旅游產品中植入民俗體驗提升游客的體驗程度同時,開發經典紅色旅游線路,促進貧困地區經濟振興。梁楸鴻(2018)結合南昌市紅色旅游的實際情況,重點提出了體驗經濟開發模式,混合開發模式和傳統開發模式。段海晶(2019)提出藝術開發模式,主題公園型開發模式,文化旅游房地產模式。傅婕(2020)通過對各種發展模式進行比較得出麗水市應采用整合型開發模式[12]。
據懷化市統計局資料顯示:近年來懷化市旅游業發展迅速,表1統計了2015年~2019年懷化市旅游業總收入和懷化市接待人數統計,增長速度快,說明旅游業為懷化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產生的原因來看,一是國家大環境下旅游業發展較快;二是懷化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雖然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懷化市的旅游發展受限,使得2020年旅游業總收入和接待人數有所下降,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旅游業對懷化地區的經濟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表1 2015年~2019年懷化市旅游業統計
據懷化市統計局數據顯示, 2020年全年共接待旅客5847.35萬人次,紅色旅游資源集中區芷江縣接待游客419.2萬,通道縣接待486萬人次,會同接待347.73萬人次,沅陵534.76萬人次,四縣合計占比30%,這4個縣是紅色旅游景點的集中區域,并且位于偏遠地區,但紅色旅游資源豐富,在新冠疫情還未完全消散的情況下,紅色旅游業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內涵深厚且紅色旅游資源豐富
據懷化市統計局統計顯示,全市共有紅色故里123處,其中重要歷史事件和機構舊址34處,重要歷史事件和傳教活動紀念館42處,革命領導人故居14處,革命紀念館15處。懷化市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具有4A級景區2個,其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舊址在國內外都很出名,3A級景區共有3個,在湖南省乃至全國都非常有影響力,由此可見,懷化市擁有發展紅色旅游產業的歷史資源。
(2)區位獨特且客源市場廣闊
懷化市由于地處湖南、湖北、重慶、貴州、廣西五省之間的交接地區,因此可以吸收來自5個省的游客資源。同時懷化市大型交通十分便利,目前懷化市建成了高速鐵路、高速列車、機場等交通設施,2019年全市年末常住鄉鎮總人口498.33萬人,其中鄉鎮人口244.35萬人,農村人口253.98萬人,為懷化市紅色旅游提供了基礎性的客源, 據統計數據分析,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共發送紅色旅客36.54萬人次,列車發送5.96萬人,年均增長109.7%;機場年發送旅客7523萬人次,占61.23%。
據懷化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從表2可以了解到2019年~2020年紅色旅游重點縣城旅游業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其主要發展動力來源于紅色旅游業的發展,紅色旅游收入占全縣收入比重較高,以通道縣為例,旅游業收入占GDP的比重2020年高達67.6%,2019年也達到52.78%,其他兩個縣所占比重接近本縣GDP的1/3,可以說這3個紅色旅游縣GDP發展主要由旅游業帶動的,而通道縣、芷江縣、會同縣紅色旅游資源主要集中在偏遠的地區,工業基礎和農業發展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并不強,這充分說明了紅色旅游資源對于當地偏遠地區的經濟收入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表2 懷化市紅色旅游部分縣旅游業占本縣GDP比重
紅色旅游業是一個關聯度非常高的產業,能夠充分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旅游消費在社會總需求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圖1 懷化市2012年~2018年產業結構調整統計
懷化市第三產業比例逐漸增長從2012年的40.6%增長到2018年的57%,第一、第二產業在穩步下滑之中,由此可以看出懷化市經濟發展第三產業發揮著主導作用,第三產業發展對于懷化市的產業調整促進懷化市經濟平穩運行發揮穩定器的功能,同時對于帶動偏遠地區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中住宿業和餐飲業對紅色旅游縣的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
第一,對于參加紅色旅游產生的收益來看紅色旅游,一方面,可以增加個人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家庭收入,促進家庭的發展,同時可以促進社會的繁榮。第二,發展紅色旅游對于交通建設業、住宿業、餐飲業、農業等產業起到極大的推進作用,居民生活質量人民生活水平會不斷提高。第三,依據研究發現參加紅色旅游活動往往可以讓人們的眼光更加得長遠,喜愛文化和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國民素質和文化素質。紅色旅游文化遺產有利于促進懷化市地區人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懷化市偏遠地區經濟發展的凝聚力,為偏遠的貧困地區的振興和發展提供持續的精神力量。
從歷史上來看,懷化地區就是貧困地區,以前交通條件不完善沒有能力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從總體上2018年~2019年間,懷化市紅色旅游縣,通道、芷江、會同3個縣招商引資偏低,普遍低于5%,相比之下鶴城區由于基礎設施完善投資較多,其他地區其投資項目少,對于當地基礎設施建設,餐飲業,住宿業及游客的體驗度來講都是極其不利的,從原因分析來看主要是景觀的經濟效益并不明顯和當地基礎設施不完善。
懷化市是我國紅色旅游資源較為豐富的地級市之一,自然景觀與紅色文化相融合對于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具有極大的發展優勢,而且懷化市地區少數民族眾多,文化豐富,更加有利于吸引消費者。但是懷化市經濟發展不充分,大交通便利,小交通十分不便,同時懷化市對于紅色旅游開發利用效率低下,從宣傳手段上來看仍然以傳統的報紙、雜志等進行宣傳。
紅色旅游管理體制不完善,統籌安排不好,導致資源管理與產業發展錯位。大多數時候旅游監管部門對于監管不足,許多的紅色旅游景區胡亂收取費用導致游客的體驗度非常得差,同時許多部門對于旅游業都有牽制作用,容易造成資源可得卻無法開發的問題局面,而旅游部門想發展,卻沒有行動權。其結果將會導致紅色旅游資源開發不足,這與發展紅色旅游的初衷背道而馳。同時,紅色旅游景區豐富的政治、歷史、文化內涵,需要高素質的從業人員,但是從現實的角度分析懷化市地區經濟發展并不強,對于高素質人才吸引力不足,總體而言,全市紅色旅游實踐的整體素質不高,專家的缺乏直接影響紅色旅游景區的發展。
(1)舉辦大型活動提升影響力。芷江縣委縣政府異常關注紅軍長征在芷江的史實史料收集和紀念設施的保護和建設,成功舉辦了重走紅軍長征路、群眾文藝匯演等紅色文化活動,2019年懷化市舉辦“榮耀雪峰山”紅色旅游推介會,懷化通道縣成功舉辦2020紅色旅游博覽會等一系列景區宣傳活動,對懷化市紅色旅游景區的知名度與影響力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2)推出精品線路。懷化市政府推出了精品線路,將紅色景區與客源分布地進行一一整合,大力構建紅色旅游綠色通道。同時通道轉兵紀念地入選國家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其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面對主要客源市場進行有針對性地宣傳,成功的再現了當年的歷史景象,豐富了群眾的精神世界,對懷化市的紅色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起到了不小的影響。
為了促進全市紅色旅游景點的發展,利用高等級旅游景點的驅動效果,芷江縣政府啟動了“一園三館”,建設了5A景區升級工程、縣城路網完整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會同縣開展會同粟裕同志故居和紀念館正啟動創建國家4A旅游景區工作,開始了國家4A觀光景點的創建工作。這個項目現在正在有序地進行著。紅色文化景點的開發應重視文化氛圍的創造,良好的氛圍有助于人們感受歷史氛圍,增強游客的體驗程度,可以牢牢抓住旅行者。
基礎設施的建設對游客的體現程度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到2020年,通道轉兵景區、國際和平之都芷江等少數民族地區項目共有8項,投資的資金達到百億元,這些紅色景區項目將被建成,它們將給懷化市偏遠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懷化市交通十分便利,高鐵、機場交通便利,同時鄉鎮道路也更加完善。
首先,政府加大對旅游市場行業的監管力度,充分打擊違反市場規定的行為,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加強管理。其次,要加大人才引進機制,與教育部聯合促進旅游人才的引進,同時在外部加大宣傳力度,舉辦大型活動提升影響力,積極引進人才,同時對于當地的高校可以加強資金的投入,加強校區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一批好的高校,大力培養紅色旅游人才,為紅色旅游人才隊伍的建設提供平臺。大力實施人才培養項目,引導區大學生團隊,積極參與紅色旅游景點的義務解說等旅游宣傳的志愿者活動,同時要大力發展經濟留住人才。這些具體措施將促進懷化市紅色旅游業的振興,同時也對懷化市地區的經濟穩步發展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