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偉,霍 影,許玉玲
(南京江北醫院兒科,江蘇南京 210048)
急性支氣管炎為兒科多發病癥的一種,多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引起,在發病過程中,約80%患兒先由病毒感染而后進一步繼發細菌感染,從而導致支氣管黏膜出現炎性病變,患兒可出現不同程度發熱、嘔吐、咳嗽等癥狀,若不及時進行控制,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敗血癥等并發癥,危害患兒生命安全[1]。臨床常采用氨溴索來緩解急性支氣管炎患兒的臨床癥狀,其可通過降低痰液黏度、增加支氣管纖毛運動來促進痰液排出,但長期應用可產生耐藥性,不利后期治療[2]。中醫將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納入“咳嗽”范疇,應予以疏風潤燥、宣肺止咳的治療原則,小兒咳嗽糖漿為一種中成藥,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對于小兒傷風咳嗽效果顯著[3]?;诖?,本研究旨在探討小兒咳嗽糖漿對急性支氣管炎患兒恢復情況與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現報道 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南京江北醫院治療的100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27、23例;年齡6個月 ~ 12歲,平均(6.51±0.57)歲;病程1~5 d,平均(3.19±0.24)d。 觀察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28、22例;年齡3個月 ~ 10歲,平均(6.52±1.33)歲;病程1~5 d,平均(3.23±0.18)d。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西醫《急性氣管 - 支氣管炎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4]和中醫《小兒支氣管炎中醫診療指南》[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肺部聽診存在干、濕啰音者;接受治療前未服用影響本研究藥物者。排除標準:對氨溴索、小兒咳嗽糖漿過敏者;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肺部感染者;存在先天性認知障礙者。本研究已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兒法定監護人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兩組患兒均進行調節水和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吸氧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兒采用氨溴索治療,予以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20067198,規格:2.5 mL∶7.5 mg) 口服治療,服用劑量根據患兒年齡調整,< 2歲患兒 2.5 mL/次,2次/d;2~5歲患兒2.5 mL/次,3次/d;6~12歲患兒5 mL/次,3次/d。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小兒咳嗽糖漿治療,給予小兒咳嗽糖漿[廣東香山堂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7674,規格:10 mL/瓶],服用劑量根據患兒年齡進行調整, < 6個月的患兒0.5 mL/次,3次/d;6個月 ~ 1歲的患兒1 mL/次,3次/d;2~5歲的患兒2~4 mL/次,3次/d;6~12歲患兒5~10 mL/次,3次/d。兩組患兒均連續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參照《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版)》[6]咳嗽癥狀評分標準對患兒進行癥狀和體征評分,共5項,每項分值為0~3分,評分越低,則癥狀改善程度越好。當患兒體溫恢復正常,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體征評分降低> 90%時則為治愈;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且體征評分降低70%~90%時則為顯效;患兒體溫與臨床癥狀均有所好轉且體征評分降低程度30%~69%時則為有效;患兒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跡象,且體征評分降低程度 < 30%,甚至病情加重則為無效[4]??傆行?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臨床癥狀緩解情況。統計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恢復情況,包括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緩解時間。③炎性因子與WBC。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兒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 -α (TNF-α)水平,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白細胞計數(WBC)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臨床療效)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臨床癥狀緩解情況、炎性因子與WBC水平)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臨床癥狀緩解情況觀察組患兒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緩解時間均較對照組顯著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情況比較(±s, 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情況比較(±s, d)
組別 例數 咳嗽緩解時間 咳痰緩解時間 肺部啰音緩解時間對照組 50 5.58±0.56 6.33±0.55 5.33±1.25觀察組 50 3.12±1.35 5.02±1.18 3.10±1.45 t值 11.902 7.115 8.237 P值 <0.05 <0.05 <0.05
2.3 炎性因子與WBC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CRP、TNF-α水平與觀察組患兒WBC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炎性因子與WBC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兒炎性因子與WBC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CRP:C- 反應蛋白;TNF-α:腫瘤壞死因子 -α;WBC:白細胞計數。
組別 例數 CRP(mg/L) TNF-α(ng/L) WBC(×109/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25.88±6.12 20.53±5.13* 45.32±10.32 23.67±8.85* 12.06±2.42 11.17±2.62觀察組 50 25.45±5.15 15.26±3.37* 46.33±10.27 15.38±6.55* 12.52±2.35 8.12±2.32*t值 0.380 6.071 0.491 5.324 0.964 6.16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急性支氣管炎為小兒支氣管炎的常見類型,由于患兒年齡小,呼吸系統尚未完全發育,纖毛運動能力較差,再加上其免疫力低,因此,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感染,而部分患兒咳嗽能力較差,不能有效排除體內分泌物,則會加重感染的風險。氨溴索作為黏液溶解劑,可通過刺激Ⅱ型肺泡上皮細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質,促進支氣管上皮修復,具有抑制炎癥介質釋放的作用,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患兒的藥物;同時,其還可增加漿液腺分泌,使痰中黏多蛋白纖維斷裂,促進黏痰溶解,但單純氨溴索治療,效果尚不理想,易出現病情反復的 情況[7]。
中醫認為,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多由風寒或風熱外侵,邪襲肌表,肺氣不宣所致痰液滋生,或肺津受灼,痰涎黏結所致。小兒咳嗽糖漿中含有薄荷腦、海蔥流浸膏、妥路脂、八角茴香油等多種成分,可通過對黏膜末梢神經產生一定的刺激,反射性促進支氣管黏液分泌量增多,使痰液稀釋易被咳出,口服后其可直接作用于發炎的咽部黏膜,減少機體刺激;同時,其具有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從而起到鎮咳效果[8]。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緩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提示小兒咳嗽糖漿聯合氨溴索治療可有效縮短急性支氣管炎患兒的治療時間,提升治療效果,加快患兒康復。有研究表明,WBC、CRP、TNF-α水平與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可通過監測其水平來判斷患兒病情進展和預后[9]。而小兒咳嗽糖漿中海蔥流浸膏具有增強免疫力、保護細胞免疫氧化損傷的作用,可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起到抗組胺、降低細胞對刺激反應性的作用,從而達到消炎的目的[10]。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兒WBC、CRP、TNF-α水平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提示在氨溴索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小兒咳嗽糖漿,可有效增強抗炎效果,抑制急性支氣管炎患兒的病情進展,利于病情恢復。
綜上,小兒咳嗽糖漿聯合氨溴索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患兒,可有效增強抗炎效果,縮短治療時間,抑制病情進展,加快患兒恢復,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